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回俠客
孩子可能是健忘的,吃飽了的阿壽在火盆邊上玩耍。陳四一心想與他套近乎,于是取出了早準備好的一堆玩具,孩子果然忘了那些話,玩得不亦樂乎,那些話估計都是大人教的。
“雕蟲小技,婉兒,這孩子是你拉扯大的吧。”陳四說道。
“不是,他娘也來陪他的。”婉兒說道,“你也不能怪妹妹,你一去就沒打算回來吧。”
男孩子喜歡刀呀劍呀,火盆邊的木刀劍卻不吸引人,阿壽有自己的刀劍,他更對那些木的機關玩具更感興趣。
“你不喜歡木劍?”陳四說道。
“喜歡,不過那是假的,我自己有真的,李老大送的。”孩子說道,“行俠仗義!”他拿起了木劍舞了起來。
“誰的孩子就像誰。”婉兒說道,“阿壽,我家可是讀書人家,舞槍弄劍的到后院小林子里去。”
阿壽得了令,帶著他的玩具往后院跑去。
“四爺,你真要留下他?”世倌開口問道,“他在我家,我很難對付他。”
“他只是個孩子,一個普通的孩子,你如果想到未來的事,信那鬼道士的話,豈不是讓人笑掉牙。羅道長最擅長的就故弄玄虛,養不教父之過,那孩子將來要是闖禍,你這個姨夫也脫不了關系。”陳四說道,“何況富貴本不長久,孩子還是要從小管教學點本事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你別說是給我留面子。”
看來這四爺對他們夫婦調教孩子有了意見,婉兒臉上的笑容收了起來:“四爺,這孩子您可沒管過,您在我家,就不能說三道四,我累了,不奉陪了。”
“我也累了……”世倌說道,這兩夫婦就那么走了,只留下廳堂中孤零零的陳四。
陳家在海寧的園子很大,這是一座豪宅,家里的下人很多。
屋子外面濕淋淋的,這個雨夾雪的天氣,人真心是不舒服的。也許下人都去偷懶了,這偌大的廳里很是安靜。只有瓦片上的雨滴雪子的聲音。
也不知道坐了多久,有人進了廳堂,陳四站起來說道:“該回去了,你家主人讓我在哪里休息?”
“請跟我來。”
那人挑起了燈籠在前面引路。
一間不起眼的屋子里,躺著一個男孩。
“您有事就叫我,我住在隔壁。”挑燈人離去了。
被窩里的兒子睡得已經很熟了。他的冰冷身子進去豈不弄醒孩子。于是陳四只是和衣躺了下來。他從來沒有那么近距離接觸一個孩子,這個孩子美得像天使,那種西方傳教士給自己看過的天使像里的天使就是這般的。
“孩子,這就是我的兒子,他真好看。”他想伸手去摸,卻怕打擾了兒子的好夢。一日的奔波讓他很快就睡著了。
昨晚的天很冷,有人為自己蓋上了被子。那是床新被子,特別暖和。兒子已經不在身邊了,估計早起床了,他沒吵醒自己,陳四覺得既然天已經亮了,就該起床。
昨天的雨夾雪已經變成了鵝毛大雪,大概也已經下了兩三個時辰了,不過卻在此時停了。江南的雪與北方的不一樣,昨天那還夾雜著雨,雪很冷,但是不黏手,院子里并沒有什么人,通向花園的門也沒關過。
通向花園的路上是一串串腳印。看來自己今天起身并不早了。
花園里有一片小林子,林子之下,十來個小孩已經開始練功了,陳家有護院。看來這群孩子大多都是陳家護院的子女。
“爹!”阿壽突然跑了過來。他的臉上滿滿地驕傲。
“您是京城里的大當家嗎?”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問道。
“你從哪里得來的這個說法?”陳四覺得這太玄乎。
“昨晚,是我服侍你洗的腳的。”那個孩子說道,“我知道你一定是……”
就那兩字?陳四覺得面前的孩子實在不簡單。
“大師兄,你別亂說了。”阿壽說道,“你這樣要闖禍的。”
“我又沒說什么。”那個十多歲的孩子說道。
“阿壽,你對他們說了什么?”陳四看了看自己的兒子,他已經練出了一身汗,但是看上去還是他比那個十多歲的孩子精明。
“沒什么,我告訴他們,說爹爹您是比我們師傅都厲害的高手。”
“帶那么胡說的嗎?”陳四說道,“你不是騙人嗎?我眼睛不好,武功也不行。就是書看得不比你家老爺少。”
“原來你大爹爹是書生呀!”一個綠衣服的小胖子說道,“我還真信了大師兄的話呢!”
“小子,什么叫大爹爹?”陳四覺得這個大字叫得不對。
“壽頭少爺就是爹爹多,”綠衣服的小子說,“其實爹爹多挺好的。”
綠衣小子的腦袋上突然被人敲了一下:“小孩子胡說什么?”
陳四看到一個護院站在了他們身邊:“都不練了?當心我揍你們。”
“爹爹,我先去練功了。”阿壽說道。
“行,我在邊上看著,等會一起吃早飯。”陳四說道。那個護院上來先行了禮,又讓人搬來椅子,請陳四坐下。
自己眼睛不好,但不代表拳腳練不了,如今自己算什么?來陳家的翁師爺?不會功夫?看著有人還替自己拿來了銅手爐,只覺得憋氣,但是自己這回來江南的設定就是一個讀書人。
世倌不知什么時候也來了。
“百無一用是書生。”世倌說道,“四爺,你不覺得嗎?這么好的時間,我們本應拿來讓孩子讀書,只可惜婉兒不同意。”
“這就是你們這些文弱書生的見解?”陳四嘲笑道,“昔日孔圣人也是練功的。”
“好像有道理。”世倌說道,“你眼睛不好,我四肢不勤。”
這是給自己找借口,自己眼睛不好事不假,但是力量和拳腳上都不差,這個酸秀才卻在故意找理由,好在孩子在他這里還有個做家院的師傅可拜,婉兒還支持孩子們學武的。
“姨父!”有個可愛的小姑娘叫自己。她滿臉微笑,甚是可愛。那個小姑娘已經比兒子高出了半個頭。
“我女兒魚娘,她娘不給他裹腳,卻要她跟著這些男孩學這些。我們這里要嫁不出的呀。”世倌說道。
“我可不要裹腳,滿人女子不是都不裹,為什么我們漢人要裹,我們大師傅說了,這江湖上好女子也多趣了,要是裹了腳怎么行走江湖?”
“魚娘,我小時候還抱過你呢!沒想到這么大了。”陳四說道,“大腳又如何?你父親還真是古板。”
魚娘笑了:“大師兄說姨父您應該也是江湖人。我長大就像去闖江湖。”
“四爺,見笑了,女兒不會說話!”世倌尷尬一笑。
“姐姐不會說話,請先生原諒。”一個四五歲的小兒跪在了地上。
“這又是?”
“我兒子。”世倌說道,“婉兒沒少給我生,在家這兩年又添了兩個,這個還是京城生的呢!”
這世倌婉兒還真能生,而自己這幾年卻一直沒有再生出一男半女。那羅道士說自己焦慮過頭,影響了子嗣。其實身在那邊,怎么可能放下懸著的心呢?本來沒有那奪嫡心還好,如今反而更加焦慮了。也讓人為自己調了不少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