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組織力脈絡
- 傳送門通歷史,我上報國家
- 林跖
- 4443字
- 2025-03-08 18:06:01
孟未竟:“……”
大佬就是大佬——不會好好說話!
按了按眉心,孟未竟琢磨了一下,方才理解,宋偉民的潛臺詞是什么。
一個人,很難對自己不喜歡的人或事,保持長久的熱愛。
如果宋教授是辯證的看待秦始皇,意味著他的態度是很客觀的。
但他對秦始皇,對秦史,卻又有一種很主觀的狂熱愛好。
宋偉民其實想問的是,宋教授的狂熱愛好,其根本的核心支撐點是什么?
對于普通人,這個答案可能就很簡單了。
秦始皇開創大一統啊、秦始皇創立了中央集權制度啊等等。
但是對一位研究深刻的歷史學教授,這個答案,未免就有些單薄了。
宋庭央只是沉思片刻,抬頭說道:“偉民老弟,你這是要考我啊。”
“不敢,不敢。”
宋偉民嘴上說著不敢,臉上的笑意卻分明在說,不好意思,我確實在考你!
宋庭央道:“偉民老弟覺得,秦能一統天下,是誰的功勞?”
“宋教授,怎么變成你反問我了?”
宋偉民失笑,但還是回答。
“秦能滅六國,一因奮六世之余烈,二因秦始皇雄才大略。
“從秦孝公時,商鞅變法,一直到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
“六代賢君皆勵精圖治,完善秦制,開疆拓土。
“到秦王政時,秦國國力之雄厚,實已超過其余六國。
“加之秦王政雄才大略,每一個決策,都能順應歷史大勢,集中權勢,如此才能鯨吞天下。”
宋庭央邊聽邊點頭:“我的看法,跟偉民老弟一樣,不過再多一點……”
他笑容微微促狹:“應該說,秦能統一六國,其根本原因,在于六世秦人前赴后繼,流血犧牲的結果!”
人民史觀?!
宋偉民一下子坐直了。
見著宋庭央促狹的表情,宋偉民笑容漸漸無奈。
好么,在這里等著他是吧?
不過,你身為一個教授,用這么一句大話打發他,可不行。
于是正襟危坐,等待宋庭央接下來的觀點。
宋庭央沒賣關子:“我可不是用冠冕堂皇的話來敷衍你,這是我的肺腑之言。
“其實么,也都是老調重彈了,以前都講過的。
“我研究秦國秦史這么多年。
“研究越深入,了解越多,就越發現,秦國與其他六國,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社會體。
“這種區別,可以說,是從商鞅變法時期就開始的,積累六代之后,使得秦國,從根本上與其他國家區分開來。”
他扭頭轉向蘇理理:“就拿二十級軍功爵制度舉例。理理啊,學校里的知識還沒忘吧?你說說,二十級軍功爵制度,具體是怎么一回事?”
蘇理理沒想到點到自己。
不過這個重要知識點她肯定是沒忘的:“秦國設立有公士、上造一直到徹侯等二十級軍功爵位,凡士兵上戰場,斬首立功的,就可以晉升爵位。
“爵位越高,地位越高,甚至可以減刑、免更卒兵役。
“俸祿、田產、仆從、衣食住行,一切生活需求,都跟爵位等級掛鉤。
“因此,秦人為了獲取更好的生活,只能前赴后繼,奪取軍功。
“這也造就了秦軍強大的戰斗力。”
宋庭央點點頭:“那么,你自己,是怎么看待二十級軍功爵制度的?”
蘇理理想了想,回答道:“我認為,這在當時那個時代,是一種先進的制度,但也有其明顯的局限性。同時,這也是一種殘酷的制度。”
宋庭央不置可否:“詳細說說。”
“應當說,軍功爵制度,在當時那個‘身份制’的時代,是具有開創性的。
“為底層百姓,提供了明確的上升通道,塑造了大秦將士虎狼一樣的勇猛作戰力。
“但同時,它也將整個秦國,變成等級森嚴的軍國主義國家,像一臺戰爭機器。
“一個國家,資源的總量是有限的。
“二十級軍功爵制度的本質,其實是人為剝奪了普通百姓的權利,將人劃分成嚴苛的三六九等,用剝奪來的權利資源,供養上層爵位。
“身為庶民,不僅要承擔嚴苛的田賦、戶賦等各種賦稅,還要服更役、勞役、兵役,在吃穿用度的等級上,全部都有律法限制。
“只有從戰場上獲取爵位,才能夠擺脫底層殘酷的生活。
“不過,根據史料研究,哪怕是最低一級的公士爵位,庶民獲得的比例也很低。
“再往上,能升四五爵的庶民,鳳毛麟角。
“左庶長往上十爵,基本都是為貴族準備的。
“更多的庶民,都是在追逐爵位的過程中,死在戰場上。
“所以,秦國因商鞅而強盛,但秦人,卻未必感謝商鞅。”
碩士的知識儲備,明顯比大二導游更深刻一點。
宋庭央點點頭:“你說的沒錯。秦國的強盛國力,是以嚴苛的律法,將百姓變成戰爭機器的零件達成的。
“假如有十個人,讓他們去選擇前往戰國,也許七個會選齊國,兩個會選楚國,可能只有一個人,會去秦國。
“秦制毋庸置疑是殘暴的。
“但我的觀點是,秦制無疑,也是更團結的!”
團結?
孟未竟、蘇理理,神情俱都不解,這什么意思?
宋偉民若有所思:“團結……你的意思,應該是……集權?”
宋庭央搖搖頭:“‘集權’這個詞是帶有偏向的,會歪曲我想表達的觀點。還是‘團結’這個詞,最恰如其分。”
孟未竟想了想:“所以宋教授的意思,是說秦國的制度,更能夠集中所有人的力量……嗯?集中力量辦大事?”
宋庭央贊賞地朝孟未竟點點頭:“就是這個意思。
“縱觀歷史,我將人類的社會發展,在理論上總結成兩條脈絡。
“其一,是生產力脈絡,以‘先進’和‘落后’來劃分。
“其二,我稱之為,組織力脈絡!
“以‘團結’和‘離散’來劃分。”
宋偉民思忖道:“這是一個,近似于‘生產關系’的概念,但又有所不同。”
宋偉民點點頭:“我的確是從生產關系中出發,總結出這個概念。
“不同的是,生產關系,是從個體與個體交互的角度出發。
“而‘組織力’,則是從一整個群體的角度出發。
“相比之下,這是一個,本身就更偏向‘團結’的概念。”
大佬授課,孟未竟、蘇理理聽得全神貫注,努力才能跟上。
宋教授繼續道。
“秦國的制度殘暴嗎?
“當然是的!
“君王一句話,直接把國民分成三六九等!
“看似是給出一條明確的上升渠道。
“但只要細想一下就會發現,在這套制度最開始的時候,相當于把所有人,都打落在最底層!
“理理剛才說的,剝奪所有人的權利,供養特權階級,這個說法是準確的。
“這無疑,是一種典型的,奪民力而歸君王的集權手段。”
隨即他話鋒一轉,眼神極具壓迫感:“但是,這套制度,僅僅只有殘酷嗎?
“不是的。
“秦制之下,所有人的積極性,全部都被調動起來!
“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了更高的爵位,甚至單純是為了建功立業,所有人,都必須鉚足了勁往上爬!
“方向一致,目標一致,萬眾一心!
“這就是,更‘團結’!”
孟未竟、蘇理理聽得一愣一愣的。
可這不就是……更集權嗎?
宋偉民雙眼卻是很明亮,下意識抽了一張白紙,動筆記錄下來。
他看了孟未竟和蘇理理一眼,提點道:“這些話,不能放到現在這個時代來看,而要放在戰國時代的生產力環境中去看,以人民史觀的視角去看。
“宋教授,您繼續。”
宋庭央道:“人是社會性動物。
“我認為,對一個社會集體來說,組織力與生產力,其實同等重要。
“歷史上,像清朝時面對西方,單純生產力被碾壓的情況,其實偏少。
“更多時候,大家的生產力水平,都是相差不大的。
“這個時候,組織力,就反而比生產力更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就比如戰國時代,秦國為什么能戰勝六國?
“有些觀點認為,秦國的生產力更先進,從青銅時代,逐步進入鐵器時代。
“但針對臨淄遺址等的各項考古證據告訴我們,楚國和齊國,出土的鐵質武器,更多更精良。
“秦能勝六國,究其原因,在于超越六國的,更‘團結’的組織力!”
“耳目一新!”
宋偉民的眼眶明顯上揚,有點顧盼生輝的意思了:“以宋教授這套理論,大約可以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解讀歷史了。
“元滅宋,明滅元,清滅明,本質上,都是‘團結’的組織力,戰勝了‘離散’的組織力。
“歷代王朝末年,生產力相較開年,差距未必巨大,但為什么走向覆滅?
“實因其組織力從‘團結’走向‘離散’,無法再團結大部分人的生產力!”
宋庭央頷首。
“我應該有點明白了。”
有了一點思考的時間,孟未竟也漸漸能跟上宋教授的思路了。
“宋教授,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
“秦制的‘集權’,只是表象和手段,‘團結’才是根本核心?
“就比如,秦被漢取而代之,是因為秦國暴政,使得百姓民心‘離散’,以至于組織力無法再‘團結’。
“反而秦國百姓,因暴秦壓迫而聯合,代表了更加‘團結’的組織力!
“更‘團結’的,打敗更‘離散’的。
“所以秦二世而亡!”
秦自然比漢更集權。
但秦末的集權,已經不是為了團結,反而破壞了團結,所以秦才敗亡。
難怪宋教授強調‘團結’二字。
核心根本不在‘集權’,也不是‘集權’,而是‘團結’!
這是正兒八經的,人民史觀!
宋庭央再次驚訝地看了孟未竟一眼:“你領悟力很強啊……有沒有興趣跟我讀個社會學研究生?”
孟未竟臉上一僵:“宋教授,您繼續,繼續。”
“再說就要專門開一節課了。
“總之,先進的生產力,勢必取代落后生產力。
“‘團結’的組織力,也必將取代,‘離散’的組織力。
“縱觀古今當代,莫不如此。
“我之所以對秦史、秦始皇感興趣,純粹是覺得,秦打開了人類社會組織力量的第一把鎖,是組織力發展脈絡的源頭。
“那些開天辟地的創舉,所帶來的影響千年的意義,讓我著迷。
“了解組織力脈絡,是如何一步一步向更‘團結’發展,有助于我們在當下,尋找組織力的再發展。
“人類啊,個體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了。
“要想在這個殘酷的世界生存下去,唯有團結!
“但怎么團結,用什么方法團結,團結的利益如何分配,卻是天大的學問。”
最后一句講完,整個指揮室里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不只是宋偉民、孟未竟、蘇理理三人在聽,邊上還有一群手頭空閑、或者只盯著屏幕的人,也早早就豎起耳朵,聽得聚精會神,陷入沉思。
良久之后。
宋偉民方才慨嘆道:“團結,好一個‘團結’!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秦漢兩千年中華文明史,王朝興替,也只講了這一件事!
“人人都說,中華文明五千年,生產力發展比不上西方工業革命兩百年。
“今日聽君一席話,方知大錯特錯。
“在組織力的發展道路上,我們遠比西方,多走了兩千年!”
他站起來,心悅誠服地尊敬道:“宋教授,受教了!”
宋教授也站起來:“我么,只能搞搞理論研究,動動嘴巴。真要落到實地,還得靠你們。”
“宋教授,我要先去宴會廳準備了,希望后面,我們有機會,再詳聊。”
“大善!”
宋偉民先去一步。
孟未竟和蘇理理,還沉浸在新知識的洗禮中,不可自拔。
理論結合實際,越是回想,當代百年的歷史,越能咀嚼出,宋教授“組織力團結論”的精妙之處。
“團結就是力量……
“難怪宋教授一口回絕嬴政。
“秦國在戰國時代,代表更團結的組織力。
“但對比當代,那就是極其不團結的剝削和壓迫!
“宋教授是追求團結的人,怎么可能會加入這樣的不團結中去呢?!”
大佬!
外表看起來十分變態,內里卻是真大佬!
孟未竟擁有超凡之力,唯我獨法,甚至輕易可以征服一整個世界!
但此時此刻,在宋教授的面前,他卻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星辰大海,我所欲也。
“文明知識,亦我所欲也!
“二者……可以兼得,要星辰大海,也要文明知識也!”
蘇理理略微遲疑一下,好奇問道:“宋教授,探索發展力脈絡……為什么總是追著嬴政,問他的家事呢?”
宋庭央手腕一僵。
隨即若無其事道:“秦國自華陽夫人始,多楚國外戚。了解嬴政的家庭構成,有助于建構秦時朝堂外戚的權力構成,對照記載,更進一步認識歷史。”
蘇理理將信將疑。
大佬!
不愧是真大佬!
變態八卦起來都理直氣壯!
孟未竟忽然想到,扭頭對蘇理理說道:“要是把這套理論,講給嬴政聽,你覺得他會是什么看法?”
蘇理理眼睛大睜,驚恐地看著孟未竟,仿佛在看魔鬼!
你嘴巴一張提個意見就可以,我可是真要翻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