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陳文斌教授打來電話時,方旭正坐在電腦前閱讀知網上陳教授所寫的論文,對其學術觀點和寫作思路進行著梳理和分析。當聽到“方天明”三個字時,方旭不由自主地繃緊了神經,一種忐忑的情緒迅速在腦海里蔓延開來,渾身越發燥熱了。
從凳子上站起來,方旭拿著手機就往寢室外面的樓梯拐角處走去。
電話那頭的陳文斌教授,此時已來到了小區外面的一家小餐館,選了較偏僻的一處座位后,點了一碗岐山臊子面,要了一瓶啤酒,邊吃邊和方旭通著電話。他很快向方旭求證了一些事情后,反倒表現得很平靜,完全沒有了剛開始打電話時的不安與憂慮,說話的語調語速也不同于之前的樣子了,此刻倒像下了工地的粗獷豪爽的農民工似的,嘴里邊吸嚼著面條邊說著話。
方旭卻舉著電話低著頭在樓梯臺階上上下走動著,心也一上一下地咯噔著。這一天終于還是到來了。當陳教授問到關于自己父親與韓師母之間的事情時,方旭雖然感到痛苦,卻也只能如實作了回答。他想陳教授此時一定也很痛苦,而這一切都是方天明造成的,心中不禁怨恨起那個人來。
陳教授已經知道這件事了,那么自己以后該怎么辦呢?這個問題盡管自己很久以前就想過,但一直沒有答案。一邊是自己的父親,一邊是自己的師傅,更要命的是他們兩個還是好兄弟,而上面還有一個可親可敬的爺爺。父子兄弟師徒這原本親上加親的關系,一旦處于利害關系之中,反倒成了最易被摧枯拉朽的對象?,F在,這一切竟戲劇化地降落在自己頭上,方旭感到自己被命運開了巨大的玩笑?,F在的關鍵問題是,這件事絕不能讓爺爺知道。否則,他老人家挺了一輩子的腰桿,就要被人戳脊梁骨了。至于自己,雖無言面對陳教授,但也只能任其隨意對待了,只要陳教授能消氣。方旭心里這樣一想,反而表現出一副坦坦蕩蕩負荊請罪的樣子。他告訴陳教授自己愿意接受任何處罰,愿意為這件事承擔任何責任。
正嚼著面條的陳文斌聽到方旭這樣說,差點沒咬掉自己的舌頭。緩了一會后,陳文斌說道:“阿旭,這件事呢是大人之間的事情,與你無關,你萬勿多想。今晚,我給你打電話有兩個目的。一是我回想起我們以前斷斷續續的一些對話,隱約覺得你可能對這件事有所了解,就想證實一下你是否真的知道,以免以后紙里包不住火的時候,傷害了你,影響你的學業。二來,如果你知道這件事的話,我就想提醒你一下無論如何都不能將這事告訴你爺爺。他老人家是我這一生最尊敬的老師,在我心里一直把他當做父親對待?,F在,他年事已高,每天還那么兢兢業業、不辭辛苦地工作學習,不能因這事而刺激了他。另外,說到你的父親、我和你師母三人現在的這種復雜關系,種種錯誤都在我們自己身上,與你無任何關系,你不要隨意責備自己,更無須自尋內疚,以后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該怎樣還怎樣。你是我的侄兒,更是我的弟子,我會盡好自己的責任,你不必覺得尷尬,更無須擔憂。說了這么多,我希望你能夠明白。”陳文斌說完,將最后一筷子面條送入了嘴中。
“可是,我……”
“沒有可是,大人的事情我們自己會解決。我知道想要你從這事中一下子跳脫出來,是不可能的。但說到底,你也是受害者。因此,你更不能卷入其中了。既然你很久之前就知道會有這么一天,現在已經發生了,你就學會慢慢適應吧。做一個男子漢,掌控好你生活的風帆,以后絕不要重蹈我們的覆轍。”
“陳老師,不,陳叔,謝謝你給了我答案。我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了。希望您能盡快處理好這件事,幸??鞓贰!?
“好。阿旭,記得下周三和我一起去郁城參加關于你爺爺的學術會議。另外,提醒一下付瑩記得同去。今晚,其他的事暫時別干了,你把上次我給你的那份會議手冊抄上兩遍,然后睡覺。就這樣。拜拜?!标愇谋笳f完就掛斷了電話。然后開了啤酒,一邊喝一邊哀嘆著:“生活啊生活,你竟真的如此廣闊深刻,時而細浪揚波,時而氣勢磅礴,以致于讓人時常哭笑不得束手無策。呵呵!”待瓶空酒盡,陳文斌在半醉的狀態中朝著家的方向去了。
方旭回到宿舍,心情卻難以平靜下來,一直想著那件尷尬的事情,也連聲哀嘆。漫不經心地找出會議手冊,帶著抑郁的心情一字一句地往下抄著:
方鴻學術精神與文學創作研討會
一、日程安排
2014.6.26(周四)
上午:
8:00 籌備組預備會地點:郁城大學文學院何英林院長辦公室
9:00 部分會議人員外出旅游參觀;不參觀的人員可校內外自由活動,中午郁城大學櫻花賓館安排有自助餐
下午:
18:00 全體人員在櫻花賓館就餐
晚上:
19:30與方鴻老先生座談交流會地點:郁城大學文學院一樓會議廳
21:00 與會代表回郁城大學櫻花賓館休息
2014.6.27(周五)
全體人員參加方鴻學術精神與文學創作研討會
上午:
8:10 集體合影地點:郁城大學櫻花廣場
8:30—12:00研討會地點:郁城大學博學樓3層多功能學術報告廳
下午:
14:00—17:30研討會地點:郁城大學博學樓3層多功能學術報告廳
晚上:
19:10 報告會地點:郁城大學文學院2樓學術報告廳
二、“方鴻的學術精神與文學創作研討會”議程安排
2014.6.27 郁城大學文學院
會議主辦:郁城大學文學院
郁城大學方鴻研究所
郁城文藝出版社
郁城市作家協會
參會人員:
特邀學者、作家、發言嘉賓
西陽省作協嘉賓
郁城市、照州縣(方老先生故鄉)嘉賓
郁城大學部分師生
媒體嘉賓
1、會議合影:8:10在郁城大學櫻花廣場方鴻研究所門口,全體參會者參與揭牌儀式,并集體合影留念
2、開幕式: 8:30郁城大學博學大樓3層多功能學術報告廳
開場播放方鴻生平介紹《苦難的年代與倔強的成長》
主持人:何英林會議執行主席
發言人:
(1)工作人員宣讀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與西陽省作家協會的賀信
(2)郁城大學校領導致辭
(3)郁城市人民政府領導致辭
(4)會議主席陳文斌致辭
(5)方鴻研究所所長齊顧平致辭
3、上午發言: 9:30—12:00(每人限時15分鐘)
主持人:何英林會議執行主席點評人:陳文斌
發言人:
(1)韓冰《方鴻的執著和堅守》
(2)余炳坤《從文革里走出的作家》
(3)郭盈《方鴻與新儒學》
(4)何志沖《文學史視野中的學者型作家方鴻》
(5)邵澤濤《方鴻的靈魂抒寫》
(6)方若華《偉大的愛:我的父親與母親》
4、下午發言:14:00—17:30
主持人:齊顧平點評人:曹輝
發言人:
(1)胡勇《方鴻的文學視角探析》
(2)陳文斌《人民性的寫作:讓文學回歸現實》
(3)趙軍平《寫作的歲月:方鴻的詩性寫作》
(4)梁振海《何為經典?如何成為經典?》
主持人:陳文斌點評人:余炳坤
發言人:
(5)杜宇魂《方鴻:生命精神與苦難中的靈魂發現》
(6)林強銳《曲折的命運與溫暖的人性》
(7)齊顧平《方鴻的現實主義寫作精神》
5、報告會 19:00—21:00
參會者:郁城大學師生、郁城市作協部分人員(歡迎其他人士聽會)
報告一:
趙軍平《方鴻的教學與寫作》(郁城大學臨江樓第4階梯教室)
主持人:郁城大學文學院現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曹輝教授
報告二:
杜宇魂《學苑的持守與韌性的鄉土寫作》(郁城大學文學院2樓學術報告廳)
主持人:亞楠大學文學院現當代文學學科帶頭人陳文斌教授
三、住宿安排
1、6月26日至27日所有外地代表住郁城大學櫻花賓館。
四、車輛安排
2014.6.26
1、清晨5:00由郁城大學派專車到車站接會議代表到校內櫻花賓館。
2、9:00郁城大學校車送部分代表旅游參觀,18:00前回到櫻花賓館。
2014.6.28
1、專車負責送相關代表去車站,返京或返程。
2、有其他活動計劃的人員,自行安排行程。
五、飲食安排
2014.6.26
1、早餐:7:00全體在郁城大學櫻花賓館自助餐,相關負責人管理。
2、中餐:在郁城旅游參觀的人員由方鴻研究所副主任趙軍平負責在路上找餐館用餐。12:00自由活動的人員在櫻花賓館自助餐。
3、晚餐:18:00全體人員在櫻花賓館會餐,方鴻先生出席。
2014.6.27
1、早餐:7:00全體在郁城大學櫻花賓館自助餐。
2、中餐:12:00全體在郁城大學櫻花賓館自助餐。
3、晚餐:18:00全體在郁城大學櫻花賓館大會餐。
六、會議須知
1、會議報到。會議報到時間為:2014年6月26日全天。(個別有特殊情況的嘉賓,27日早8:00前抵達郁城大學櫻花廣場。)
2、報到地點:郁城大學櫻花賓館,工作人員處簽到。(郁城大學校園內)。
3、佩戴胸卡。本次會議所有與會人員憑“參會證”出入會場和駐地、餐廳。請按照會議日程,準時參加各項活動。
4、會場紀律。開會期間,不要遲到早退,在臺下說話,自覺關閉手機或調至振動狀態,請勿吸煙,保持良好的會場秩序。
5、注意安全。請參會嘉賓在會期中注意安全,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以免丟失。
6、按時交費。請各組領隊在會議及活動結束之前,收齊本組人員(部分特邀嘉賓除外)應交的交通、食宿、旅游費用。請大家配合領隊的工作按時交費。
就這樣一連抄了兩遍之后,方旭才意識到陳教授讓自己抄手冊的目的,心中豁然疏闊了起來,對陳教授的敬慕之情越發深刻了。說實話,這樣一份單純的會議手冊是無需抄寫的,壓根兒沒有什么意義。然而,陳教授卻想到自己可能不會那么快就靜下心來,所以想借此來轉移自己的思想,開導自己。但是話若當場說開了,就起不到效果了。所以借同去參加會議的話題來悄無聲息地安慰自己。陳教授啊,我敬愛的師傅,謝謝您!方旭的內心充滿了感激之情。
在電話提醒了付瑩之后,方旭去衛生間沖了個涼水澡,然后就躺在了床上。望著白色的屋頂,方旭想到有時真的不是生活壓死人,而是人自己復雜的思緒絞死了自己。現在回想起來,自從自己知道父親與韓師母的事情后,連續幾個月來都處于各種猜想、各種憂慮和各種掩飾之中,內心的痛苦、壓抑時常壓得自己難以喘息。然而待到事情真正露底,自己真切處于其中之時,固然一時痛苦難受,但卻沒有了那么多的捕風捉影、不切實際的枝枝蔓蔓困擾,事情一下子就變得輪廓鮮明、主干突出了。這樣一來,人也少了許多不相干的煩惱,省了許多麻煩。單就事而做事,怎樣也不會比之前更加痛苦吧?
按照先前約定,三天后陳文斌教授帶著自己的兩位愛徒方旭和付瑩,一塊兒去了郁城大學。
六月的郁城盡管也有著炎熱的天氣,但卻也時常下雨。就好比保持安靜是公眾場所大的趨勢和氛圍,但總會有人冷不丁地冒出來鬧個小插曲,緩解一下長久的壓抑。
外地人到郁城來,一般不太容易受得住濕熱的環境。不過,陳文斌和方旭早都習慣了,所以不存在問題。倒是付瑩,由于本來身體較弱,又水土不服,還沒個把小時就生病了。陳教授帶她看了病買了藥后,方旭又安排自己的女友柳蘇暫時和付瑩一起住到賓館,來專門照顧付瑩。陳教授和方旭這才專心地去參加會議了。
郁城大學方鴻研究所是郁大從今年春天開始籌劃的,現在即將成立。去年冬天,原本已入古稀之年的方鴻教授覺著自己這大半輩子都奉獻給了郁大,現在著實已經教不了書了,就想著離開郁大回到自己的故鄉,在那里繼續自己的文學寫作,以此來度過最后的生命時光。但沒想到向校領導遞交了名譽教授的辭書后,反倒多了個終身教授的頭銜。更有甚者,校方決定在郁大成立方鴻研究所,專門來研究這位在文學領域做了一輩子學問、寫了一輩子文學作品的大師。雖然方教授自己不甚愿意,但校方盛情難卻,理由充足,沒辦法只好同意了。
半年不到的光景,方鴻研究所就成立了。陳文斌這次來就是為了參加這個活動。不僅是簡單的揭牌儀式,還有文學藝術界專門召開的方鴻學術與創作研討會。
陳文斌記得上次五一節來看望自己的恩師時,在雙方的交流中就已經知道了郁大成立方鴻研究所的事。自己當時就非常激動,一心鼓勵支持恩師,覺得郁大早該這樣做了。這不僅是自己出于對恩師的感激,更是對一位教育家與文學大師的敬重。國家和社會需要像方教授這樣的有文化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來扛起人類精神文化的旗幟,但也要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和高度的認可。而成立文學大師研究所,不僅是對作家個人的肯定與尊重,更是對他所承擔和代表的那一小塊獨特的人類精神文化現象的重視與傳承。
來參加這次學術會議的多是在文學藝術界有影響的人物,而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都曾或直接或間接地受到過方鴻老先生的教導和影響。這對老先生來說是一件較為自豪的事情。古往今來,哪一個教師不希望自己桃李滿天下、高徒遍四海?哪一個弟子不希望自己的師門興盛、名家輩出?學生出息了,老師臉上也有光彩。這實在是一件大功績啊!
在此次學術會議開始之前,陳文斌和許多參會者都向主辦方提交了相關的論文。主辦方將其整理編輯成了會議論文集,在參會者們來簽到的時候,工作人員向他們一一贈送了論文集子和方鴻老先生的代表書籍??梢哉f,主辦方的工作做得相當到位。而參會者們也表示非常滿意。
學術會議召開的那天,天氣非常好,不熱也不冷。會議按照手冊上的議程順利地進行了,結果很成功,在社會上的反響也很好。一次大的文學盛宴就這樣載入了郁城大學的校史,也在文學活動史上留下了它的第一縷光輝和無法磨滅的印記。
2.
我許久未見阿旭,一見他,就交給了我照顧瑩姐這樣的差事。不過,我倒很樂意和瑩姐單獨相處,也好拉近拉近感情。
我在學校附近的賓館陪了瑩姐兩天。有趣的是,學術會議結束了,她的病也好了。我就調侃她不是個做學術的料。沒想到,她笑著告訴我她雖然讀了研,但的確不太適合做學術。我趕緊給她解釋道:
“瑩姐,我那是胡說呢。不要因為你沒參加成這次的會議,就否定自己啊。畢竟這次是你的身體不舒服在前,再說一次會議也算不得什么啊?!?
瑩姐給我說道:“不,不是因為這個。你不知道,柳蘇,并非所有讀了研的人都適合做學術。有的人真的只適合讀書,但并不適合寫文章,更不適合做學術研究。至于其中的原因,我也沒想明白,自然給你也說不明白。不過,我之前看到會議手冊上的那些人,大致明白了做學術的人的某些共同特點。你比如說陳教授,他除了勤勉之外,還有堅韌不拔的品質、吃苦耐勞的精神、坐得了冷板凳的毅力以及強大的夢想支柱,更重要的是他有創新精神,這一點是做學術最關鍵的。搞學術的人,若沒有創新力,反反復復弄出的東西只不過是在拾人牙慧,或者說是在制造學術垃圾,這樣一來既污染了學術空氣,又自找不痛快。與其做這樣一個學者,還不如安心地做一個閱讀愛好者呢。嗯,反正我是這樣想的。不過話又說回來,我真的很敬慕像方鴻老先生和陳教授這樣的學者。只怕我這輩子是望塵莫及了。跟著陳教授,哪怕得其功力之一二,我也知足了?!?
“瑩姐,我覺得你說的有點道理,阿旭之前也對我說過讀研做學術的難度。不過,學術雖難,但總要有人做。否則,我們的生活,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就要崩盤了。你說是吧?”
“是??!所以呢,這次沒參加成方老先生的學術研討會,我覺得還是挺遺憾的,畢竟是那么大的一場精神盛宴!有點像華山論劍獨缺周伯通的感覺?!?
“瑩姐,你這個比喻可不太恰當啊!不過,可以想象到這次學術會議那種華山論劍、百家爭鳴般的場面和感覺。只可惜了你這位得了洪老前輩指點過一二的穆念慈了?!?
“還說我呢,你的比喻也不咋地嘛?哪能把陳教授比作北丐呢?你這小丫頭片子?!爆摻闩闹倚χf道。
“咦,北丐二字可是你說的噢。”我故意摳了瑩姐的字眼?,摻懵犖疫@樣說完,就哈哈大笑了起來,我也跟著笑了。
在學術會議召開期間,陳文斌教授自然是忙得不可開交,既要協助主辦方,又要招待好其他參會者,所以沒時間來看望自己那生病了的學生,只得囑咐了阿旭來看望瑩姐。阿旭呢,一得空就跑來賓館。每次來都帶著一大包零食,這自然是給瑩姐和我吃的,不過瑩姐處于生病期間,最后自然是我得了最大的利益。
阿旭也會把學術會議的一些情況講給我們聽,以此來照顧瑩姐和我的情緒。但結果總是勾引了我們的興趣,情緒反倒不好了。搞得阿旭講也不是不講也不是,我和瑩姐卻在一旁偷偷笑了。
二十八日早上九點,陳教授和阿旭來到賓館我和瑩姐的住處,說是待會要去方爺爺家做客,問我和瑩姐去不。我告訴他們按照專業組的安排,下午要進行畢業論文答辯,所以就不去了。陳教授給了我一本會議論文集后,他們師徒三人就去了方爺爺家,而我則回了學校準備論文答辯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