第32章 牡丹
- 醫臨宋時
- 楊黛
- 2064字
- 2013-07-01 21:56:03
吃完飯,高真人把該說的話都說了,便偷偷摸摸溜達下樓,蘇桐目送他走遠,才打了一壺酒,拎回慶春堂。
蘇桐雖說要幫自家爹爹謀劃,但她并不著急,反正家里其實一時半會兒也不缺錢。
她爹剛回來,在外面的生活當然算不上好,即使不至于風餐露宿,卻也是饑一頓飽一頓,再加上不得志,整個人的精氣神都不行,明明才三十,看上去卻和四十幾歲一般,這樣的情形,又哪里能得人信任。
蘇桐干脆讓蘇文成安安心心地在家里休養,整日做一些滋補的食物給他調理身體,沒事兒就和他聊天,說一些風土人情,還把律書之類的平日里蘇文成不大常看的書籍拿出來讓他細細品味。
蘇姑娘是從二十一世紀回來的,知識面廣,就是隨便閑話家常,說的話題也新鮮有趣,蘇文成本也不是那等書呆子似的人物,且生性闊達,沒過兩日,就恢復了以往模樣,氣度甚至更勝往常。
在蘇父研究宋律的時候,蘇桐也沒有閑著,她不但不曾出去亂跑找門路,反而每當從慶春堂回來,就安安靜靜地呆在家里,除了和自家爹聊天之外,就在書房中悶頭寫東西。
她準本寫一個說唱的本子——《牡丹亭》。
到不是說這個故事有多么好,主要是比較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無論哪個時代,這樣情情愛愛的東西總能吸引一群深閨怨婦的。
而且如今的唱本,對故事的講述并不那么完整,像這樣完完整整能排成大戲的唱本,十分新鮮。
最主要的是以前林慕那家伙好聽戲曲,蘇桐陪著他看過十幾遍,對故事記得很清楚,要是換了其它故事,她寫起來未免太費力氣,太花時間。
蘇桐神神秘秘的,她爹到是發現女兒在寫這些東西,不過到沒有多管,偶爾看到幾眼,還夸了蘇桐幾句,雖說寫的不是什么正經文章,但還是很可以讀上一讀,自家閨女完全能去書會給人寫東西了。
宋時說唱藝術其實十分流行,不光是在勾欄瓦肆那類地方有,還有很多文人參與,他們加入藝人組織,專門為說書人撰寫唱詞,蘇文成在外面時就干過這種活兒,雖然遮遮掩掩,不表露身份,但也沒人看不起。
唱本寫完,蘇桐自己肯定找不到人去說唱,而且她也不想曝露身份,想了想,還是去找了一趟自家女掌柜,讓這位幫著找一個技術好的說唱藝人,也沒別的要求,銀錢更是好商量,比一般書會里給人寫唱詞的要價低上幾成也無所謂,唯一的要求就是這個唱本必須在東面的牡丹街上唱。
那女掌柜答應的很痛快,蘇桐一說,她就答應幫忙,說起來這女掌柜也挺喜歡這些,別看她外表看起來像個漢子,實際上是軟妹子一枚,心軟的很,拿了蘇桐的唱本,連最大的愛好睡覺也顧不得,翻來覆去地看個不停,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弄得來慶春堂看病的病人們都以為她得了什么病,還鼓動孫大夫去給她診診脈。
當然,孫長青才懶得管。
這日,好幾日的陰霾天居然放了晴。
西溪鎮雖然很小,卻是個千年古鎮,文化鼎盛之地,文人雅士眾多,在西溪鎮的東面有一條很狹小的街,這條街本來甚至不算街道,只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街道兩旁住了好幾家善于栽培牡丹的人家,且就在家門口做生意,一來二去,來閑逛購買鮮花的人多了,這里也就成了一條街,后人給它取了一個雅稱,就叫牡丹街。
街上賣的牡丹是整個西溪鎮最好的牡丹。
西溪鎮的人全喜歡牡丹,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種,不說別人,蘇家窮到家里都快揭不開鍋了,可院子里還擺放著兩盆,以前蘇桐娘在的時候,是她養的,后來陳氏去世,就換成蘇文成伺候,現在歸了劉氏,別看劉氏粗心大意,可這兩盆牡丹卻照顧的挺好,認認真真地澆水施肥,顯然也是極喜歡。
今日天氣好,牡丹街上人來人往,熱熱鬧鬧。
蘇桐和蘇文成在鮮花中慢慢溜達,按說此時不是花時,牡丹花是不會開放的,但這會兒父女兩個卻看見了好多含苞欲放的牡丹花,甚至還有不少已經盛放的。
蘇桐還好,只是好奇地打量這些爭奇斗妍的鮮花,雖說她家里也有,但家里那兩盆可沒有開花,見盛開的牡丹不止一處,她也忍不住心下暗道,宋朝人可真了不得,竟然連這區區一個小鎮上,都有能讓鮮花反季節盛放的高手在。
蘇姑娘是見多識廣,這些花看起來多,可和后世動不動就一大片一大片的花卉相比,還是遠遠不夠看,她自然不至于說什么驚喜,蘇文成卻是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氣,笑道:“牡丹果然是富貴花,即使要熱熱鬧鬧的欣賞才好。”
他這人喜歡花,卻不是很挑剔,既喜歡那傲雪的寒梅,也喜歡富麗的牡丹。
正走著,忽聽不遠處有人高聲唱道:“問君何所欲,問君何所求,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君亦無所欲,君亦無所求,不讓寂寞女,入帳解千愁!”
這聲音粗嘎,還這一股子愁緒。
蘇文成一怔,頓足,扭頭看自家女兒:“這唱詞?”
蘇桐笑了笑,拉著爹爹的手就往聲音傳來的地方走去,沒走多遠,就看見一座茶樓前面有一群人駐足,外面的茶棚里面也坐了不少人,湊近一看,茶樓里更是熱鬧,并不寬敞的大堂,十幾張桌子,卻是密密麻麻的坐滿了人。
蘇文成嚇了一跳,驚道:“我才多久沒回來,怎么這老王茶舍生意這般好了?”難道如今西溪鎮人流行喝茶?
蘇桐卻故作漫不經心地抬頭,瞟了一眼二樓,果然,在二樓最好的位置上坐著兩個年輕婦人。
其中一個明眸皓齒,大約十八九歲,生得極佳,另外一個容色雖然普通些,年紀也大了,約二十七八,但氣質嫻雅,一看就知道讀過書。
這時節,別說西溪鎮,就是在那些大城市想找一個讀過書的女子也不那般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