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黑色記憶
- 那段曖昧的小時光
- 林若緣
- 2675字
- 2018-03-11 23:58:09
辦好休學手續,張小翊陪蘭默丹從學院行政樓走出,在一樓門廳,遇到了剛剛結束教職員工大會的譚辛平。
“譚老師好。”張小翊和蘭默丹向譚辛平問好。
“你們來行政樓做什么?”看到了張小翊她們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態度,譚辛平也問了一下。
“沒什么,路過而已。”張小翊回答。
“我也出去,我送你們。”譚辛平有點好奇,想探個究竟。
“不需要麻煩您了,我們先走了。”張小翊拉蘭默丹趕緊離開,免得又生事端。
“剛剛開了寒假實踐部署會,張小翊,我幫你爭取了一個名額,你等通知吧。”
就知道,碰到譚辛平不會有什么好事。
回宿舍收拾好東西,趙老師到學校接蘭默丹母子,張小翊幫助蘭默丹把行李搬上了車子。
“你們有什么打算?”張小翊問,看著蘭默丹的前夫。
“上個學期在培訓機構里教了半個學期數學,發現培訓機構市場很大,我們打算創業,從下個學期開始,我們也打算辦一個培訓機構,房子都租好了。默丹想留在大城市,我也打算留在這里。”趙老師很健談,并不像蘭默丹之前描述里給的印象。
“小翊,謝謝你一個學期對默丹和小東的照顧,你以后有什么困難,就聯系我。”趙老師看看張小翊,再次看看蘭默丹:“我們找個時間,回去辦個復婚手續。”
“小翊,那我們離開了,保持聯系,有空,來我家玩。”蘭默丹也說了一句,她對張小翊依依不舍。
的士開走了,留下張小翊一個人站在原地。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如此脆弱,沒有什么關系是長久的,以為會一起走完研究生學習生活的舍友,就這樣離開了,曾經幫助自己渡過家里最困難的時候的舍友,一起走過人生中的低潮,面對生活不如意的舍友,就這樣離開了。是啊,正應那句老話,人生沒有不散的宴席。
寒假是回家的日子,同學們紛紛買了回家的車票、機票,離開校園。張小翊在學校兜兜轉轉了兩天,無所適從,只能在宿舍發呆,不是不想回家,父親去世后,她已無家可回。
張小翊的家離學校不遠,她在F市的郊區長大,見證著F市從小小的一個二線城市發展成了現代化的大都市,她生活的郊區也是城市地帶。在不遠的縣區,有張小翊父親創辦的工廠,一家民營鋼鐵企業,很長一段時間,張小翊曾和父母住在廠房里,經歷了鋼鐵企業的幾次起起落落。
初中之后,父親的鋼鐵廠越辦越好,走上了規模化的道路,鋼鐵廠賺了錢,用幾年的積蓄,父母在新區買了一套獨棟別墅,張小翊上了全市最好的貴族學校,為了方便接送她,父親還買了一輛轎車,請了專門的司機,曾經,她也是令同學羨慕嫉妒恨的白富美。
高中時,祖宅遇到拆遷,家族成員都得到了不少的賠償款,看到鋼鐵廠效益不錯,家里的親戚,父親的朋友們一個個找著各種關系,求著父親入股鋼鐵廠,他們都把錢投入了鋼鐵廠,鋼鐵廠的規模一度擴張,家里的大別墅里也曾門庭若市過,談生意的,串門的,介紹生意伙伴的,喝茶的,拍馬屁的,套近乎的,人是一撥一撥的來,一茬一茬地走。
張小翊的學習成績很不錯,一直很給父母爭氣,是家族的驕傲,按照當時的計劃,張小翊高中畢業后本應該出國留學,是母親舍不得女兒過早離開身邊,一再堅持下,張小翊才留在國內上了大學。大學后,張小翊繼續了女學霸的路線,大學四年,年年獲得一等獎學金。本想大學畢業時出國深造,就在這時,家族企業遭受了巨大的危機。
隨著房地產業的調控,鋼鐵企業產能過剩,鋼鐵價格大幅下跌,鋼鐵廠虧損到破產,連續幾個月,家里來的不是黑著臉的客戶,就是討債的黑社會。
那是張小翊最不想回想的黑色記憶,一大群陌生的人沖到家里,一陣搶奪,搬走了古董架上父親收藏的瓷器花瓶、壽山石雕和各種工藝品,搬空了母親的奢侈品手提包,弄亂了張小翊書房里的書架,各種書籍散落一地,甚至連被子、床單都搜羅一空。父母負隅頑抗,四處奔走,也沒有挽回鋼鐵廠破產的敗局。
最后,等來的是法院強制執行的判決,法院的工作人員查封了別墅,封條貼上的那一刻,父親從別墅的四樓天臺上一躍而下,倒在一灘血泊之中,母親當場暈死了過去,頭磕到了院子里的石磨墩子上。
家,說散就散了,企業,說沒就沒了。父母艱辛創辦的企業也被并購重組,現在原址上的鋼鐵廠,還在如火如荼火熱地生產運營著,但還是那么熟悉的廠房、機器和工人師傅,企業的名字已經換得陌生,董事長也早已易主。
家都不是長久的,更何況朋友,也不能怪蘭默丹。其實,還要感謝蘭默丹,家里持續幾個月的變故,讓張小翊轉而申請了保研,才剛剛報道不久,家里就發生了大事,父親去世,母親昏迷,在剛認識不久的舍友蘭默丹幫助下,處理了父親的后事,辦理了母親的住院手續,還申請了一筆慈善機構的幫扶基金,張小翊才能安心開始研究生的學習。
寒假沒地方可以去,沒有地方可以呆,先去醫院看一下長期住院的母親,然后,再去打工掙點錢,寒假計劃,就這樣吧。
張小翊的電話鈴聲打斷了她的思考,拿起來一看,來電的是譚辛平。
“我在你宿舍下面,聽說蘭默丹休學了,你一個人還好嗎?”電話那頭,那個男聲讓張小翊感到溫暖。
“還好。”張小翊擦了擦眼淚,聲音有點哽咽:“你等一下,我馬上下來。”
反正沒什么事情做,那就下去吧,張小翊披上唯一的那件厚呢大衣外套,走下宿舍樓。
“吃了嗎?”譚辛平見面就問道。
“沒有。”經他這么一問,才想起來,自蘭默丹離開后,自己已經一天沒吃東西了。
“瞧你餓的,我帶你去吃點東西。”譚辛平拉著張小翊,坐上了他停在旁邊的車:“放假了,學校里面的小炒店都關了,我帶你去外面吃些好的。”
“謝謝。”張小翊生硬地回答:“我不是很餓,隨便吃一點就行。”
“前天遇到你的時候,應該是蘭默丹去辦休息手續吧?”譚辛平邊開車,邊問道。
“是的。”張小翊默默回答,真是什么事都瞞不了譚辛平。
“看你們的神情很奇怪,后來我去問的。”譚辛平解釋道,他看著身邊目光呆滯無神的張小翊,問道:“下學期,宿舍就剩你一個人了?”
張小翊沒有回答,一動不動地看著車窗外的街景。
“狀態不對,是因為蘭默丹休學,有點傷感嗎?對了,正式通知你,寒假社會實踐調研一周后出發,去哈爾濱,我帶隊,回去你準備準備,下周三出發。”
“沒興趣,我也沒時間,能不去嗎?”張小翊緩過了點神來。
“不行,總共3支實踐隊,每支隊伍10個人,學院都研究過了,而且,這還是我辛苦為你爭取到的,你可不能辜負了我的一片好意。”譚辛平興致勃勃地介紹:“這次的實踐,前期和哈工大社會學系的主任聯系了一番,研究重工業城市產業衰退下社會就業與貧困問題,如果能去,一定會有很多收獲的……”
“譚老師,寒假對我來說很重要,我還要做很多事情,我不能把這些時間浪費在社會實踐上。”張小翊打斷譚辛平的話,她的流過眼淚的眼睛仍然有些紅腫。
“什么事?打工掙錢嗎?掙錢很重要嗎?”看著張小翊的態度,譚辛平有些生氣。
“譚老師,飯后陪我去看看我媽,行嗎?”張小翊嘆了口氣,放低了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