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斬妖
- 大秦龍蟒記
- 宴秋
- 2218字
- 2017-11-28 23:23:52
方才那招‘借花獻佛’,鬼猴子苦練多年,曾經還受到教內一位高手的指點,是他最得意的手筆。此時用出,卻只給徐長卿帶來了皮肉之傷。
更奇怪的是,胸前的傷口并沒有更多的鮮血溢出,這著實有些超出了鬼猴子的理解范圍。
“找死”素衣少年平靜地吐出兩個字,聲音幽冰,仿佛閻羅的宣判。
若是遲疑了一秒,此刻,便已被毒蛇般的匕首剖開胸膛了。與死亡擦邊而過,使他不敢再有絲毫留手。
鬼猴子不廢話,刺客向來不會給敵人有任何喘息的機會。
詭異的身形變幻,迅速欺身上前。尺余長的精鋼匕首,吐著寒芒。
徐長卿忍住胸前牽動的疼痛,找準時機挑開如毒蛇般附過來的匕首。迅速后退兩步,跳出戰圈外,寒聲道:
“我有一劍,悟自北方大山。”
少年披頭散發,滿頭烏絲被劍氣向后張,而束發的麻繩早在交戰中脫落。
紫府內的真氣全部翻涌,紋理細密的木劍上揚,劍尖猶如狼吻,滾滾白色劍氣攪動漫天黃葉。
他有一劍,也只有這一劍。下山前,在云夢山里試煉時,與狼群搏殺一天一夜,機緣所得。他真氣較之同等境界的武夫更加雄厚,但未了使用這一劍,紫府便很快像干涸的小池,真氣迅速見了底。
“斬妖”
劍隨言出,氣自劍發。
三尺木劍當空斬落,凝含著斬妖滅邪的衛道之意,四道劍氣激射過去,湮滅了半空中的飄搖的黃葉。沒有絲毫的滯阻,繼續朝前射去。
鬼猴子正迎面沖來,見此幕,內心大駭。輕舒猿臂,黑影騰空四尺,腰身仿若無骨般向后對折,用極其不可思議的姿勢躲過射向眉心的一道劍氣。
“啊~”伴隨一聲短促沉悶的慘叫,黑影像折翼的蝙蝠,從半空中重重摔到地面。
兩道劍氣釘在他的肩頭,第四道劍氣直接絞進了腹內。
螳螂捕蟬,不知黃雀在后。離激斗正酣不遠的地方,兩個人躲在墳塋后,正饒有興致的觀戰。
出城后,李三劍發現有人在跟蹤少年,想著充當回行俠仗義的劍仙,卻不料是自己走了眼,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本打算當一回大俠,沒想到這小道士,也是深藏不露啊!”
古涼本來只對鬼猴子的詭異的身法有些興趣,但見少年當空一劍去勢不凡,不禁有些動容。不過他師門并非以劍道傳承見長,故意刺道:“這是什么劍法?瞧著有些意思啊!我看比你們九重樓,要強上不少。”
徐長卿畢竟本身修為不高,自悟的一劍雖然精妙。在古涼眼里,也不過是有些意思罷了。當然,強過九重樓,不過是戲言罷了。
當世劍道大宗,首推代代都有劍圣出的太白山九重樓。開派祖師是詩劍仙李青蓮。周平王元年,李青蓮一劍開天門,兩劍開蜀道。留下“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千古佳話,后泛舟出海,不知所蹤。
“之前的幾十招不過平常的道家劍法,中規中距的。獨那一劍,蘊含神意不說,還暗含了一絲雷法,我也不能識。”白衣劍客嘆了口齊,他是太白山年輕一代的劍魁,對天下劍門均有解,卻被個七品小道士難住了,不禁感慨道:“齊地,還真是臥虎藏龍啊!”
古涼低頭想了想道:“齊地,莫非這道士與掛劍山莊蕭家的人有關?三劍,我們這次……”
“應該不是。蕭家擅巨劍,劍法以雄渾剛猛為主,兩者區別甚大。”
肩胛骨被劍氣粉碎,腹內的肝腸也被攪得粉碎,人已經斷無生還的可能。鮮血不停從嘴角溢出,染紅了落葉枯枝。
鬼猴子目光有些呆滯,有些難以置信,自已會死在一個未及冠的少年手里。有些不甘心,從小癡迷武道,受盡千般苦難。卻沒能敲開‘通感’(七品境界,開辟紫府,誕生真氣。)的大門。
呵呵,時也,命也!
天色更加暮沉,透過亂墳崗上的高大樹木,可以看見西邊天空的一抹血紅。隔著樹林,隱約傳來聲聲狼嚎。
徐長劍駐著木劍,一步一步,慢慢向黑袍刺客走去。那一劍耗盡了紫府內的所有真氣,此刻已經非常虛弱,但他不敢表現出來。
“若我問幕后主子是誰,想必你也不會說,就不多廢唇舌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哀,可有什么遺言?”
鬼猴子歪著頭,正對著不遠處的骷髏,鮮血如泉夾雜著破碎的內臟,從喉嚨涌出。
“殺了長生教的人,天涯海角,你是逃不掉的。”
徐長卿雙眼微瞇,彈了彈手劍身,輕笑道:“長生教?長生,你命若懸絲,哪里來的長生。”
鬼猴子似乎想起什么,臉上露出詭異的笑容,癲狂的大叫道:“天降神丹,長生不老。我……我是不會死的,不會,教主……”
殘陽如血,躺在墳地上的人,已成了一具真正的尸體。
徐長卿走到尸體前,舉起長劍,干脆利落的斬斷其頭顱。這是他第一次殺人,心中有些彷徨。但沒過多久,就與斬殺山中的兇獸的感覺差不了多少。
幾百年來,云夢山的門徒,從沒有過婦人之仁。
他本心不愿多造殺孽,但若是威脅到自己的性命,下手也絕不會有絲毫的留情。
徹底放下心后,徐長卿把桃木劍收回背匣,坐在尸體旁邊運功調息,紫府內的真氣慢慢得到恢復。
墳塋后,古涼問道:“天降神丹,長生不老。還有什么長生教,怎么回事?”剛才,鬼猴子最后的癲狂言語,卻是被古涼和李三劍聽到了。
李三劍想起在九醉樓豪擲千金時,無意中聽見兩位官員的對話,文肅伯發兵天夷郡,專職絞殺北上的長生教徒。
轉頭道:“悶葫蘆,我們得回去,造訪太守府。”
“李三劍,你得失心瘋了吧?”
古涼的師門,雖然也與朝廷關系密切。但他個人素來不喜歡與官府打交道。所以聽到‘血印’屠閑投靠了劉府,才會表示不屑。
“你聽我說。長生教行事非常邪惡,又極善蠱惑人心。文肅伯,剛剛發兵天夷郡,他們的人就在臨淄附近出現,其中肯定有圖謀。”
“劉伯昭會信你?”
“大師伯年輕時,在國子監,與他有過同窗之誼。幾年前,在咸陽,我和文肅伯也曾有過數面之緣。”
古涼是河西人,李三劍是蜀人,從幾百年前就成了秦國一份子,畢竟還是有些歸屬感的。加之太白山與文肅伯有過舊誼,又涉及到那么多無辜百姓的安危。古涼想了想,同意了李三劍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