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三花聚頂分別有人花、天花、地花
‘人花’煉精化氣,人本由精化而生,故精為種子,修道者心必空於下焦,戒去yin欲,精不妄瀉,則精滿不思淫,鉛花生矣;
‘地花’煉氣化神,人之生存賴以氣,心必空於下焦,無驚無恐,無忿無怨,則氣平順,道暢通,中氣足而不思食,銀花生矣;
‘天花’煉神還虛,精氣雖足,無神者,則其體無光,其人無命,故神為主宰,今心空其上焦,不執不著,神滿不思眠,常清常醒,則脫殼還虛,歸入虛空境界,則金花生矣;
五氣朝元則心藏神,后天為識神,先天為禮,空于哀,則神定,南方赤帝之火氣朝元。肝藏魂,后天為游魂,先天為仁,空于喜,則魂定,東方青木之木氣朝元。脾藏意,后天為妄意,先天為信,空于欲,則意定,中央黃帝之土氣朝元。肺藏魄,后天為鬼魄,先天為義,空于怒,則魄定,西方白帝之金氣朝元。腎藏精,后天為濁精,先天為智,空于樂,則精定,北方墨帝之水氣朝元。
以上為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之理。人之修道,必由五行歸五老,三花而化三清,始能歸原無極本體,而達圓通究竟。
三花聚頂,內丹學術語。在古代,“花”與“華”通,“華”乃是“花”的本字,故而“三花”就是“三華”,表示人體精氣神之榮華。所謂“聚頂”就是精氣神混一而聚于玄關一竅。蕭廷芝《金丹大成集》說:“問三花聚頂。答曰:神氣精混而為一也。玄關一竅,乃神氣精之穴也。”這里的“頂”有特指意義,它表示“天宮內院”。所謂“天宮”指腦部,“內院”就是以印堂穴與百會學垂直線為中心點的腦部內空間。“三花聚頂”是一種內丹功的上乘狀態,這種狀態的出現必須經過循序漸進的煉養過程。古代道教內丹家由于害怕泄漏天機,又擔心大道失傳,便以含蓄的符號象征方式來表達。于是,有關“三花”的名稱便有許多轉換的形式。從本質上看,“三花”的內在意義乃是“三陽”。所謂“三陽”也就是陰中之陽,陽中之陽,陰陽中之陽。“三陽”之說來自五行與天干的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