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12.多問一個為什么
- 隨想生活
- 醉醒溫柔
- 1540字
- 2018-05-24 00:04:48
2018.5.22
多問一個為什么。
我在《沉默溫暖,尖叫亦然》這本書里面曾經有一章節里面連續出現十幾個為什么。但是后來因為種種主觀客觀的原因把它改了。
我這里想說的就是為什么這三個字是多么的重要。
凡事多問一個為什么,可以讓我們有更大的幾率看到問題、事件的本質。
一件事情的發生,肯定是有它的原因的。為什么我們和那些高層的領導有差距?人生閱歷,年齡等等原因當然有,但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能夠抓住很多細小的事情,去看到背后的為什么?
就拿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這邊有一場酒席。到會的人挺多的,不乏高層次的人。但是有一個人在敬酒方面出現了一點小舉動。隨后在和一位領導的談話中,他立馬就指出,這個人心量很小。
我就問他,他怎么知道的。我心里非常好奇。結果他就拿出這個例子來說。
我一時非常震驚。很多細小的處事,影射出來的是這個人的為人。但是為什么別人就能在這些細小的事情上看透一個人,而我卻不能?
想來其實很簡單,除了人生閱歷這些不談,對方只是在某些細節上面,多問了一個為什么?他為什么會這樣做呢?透過現象看本質,就會發現他的為人。多來幾次這樣的為什么,多來幾次這樣的總結,多來幾次這樣子的觀察,自然而然,我們就心里非常敏銳而又迅速的作出一個判斷。
這個人如何……
實在無法想象要經歷過多少次,重復的這樣子有意識的行為才變成一種,無意識的習慣,最終成為一種真正的,刻到骨子里的本能。
為什么別人眼睛賊毒,一眼就看穿一個人?或許就是別人在這樣子的經歷中,比我們更早的去總結,去挖掘規律,去做判斷,最終把自己訓練出來的吧。
多問一個為什么總歸是好的。
在團隊中,團隊的每個成員做的每些事情多問一個為什么,因為發現背后的一些成因。透過這些為什么,你就知道根本問題所在,你解決問題的時候就不會迷茫,就不會,無處下手。
自然而然你就能夠針對病癥下藥,針對根本本質問題去解決。手到擒來就這么回事。
瞬間我就想到了那些抽絲剝繭的,撥開重重迷霧的那些偵探小說。
或者說那些推理,十幾層的,環環相扣鑲嵌套,最終得出一個,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答案。
為什么真的能夠讓我們解開謎團,撥開云霧。
任何行為背后都有它的成因機制。同樣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聯系的。你只要認知到這樣的相聯系,自然你就能夠,明白,理解,也更能夠簡單的去擴散挖掘他背后的成因。
記得有個朋友說過這么一段話。他說世界上有三種思維。第一種思維是西方人的思維,他們是點的思維,辦事就是那一點。比如說明天有個會議,你要不要去,習慣了,你就會說要或者不要。這種思維是日本人的思維,是線段的思維。在他們觀念里,非黑即白的。所以為什么日本人執行力非常強?第三種思維就是中國印度的思維。世界上并非是非黑即白的。世界上除了黑,除了白,還有黑白同時存在的。就拿開會來說,很多,熟悉套路官場套路的中國人,他就會說到時候我們再看看。
它存在于中間非黑非白,既黑既白的地方。他不會明確的作出判斷。如果他一直不作出判斷,那么它就會一塌糊涂完蛋。所以這里有一種本領,就是在需要判斷的時候,在機會面前的時候,一定要作出判斷,一定要立刻斷定出白或者黑。
但是事實上,現在中國有多少人被西方人的思想給毀了?所以為什么要教育改革,不斷的去改革?無外乎就是讓我們重新梳理,搭建起老祖宗的核心的東西。
或者說老祖宗的根。
老祖宗的根不是讀幾篇文章,念幾本書就好了,但是真正的把最本質本源的東西,再次從我們的骨子里激發出來,點燃出來。所以,我們也要理解一下,我們的教育部。很多根本的東西,我們家長不懂,不明白,只是看到一些表面去發泄,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最根本的東西才是我們的,最珍貴的啊!
難道你還真的以為國家會養一群,吃白飯的高級專家嗎?每個領域的領袖人物,都值得我們,去敬仰,尊重。
多問為什么,給自己,未來的人生增加分量。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