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案子的了結
- 燈影戲
- 桓隱心
- 2043字
- 2018-05-10 11:38:17
“張康,傳wo的口諭。命太子,校兒和百官到乾清門外候著。是時候給他們一個交代。”萬歷皇帝有氣無力地說道。張康知道陛下還是選擇妥協了,盡量按捺住內心的雀躍,加快步伐去向太子和百官傳陛下口諭。
“哎,這朝局看來是越來越難掌控了。洛兒他行嗎?”萬歷皇帝這一次提到太子不似從前那般憤怒,嚴肅。眼神里流露的盡是擔憂和無奈。
隨著這幾十年的國本之爭越演越烈,萬歷皇帝也慢慢變得力不從心,態度軟化不少。挺擊案讓他徹底明白該了結還是得了結的。
萬歷皇帝拒絕別人的攙扶下,緩緩走到龍椅旁撫摸著扶手上龍頭,顫抖著坐到龍椅上。
他已經有好久沒有坐在這位子上,忘了坐在這象征最高權力的位置是怎樣的感覺。此時的太子和大臣還在趕來的路上,萬歷皇帝看著眼前空蕩蕩的大殿憶起他第一次坐上那把龍椅時的情形。
那時自己只有十歲,對成為帝王,該如何成為明君一竅不通。龍椅硬邦邦的坐上去很不舒服,龐大的龍椅和自己矮小的身體形成鮮明對比,是那么的格格不入,雙腳就懸在半空中。但他知道龍椅的象征意義,盡管多么不適,也不曾想過離開。
袖子里藏著張居正給他的幾張紙條,上面提示著他該如何回答百官的問題,邊看邊回。那時在百官中他能相信的只有他的這位老師,張居正。“先生。”
萬歷皇帝呢喃著轉頭看了看身側從小伺候著他的馮保依稀站在自己身邊,萬歷皇帝輕聲說著:“大伴,大伴。”
萬歷皇帝自言道:“我真的好累,不想再爭了。”
“陛下,太子和大臣已在外候著,是否讓他們進來?”張康走到萬歷皇帝前說道。萬歷皇帝緩過神來說道:“叫他們進來吧。”
許多大臣已經很久沒有踏進這乾清門,包括太子在內和一些老臣也許久未曾見到怎么多官員被傳喚到此。因為國本之爭加之自己患有腿疾行動不便,走哪都需要宦官的攙扶。礙于自己的面子,萬歷皇帝已經有二十幾年不上朝了,有事也是傳喚幾位大臣一同商討。大家心知肚明,今日陛下一反常態地召集那么多百官到乾清門必有大事要宣布。
“臣等參見陛下!”萬歷皇帝會心一笑,他很久沒有聽到那么多百官齊聲說這句話了。
萬歷皇帝向太子和校兒招招手說道:“洛兒,校兒。你們過來站在我的身邊。”百官都愣住了,這是第一次陛下當著百官的面叫太子站到身邊去還叫了長孫殿下。常洛很詫異地望著父皇便急忙地拉著由校走到父皇身邊。
萬歷皇帝再次向身邊的太子招了招手示意把頭靠近,他有話要對太子說。萬歷皇帝對著太子的耳輕聲說道:“記得你說過的話,這事不能牽扯到鄭貴妃和詢兒。一切罪責都由那兩個宦官和張差承擔。“他們的對話的內容和神態盡收由校的心里。
太子也小聲地回父皇的話:“兒臣記住了。”
萬歷皇帝滿意地點了點頭瞥了眼太子身邊的由校。由校記住那個眼神,是無奈的托付。萬歷皇帝轉頭對百官說道:“我知道你們因為挺擊案一事搞的十分不安,都在等我有所行動。我何嘗不是被這件事搞的寢食難安。今日就給你們一個交代。”
看了一眼身邊的太子,又說道:“不如就讓太子來說吧。”
這是常洛可遇不可求的機會,父皇肯讓他對著滿朝文武表態表示父皇在向百官宣稱他認可這個太子,太子之位再也無可動搖。這對常洛來說何嘗不是一種解脫,自己終可以不用害怕父皇為了鄭貴妃和福王而廢了他的太子之位,而惶惶不安。比起國家重擔,他更在乎的是父皇如何看待他,不要辜負已故太后和母親,以及母后的厚望。
常洛開口對百官說道:“此事只因張差一人而起,無關乎他人。犯此大過理應處于極刑。”說完便轉身看了看父皇。萬歷皇帝滿意地說:“你們都聽到太子所說的,此案就到此為止,以后誰也不能再提起。”
不管鄭貴妃和福王會不會因為這件事而受到直接的牽連,只要陛下徹底打消換太子的念頭讓太子,大臣就心滿意足了。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自然也就沒有再必要追究下去。
由校站在一邊看著皇爺爺,父親和那些大臣的言行舉止不由得感到害怕和詭異。他能感覺到每個在場的人都表里不一各懷心思,但誰也不說就連皇爺爺也是一樣。他就不明白了,父親和大臣是因為怕和皇爺爺撕破臉面才不敢說也沒必要說,但皇爺爺不同啊,為什么皇爺爺他也要害怕這些人呢。
“好了,大家都退下吧。洛兒,你也下去吧。”萬歷皇帝疲憊地說道。
“臣等告退!”
正當由校以為沒自己什么事了,隨著父親和大臣走出乾清門卻被皇爺爺的一聲:“校兒,你留下。”給叫住了。
“是,皇爺爺。”
“張康,你也出去。把門給關上,我有話要單獨和校兒說。”萬歷皇帝表情嚴肅地說道。
張康略顯疑慮但只能聽從陛下的安排,空蕩蕩的殿堂就只剩下由校和萬歷皇帝兩人兩眼相對。
“校兒,你過來皇爺爺這里。皇爺爺有話要對你說。”
“是。”
由校緩緩走到萬歷皇帝的面前。“今日我們倆在這里的對話千萬不能讓第三人知曉,切記。”
每次皇爺爺單獨和他談話都有不詳的預感,而且每次都證實他的感覺沒有錯,這次也是一樣的感覺。眉頭緊鎖的由校回道:“知道了,皇爺爺。”
萬歷皇帝看著眼前的孫子改變了以往的語氣和態度,宛如慈祥的老爺爺在教導自己的孫子對由校問道:“你看過燈影戲嗎。”
由校遲疑了一會心想:“燈影戲從來就沒有在宮里表演過。皇爺爺怎么會問怎么奇怪的問題。莫非皇爺爺連我在宮外做什么都了如指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