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宮宴
- 繡色無雙
- 樞蔻
- 2264字
- 2017-11-02 20:59:59
這樣的國公爺,全國上下沒有人想得通,為什么宣隆帝要把大公主嫁給他。大公主這朵鮮花,插在牛糞上都比嫁給國公爺要好。當時,某個驕縱秀才就在公眾場合這么言之咄咄。更別說,就算宣隆帝不在乎自己的胞姐嫁人不淑,那大長公主,為何又答應要下嫁給國公爺呢?這一點,至今無人可知。這也成為了京城最想知道秘聞之首。
不過,雖然坊間對國公爺多有議論,認為大長公主嫁給國公爺是下嫁,但是老夫人可不這么認為。
因為自己的哥哥馮狀元,老夫人又恨上了宣隆帝。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哥哥明明還是京城最炙手可熱的人物,怎么一夜之間,就成了無人問津,流放邊疆的階下囚。她認為,這一切都是宣隆帝的錯。
其實老夫人想不明白的還有一點,這榮譽不管多大,即使大上了天,那也是人家宣隆帝賞賜的。人家要是不高興了,別說收回恩寵,就是這草芥性命,他也是二話不說。
可惜了,老夫人半生都在和內宅女子斗智斗勇,她為自己闖出了一條血路,卻對一些普通人一拍腦就能相通的事情,她過了二十幾年,還是想不通。
這個問題,便是大長公主。
老夫人因著宣隆帝的原因,對無辜的大長公主的也恨上了。所以她一開始,就覺得是大長公主配不上自己的兒子。估計全國,也只有她一個人是這么想的。
成親前一晚,老夫人特地舔著老臉找了國公爺。絮絮叨叨和他說了一大堆,聽得國公爺昏昏欲睡。然而,總結起來無非是一句話,公主不是好人,她弟也不是好人,兒子你千萬不要和他行房,更不要給她生下兒子的機會。
國公爺當時雖聽得不耐,不過他向來聽自己的母親的話,也就記在了心底。誰知道,成親當晚,國公爺看到紅妝下,國色天姿的公主,兩眼一下就直了。前一晚老夫人和他說的話,全給他拋在了腦后。美色最大,什么老母親的肺腑之言,全是浮云。
大長公主進門后,老夫人從沒給她看過好臉色,并且縱容自己的兒子在外面花天酒地,嘗遍青樓朱唇。甚至,他連兒子要娶青樓女子都忍了。這青樓女子,就是如今的二姨娘。做婆婆坐到這份上,老夫人也真是絕了。可惜的是,老夫人并沒有這自覺。
對老夫人及國公爺的行為,公主未有微詞。國公爺要逛青樓,她仍由他去;國公爺要納妾,她任由他納。
妻子做到這份上,丈夫和婆婆就該偷著笑了,然而老夫人和國公爺卻覺得大公主這是看不起他們母子倆。
佛堂里,香煙繚繞,淡淡的檀香味縈繞在四周。佛祖平靜的坐于高堂之上,拈花微笑。
此刻,在蒲團之上,跪坐著一男一女。男的著一身鴉青刻絲八團羽緞,腰間系著排穗。女的則是著乳白素洋緞,腰間無任何飾物。再看面容,男的端的是劍眉星目、氣宇軒昂。再看女子,一雙丹鳳眼,挺直的鼻梁,面容姣好。若是細看,會發現女子的眼角有隱隱的紋路。從中長相上看,男子和女子有些相似。
男的正是國公府的嫡二公子高子旭;女的則是高子旭的母親,國公府的嫡夫人,當今大長公主。
“母親,您受苦了”高子旭跪坐在大長公主的身邊,一手扶著大長公主。
“這么多年,母親也習慣了。沒什么苦不苦的”大長公主看著堂上的佛祖,內心無比沉靜。
“母親。您若是不喜歡這里,兒子。。兒子這就帶您離開”
大長公主一下子甩開高子旭的手,面色不悅,“胡鬧,你以為這是什么地方,豈容你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高子旭并不懼怕母親生氣,他知道母親從來都是刀子嘴、豆腐心?!澳赣H,兒子知道的,這么多年,您沒有一刻是開心的。國公府囚禁了您,您并不快樂”
長公主悠悠的嘆了口氣,“這么多年,母親都已經習慣了。說什么開心不開心的”
“您習慣了,可兒子沒有習慣”。高子旭一下子從地上站了起來,指著佛堂門口,說道,“母親,您自幼便教兒子為人要親厚、和善,不可嫉妒、暴戾。您的教誨,兒子一直牢記在心。可是,這么些年,您的遭遇,兒子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您是堂堂的大長公主,嫁給父親,本就是下嫁。可是父親和祖母一點也不知感恩,他們視您為仇人,防著您,欺負您。人都說大長公主心地良善,這么多年,在國公府一心一意守著佛祖??墒侵挥形抑?,您這是被逼的。。?!?
高子旭話沒有說完,長公主一巴掌打在他的臉上。隨即,長公主又撫摸著自己剛剛打過巴掌之處,心疼的說道,“旭兒,疼嗎?母親。。母親不是故意的”
高子旭搖了搖頭,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是在母親面前,他從來都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長公主笑著,眼淚卻不停的流下,“那就好,那就好。旭兒,母親知道你是為了母親好??墒牵映黾迯姆?。從母親穿上紅嫁衣嫁給你父親的那一刻起,這世上就再沒了什么大長公主。母親和這世間千千萬萬的女子一樣,都不過是妻子罷了。既為妻子,便要做好妻子的本分。以后,我兒再莫說這些胡話了。若是被旁人聽了,還以為國公府的嫡子沒教養呢”
高子旭低哼,“在師父那里那么多年,父親從未教過兒子,和沒有教養有什么區別”
長公主聞言,內心苦楚酸澀,“難為我兒了”。
“母親,再過兩個月,便是年三十。到時皇舅舅定會在宮內設宴。今年,您便去罷。再不要像往年那樣,自己一個人躲在這佛堂里了?!?
每年年三十,宣隆帝都會在宮內設宴,宴請朝內肱骨大臣,作為皇帝御賜的殊榮。
原本,國公府雖承襲二品爵位,但是國公候爺在朝堂只是個虛職,國公爺甚至不用上朝。因此,這種以肱骨大臣為宴請對象的宴會,國公府本是沒有資格入席的。但是自從大長公主嫁入國公府后,宣隆帝便以家宴兼國宴為由,下至國公府侯也可攜眷入席。
其實大家都是心知肚明,這不過是宣隆帝為了胞姐所作出的特殊恩隆罷了。
這種國宴,主宴之人自是宣隆帝及帝后。參加者除了皇帝下旨親賜的肱骨大臣,皇子公主,便是國公府這種地位特殊的人了。
參加這種宴會,姨娘自然是沒有資格出席的。包括姨娘所生子女,也是沒有資格的。因此,往年參加宴會者,只有國公爺、老夫人、長公主以及高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