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們邊跑邊朝李渡什高喊:
“文成公主,我們來為您送行,一路順風(fēng)!”
“文成公主,感謝您為吐蕃付出的一切,我們永遠(yuǎn)感恩您!”
藏民們的哈達(dá)一條接一條的掛在李渡什的脖子上,直到掛不下為止,厚厚的堆著,把李渡什的腦袋都淹沒了一半,連李景恒和江央的脖子上都掛滿了哈達(dá)。
這一幕,讓李渡什深受感動,她的眼淚徹底擊潰了眼眶,身體微顫,心里不再動搖,做出最終的決定。她緊緊握著李景恒的手,含淚而笑:“大哥,我決定不走了,我要留在吐蕃。贊普生前待我恩厚,我既嫁與吐蕃,這里便是我的一切。”
李景恒早就猜到了一樣嘆了口氣,還是忍不住哽咽道:“三妹啊,你真決意不回去了嗎?今日一別,可……”
“大哥,我決定了。”李渡什望著他,目光堅定的點了點頭。
祿東贊本來已經(jīng)為他們?nèi)ラL安做好了準(zhǔn)備,馬車干糧就在山下,得知文成公主不走了,立馬沖上山來,朝著李渡什重重跪了下去:“公主深明大義,我替吐番的子民在此謝過公主!”
“大相快請起。”李渡什將祿東贊從地上扶起,看向一旁沉默不語的李景恒,微微一笑:“大哥,我留下既是為了松贊的基業(yè),也是為了維系兩國的關(guān)系。早在我被冊封為文成公主那一刻,我就知道這是我的使命。”
李景恒見她如此堅決,失望至極,但也理解她的一片良苦用心,便不再相勸。
藏民們逐漸離去,給兄妹兩人留下獨處的時間。兩人坐在一處,閑話家常,時不時憶及舊時趣事,偶而傳出陣陣笑聲。
她心想,像這樣故人相聚的機會,以后是再也沒有了。李景恒心里同樣落寞,只能通過簡單的笑聲掩飾心中的不舍。
“大哥,你有我侯家四弟的消息嗎?”李渡什突然問道。
“據(jù)說侯君安親自揭發(fā)侯書瑤和侯文月的罪行后,就離開了侯府,閑云野鶴,周游四方去了。”李景恒說完,又補充一句,“說不定哪天就能游到吐蕃,跟你相遇,你就不孤獨。”
李渡什聽罷,不禁悲從中來:“大哥無需擔(dān)心我。”
末了,李景恒向她小心問道:“三妹,我可否抱你一下,作為兄長的臨別擁抱。”
李渡什揚起一抹笑意:“大哥,謝謝你一直對我的呵護(hù)。”說完,她伸開雙臂,倒進(jìn)李景恒的雙肩,兩人皆是淚流不止。
李景恒眉頭輕擰:“又是離別,自從跟你相識,我們就總是離別。可這一次太遙遠(yuǎn),恐怕一生一世再也見不到了。”
清涼的晚風(fēng)夾雜著花香迎面而來,李渡什無語凝噎,往前走了兩步,抬頭望向快要西落的太陽,整個人在夕陽的光線中,充滿光輝,心里除了悲痛,更多了一份失落。她心底一直盼著回長安的日子如約而至,可她不能走。
她努力平復(fù)自己的心情,緩緩道:“大哥,你該啟程了。”
李景恒擺擺手,狠狠心轉(zhuǎn)過身,不再看她,獨自往山下走去,邊走邊故作輕松的笑道:“罷了,罷了,京令還在家等著我呢。”
她送李景恒上馬車時,李景恒再次問道:“三妹,你真決意留下嗎?人就這一輩子,值得嗎?”
“回去告訴父親,莫要掛念我,松贊的靈魂在吐蕃,我并不孤單。”李渡什避重就輕,微笑看著他上了馬車。
“駕!駕!”
馬車已經(jīng)走開,李景恒起身了。她滿眼的關(guān)懷,邁著急急的步伐朝馬車追去。大口喘著氣,朝大哥的車隊喊著:“大哥,等你和京令的孩子出生了,我作為姑姑要給孩子取個小名,叫念唐……”
李景恒答應(yīng)了一句:“一定!”說完立馬收聲,他內(nèi)心掙扎著掄起拳頭砸向馬車的車廂,“啊!啊!啊!”的低吼,發(fā)泄著心里的憋悶。
“姑娘,他走了。咱們也回宮吧。”江央站在李渡什身旁。
李渡什的身體紋絲不動地立著,心頭的烏云迅速擴散開來,不禁空落落的。她迅速拭去眼角的淚,和江央一起往布達(dá)拉宮走去。
藏宮內(nèi),一場關(guān)于贊普的奪位之爭早已悄然進(jìn)行。
松贊干布一生才能過人,但不幸早亡,沒有后代,贊普之位沒有子嗣繼承,最終在李渡什和祿東贊的建議下,采用游牧民族的另一個傳統(tǒng)“兄終弟及”的方式,推舉松贊干布的弟弟繼位。
三十年后。
李渡什罹患天花,醫(yī)治無效逝世。布達(dá)拉宮上下哀嚎一片,所有人都悲痛不已。吐蕃王朝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唐朝遣使李念唐(李景恒和京令的兒子)趕赴吐蕃吊祭。
時年,江央也已年老,她手捧一大把素方花,蹣跚著腳步走到李渡什墳前,俯下身子痛哭不止,涕淚橫流的臉上,口中喃喃自語:“回想起姑娘你這一生,自和親吐蕃以來,不僅對吐番的經(jīng)濟(jì)文化做出巨大貢獻(xiàn)。你來自民間,知人民的不易,逢災(zāi)害之年,還時常走出藏宮體察民生疾苦。你篤信佛教,每天都前往寺院為天下蒼生祈福,祈禱國泰民安,可最后……
也許是上天賦予你的使命已經(jīng)完成。你最愛這素方花,我給你帶來了,還有贊普寫給你的情詩,我給你讀,莫道素方有期長,只怕夜醒花不在。若問此情到幾時,猶死將汝放心上。現(xiàn)在你跟松贊干布一起埋在這素方花海里,聞著花香沉睡,應(yīng)該很開心吧。最后叫你一聲,渡什姑娘,一路走好。”
李渡什在吐蕃生活的四十年內(nèi),獲得了人民極度的尊敬,在吐蕃人民的心中她已成為神的化身。為了紀(jì)念這個來自漢地的女子,藏族人民把李渡什的生日(藏歷十月十五日)和到達(dá)邏些(今拉薩)的日子(藏歷四月十五日)定為舉國歡慶的節(jié)日。每逢這兩個特殊日子,人們都會結(jié)伴到寺院祈福,以示對她的懷念。
文成公主離世不久后,人民依據(jù)她的畫像,造像建廟,此廟已成為藏漢團(tuán)結(jié)的象征。吐蕃人民尊稱李渡什為“甲木薩”(漢女神),拉薩至今仍保存著她的塑像,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1300多年來,一年四季香火不斷,酥油燈晝夜常明,前來朝拜的藏漢群眾絡(luò)繹不絕,親如一家。
(完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