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選秀 (2)
- 燈影戲
- 桓隱心
- 2052字
- 2018-12-31 19:20:05
“我怎么覺得這些秀女是入不了陛下的法眼的?!毙′徟c劉儒轉悠了一圈后有感道。
“入不入有差別嗎。”劉儒說道,小鋸沒給予回應愣愣的看向前方。劉儒往小鋸那眼神瞧又瞥了小鋸一眼說道:“樣子是不錯但你也不至于吧?!?
“豈止是不錯啊,在這一眾秀女當中簡直就是…兩個字仙女。走上前說上幾句。”沒等劉儒回答,小鋸便拉著劉儒走上前去。
“在下小鋸…例行公事對例行公事就是記錄下您的喜好之類以便奴婢做安排?!?
“那…好吧。”那女子沒有任何懷疑只是對他們突然的出現給愣了一下。
“您姓什么,叫什么?”劉儒替小鋸問道。
“這不是早就記錄在冊了嗎?”
“那是另一個冊子,自然不一樣?!眲⑷迕摽诙?。
“女子姓張單名一個嫣字?!?
“年歲?”
“十五?!?
“可有什么興趣愛好?”
“與其說是愛好倒不如說是女子該會的吧?!?
“可喜歡木頭?”小鋸插嘴問道。劉儒瞪著眼望著他。
“…木頭?”她怕是聽錯了略有疑慮地重復了木頭二字。
“對木頭?!眲⑷逭f道。
“還行,尤其是木頭做的人偶?!甭犃怂@話兩人不由得點了點頭。
“有什么問題嗎?”張嫣問道。
“沒,最后一道,您想入宮嗎?”
“我…能決定嗎?”
劉儒微抬頭回道:“不能。”張嫣眼眸對著地,劉儒看在眼里繼續說道:“咱們該回去交差了,也沒得選?!?
張嫣點了點頭,瞧著兩個內侍離去,自己依舊站在原地,過了一會才離開。
“儒,你怎么了?”劉儒神情若有所思,聽小鋸這一問回道:“她不適合?!?
“說的是張嫣姑娘吧。我覺得挺好的呀??雌饋碇獣_禮,頗有一國之母的風范。是哪里出問題了嗎?”
“那倒不是,我就是瞧著她好才不愿她入了這宮門。不如咱們就助她落選?!?
“劉儒…你不該說出這樣的話。就是因為她好才想把她留下。”
劉儒望著小鋸一絲驚訝,小鋸接著說道:“劉儒,你是知道的。這事我們做不了主,況且你不希望陛下有個母儀天下的皇后嗎?”
聽了小鋸這一番話,劉儒臉上掛上無可奈何的笑帶有點欣慰。
“小鋸,你也變了。想的多了?!?
“是不是變得更加聰明了。”
“看你這得瑟樣。就當你是吧?!?
“本來就是好嗎?!?
“陛下沒再問你與蓮兒的事。”
“爺,事務繁忙哪記得這等小事。爺只是一時興起,說說而已?!?
“爺…?”
“聽其他公公也是這樣稱呼先皇的,我們是不是該照做?!?
“那倒也是,聽大臣這樣稱呼陛下竟也忘了我們和外臣還是有所不同的?!?
放下手中的筆,由校走向乾清宮的門,望向前方。至于他看什么有他自己知道,或許他只想放空自己的思緒,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
歸來的小鋸和劉儒都見到由校站在那,開始還以為由校是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有關秀女的事,兩人趕忙走上前喚了聲:“爺。”
由校沒反應似乎是聽不見,劉儒再喚聲:“陛下?!?,這才轉過頭說道:“你們倆上哪去了?都不見了蹤影?!?
“爺,不是您命著奴婢瞧瞧這剛入宮的秀女嗎?”小鋸回道。
“是嗎,這連串的事搞得事都記不住了。都注意到了什么?”由校未曾一刻放下筆,繼續書寫,側耳傾聽。
小鋸按耐不住心中的興奮,高昂地回道:“注意的東西可多著呢,就唯獨一姑娘與其她姑娘不同。”
這時的由校這才停筆,站起身,端詳地看著自己寫的字問道:“有何不同?”
小鋸繼續答道:“既然能夠成為最后一撥被留下的,長相自然是不必多說的。奴婢做主與她搭話,認為那姑娘的人品倒是不錯,頗有賢后之風?!?
“聊上幾句就能得出此等結論,怕不是她有意在你的面前裝裝樣子罷了。又不是沒見過?!?
“可是奴婢覺得不像是裝的?!?
“好了,劉儒你也去了,說說看吧?!?
“回爺的話,小鋸說的沒錯也不像是裝的?!?
由校思考了一會說道:“既然劉儒你都這樣說了那我便信了你們的眼光。記下她的姓名了?”
“記下了。記下了。姓張單名一個嫣字?!毙′徏泵Υ鹕稀?
“你們記住就是了,到時候再向我提個醒便是?!?
選后妃一事確實不能再拖了,這些個姑娘都想早日有個結果,運氣好的打發回家,運氣不好被陛下相中留在宮中,至少心里有個底,現在只能待在這院里,哪都不能去實在是憋的慌。
不少的姑娘都開始相互抱怨了起來,說再待下去到時候怕是嫁不得好人家了,因為不知要待在這里到何時何地,宮來辦事的也不說何時才有陛下那最后一關,就剩下她們幾十個姑娘了,一切就等陛下安排了,別怕到時候等個一年半載的才有結果,她們可等不及,還等著找個好人家嫁了。入宮選秀對她們大多數人而言只不過是過過場,又有多少人愿呆在這紅墻高瓦里。
由校也知道這事拖不得,在宮來養著她們開銷并不小但和宮里的總開銷相比倒是微不足道。但畢竟戰事吃緊,能免則免,耽誤其她姑娘也不是件好事,等大臣又為了皇家之事上奏本,那可失了臉面。
由校低著頭說道:“劉儒,告訴司禮監,安排合適的時間進行最后一輪的選秀吧?!眲⑷寰偷戎菹逻@句話,一刻也沒耽誤便趕往司禮監。
司禮監這是多少宦官夢寐以求的辦公場所,劉儒也不列外可,既然都凈了身何不拋下宮外的一切,在宮里干出一番事業。在劉儒心中讓他敬仰的宦官只有兩人,一是他的義父,二便是成祖時期的鄭和了。
不妄想能成為像鄭大人這樣的人物但能做到司禮監的一名秉筆太監就無憾了。這遙不可及的愿望是他做陛下的伴讀之前,現在是比之前更近一步了但劉儒已經沒了那心思,能夠伴隨陛下左右就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