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修真概念

今之氣功,只在修真過程的初級范疇之中。氣功一詞,早見于晉朝許遜所著之《宗教凈明錄》里記載的《氣功闡微》篇。因其詞義狹窄,并未被廣泛采用。清代出版的《元和篇》中也有《氣功補輯》一章。氣功二字,在近一二百年之中,采用最多的是武術界。解放后、自五十年代劉貴珍先生的《氣功療法實踐》一書面世后,氣功二字才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但其概念迄今仍不完善,雖各家學說均對之加以闡述豐富,但仍覺其含義狹窄,無法包容修真的龐大體系。

氣在我們祖先的眼中,是一個哲學概念。氣是宇宙間、時空中,萬物生化的根本,是一種基本物質。《黃帝內經?素問》篇云:“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蓄育,氣終而象變。”萬物的化生、生長、繁殖、消亡,都是氣貫穿始終,氣乃萬物的基礎和根本。“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中醫學中的氣化論將氣的概念分得更為詳細,例如,先天氣、后天氣、營氣、衛氣、宗氣、經絡氣、臟腑氣、元氣、混元氣、真氣等。修真之士,修持中所運用的這一基本物質實乃先天中的升華物質——元炁。古人為了區別一般之氣與修待之炁的區別,特以“氣”“炁”相分別,以區別其二者之間存在著質的差異。真氣中既有先天之炁,亦有后天水谷、天地之氣的精華。簡單地以氣代之,實難概括也。

氣這一物質,在不同修持階段,其質量存在巨大的差異,只是肉眼難以觀察而已。在“氣”達一層次,其密度低質量不高;在“炁”的層次,其密度、濃度、質量大大提高,表現出光的性質,稍加注意肉眼亦可能觀察到。在更高的層次,其光的性質就越明顯,呈五色態;更高者而返八十一陽天,而返三清虛無自然之界。

人仙不出小乘法,地仙不出中乘法,神仙不出大乘法。是此三乘之數,其實一也。用法求道,道固不難,以道求仙,仙亦甚易。法不合道,以多聞強識面炫,自生小法旁門,不免于疾病、死亡,還猶偽稱尸解,迷惑世人,互相吹捧,致使不聞大道。以旁門小法,易為見功,而俗流多得,互相傳授,至死不悟,遂成風俗,而敗壞大道。雖有信心苦志之人,行持已久,終不見堂奧、節序而入于泉下。嗚呼!

道本無問,問本無應,及乎真元一判,太極已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為體,二為用,三為造化。體用不出于陰陽,造化皆因**。上、中、下列為三才,天、地、人共得一道。道生二氣,氣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萬物。萬物之中,最靈最貴者,人也。惟人也,窮萬物之理,盡一己之性,窮理盡性,以至于命,全命、保生以合于道,當與天地齊堅固,而共得長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池市| 纳雍县| 汝南县| 探索| 正镶白旗| 莒南县| 年辖:市辖区| 远安县| 垫江县| 庄河市| 丰镇市| 团风县| 屏边| 凤冈县| 涡阳县| 威宁| 镇坪县| 绿春县| 应用必备| 杂多县| 盐源县| 石景山区| 万盛区| 吉木乃县| 湘潭市| 久治县| 伊宁县| 平泉县| 逊克县| 思茅市| 林芝县| 延安市| 镇赉县| 驻马店市| 芷江| 荥经县| 布拖县| 灌阳县| 扶绥县| 龙口市| 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