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家的第一天,就是那樣忙忙碌碌地過了。她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會是怎么樣的,但她很清楚,只有活著,才是她的選擇。她不知道何時才能見到哥哥,她明白活著才能有希望見到他,可以問問他為什么把自己拋棄。心,像一塊干涸的地,裂開了一道又一道的縫。愛的泉水不在流動,樂的雨滴難以降臨。連怨恨的枯草也無法在這片心地上生長,因為,這片地上只會盛開善的花朵,哪怕狂風呼嘯,大雨滂沱。她的天空哪怕只有一絲念想的光,她都不會放棄。也許在經歷了那么多的痛,失望,遺棄之后,更渴求一縷縷的美好。只要她能活著,世界都是美好的。
早上,剛剛做完早飯,煮了一大鍋的稀飯。當然,她又是比太陽更早起床的。那個年紀,正是長高的年紀。沒有好的睡眠,還要承受那么重的體力勞動,本身就營養不良的身體,早就不堪重負了。她像一株壓在大石頭下的苗,在縫隙里,堅強地生長。這天,這家的女主人抱著她6歲的兒子,揉揉兒子略有睡意的眼,喜愛地打了兒子一下小屁屁。端著一碗熱乎乎的粥來喂兒子。還用嘴輕輕地幫兒子把粥吹涼,然后一勺一勺地喂給兒子。女孩的臉上開始顫抖,眼睛開始泛紅。但她又使勁地揉揉眼,進廚房去了。她也許不懂,這眼前的這個抱在手里的男孩將會成為她名義上的“丈夫”。她很聽話,很賣力地做事。有空閑時,有那么難得的空閑時,她會跑到樟樹邊,向他祈禱讓時間過得快一些,那樣她就能長大,就能見到她的哥哥。她并不知道長大對于她意味著什么。
每天,都要別人吃完飯后才能輪到她吃。到那時,凈是些殘羹剩飯。熱乎乎的食物都要晾涼了才能吃,而且,連殘羹剩飯的量都很少,更不用說什么營養了。那天,她看到弟弟在吃一個冷了的饅頭當點心,她直流口水。倒不是那饅頭有多好吃,只是她的肚子實在是太餓了,她所需的能量無法從食物中獲得足夠。她心生邪念,想從弟弟的手里搶來那一個饅頭,她太餓了,太需要那個饅頭了。沒有忍受過饑餓的人是永遠體會不到那種想吃卻不能吃的煎熬的。但是,她沒有狠下心來做這件事,因為她知道,弟弟也需要這份食物。她跑到小溪邊喝溪水,來填充那個空空的肚子和心靈。甘甜的溪水,化成了一片她從未駐足欣賞過的月光,撫在那龜裂的心上。在水面上,她看到了自己干凈的臉。她慶幸自己沒有為了填飽肚子而饑了心靈。她幸運地從痛苦中尋到了那份善意,那份別人幫她時的善意。水面上倒映的時皎潔的月還是清晰的臉,臉上掛著的液體不知是清澈的溪水還是純凈的淚,她像一絲月光,融在了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