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玄關的真實體悟
- 超級修真升級系統
- 輕易難料
- 2275字
- 2017-07-24 17:14:18
玄關是什么?
以前,很多的普通庭院,都設置的有“玄關”。只要人通過“玄關”進入庭院,就能看見天井之上的天空。
丹書所謂“玄關”者,比喻也。即以普通庭院所設置的玄關,比喻人之“機關”。玄者,黑也;關者,門戶也。“玄關”之喻者,喻其能開、能關也;喻其只要通過“玄關”,就能顯現“性天”,從此“由黑轉明”也。
那么,“玄關”到底什么是呢?玄關是“空洞無涯”;玄關是“無何有之鄉”;玄關是“棲神之地”;玄關是“谷神”之“谷”......(這四句,是我的親身體驗,請采小藥、波映紫陽、松下童子、紫陽先生、無修無證、隨風二、應玄主人評點、印證)
我個人認為,《道德經》的第六章——“谷神不死,是為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講的就是“玄關”。在后文,我將結合自己的修行體驗,詳細闡述這個觀點。
開上玄關的感覺:
開上玄關前,靜定之中,雖然無念但有覺......
也不知道定了多久。突然,頭腦中轟的一下,人立即對外境失去知覺。
就在這一剎那間,“倏”的一下子,非常迅猛,“神識”突然放開,感覺自身沒有了,好象呼吸也停止了。
這時,時空觀念也起了變化,好似自身同宇宙融成一體,天人合發,萬物同根。
卻又象似什么也沒有,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只剩下無邊無際的“空洞無涯”(此“空洞無涯”,即為玄關)。
在此空洞無涯中,卻似若有一物,通透光明,充塞天地。(此為初見真性,但見性不夠徹底。)
以下,是我最近獲得的啟示:
進入玄關見性之后,呼吸停止,但千萬不要害怕,一害怕一動念,境界就退了。
在玄關里邊沒有法,不管用任何功法,一用就錯,動念就錯!!!
玄關開后,怎么辦?
切記:神凝心定不松散,玄關就起作用。
如果神不能凝,則玄關雖開也不起作用。
至此,我才真正明白了《性命圭旨》中,“空洞無涯是玄關,知而不守是功夫。”這兩句話的真義。
其實,我們不用去猜測,玄關是什么。只要你靜定功夫做到一定程度,“玄關”自然顯現。如果你功夫不到,任你如何去猜測,你也永遠不會明白玄關的真義......
有道友看了我的帖子《“凝神入氣穴”真傳——錯失真師的悲哀!》后,發短消息問我,
“炁穴”是什么?在哪兒?在此,我簡單的說一下,
“炁穴”也叫“下玄關”。炁穴者,神入氣中如潛深穴之比喻也。神炁相戀,則玄關之體已立。
然而,炁穴并不是一直都有的,“炁發則成竅,機息則渺茫”。
因此,我無法提前給道友說明,炁穴在哪里。抱歉!!
證得玄關后的感悟——
證得玄關后所經歷的功境,全都是發生在“先天狀態,無為真境”中的事,早已無法用語言描述,而只能用語言“比喻”。
并且,不論是古代,還是如今,也不論是什么人,只要是想敘說“證得玄關后所經歷的功境”,就必然還得“用語言進行比喻”。
這類的“比喻”,丹經的記載已經太多太多,甚至已達到了“汗牛充棟”的程度。要想寫出一個“與前人不一樣的、貼切的、明白易懂的比喻”,是件非常費神的事。
并且,即使我勞神費力的終于把它“說白了”,也依然沒有用——
只有后學自己修證到了,才能獲得真實的“益處”;如果讓后學預先知道了,不僅沒有用不說,反而會讓后學產生“法障”。
我的水平不夠,又不愿干這“勞神費力沒有用”的事。因此,我就不在這兒對它們進行具體的“比喻”了。我只在這兒談談,證得玄關之后才能明白的、也必然會明白的一些事理。
證得玄關后,你自然就能漸漸的直接體驗到:“心死神活”中的那個“神”、“萬念俱泯,一靈獨覺”中的那個“靈覺”的“真實象”(注意:不是思索、理解到“什么是先天神”,而是直接體會、感受到“先天神”的存在);
證得玄關后,你自然就能漸漸的真正看懂:各種佛經、道書中對“先天神”的各種描述;
證得玄關后,你自然就會漸漸的明白:所謂丹道修持,其實就是“發生在‘后天意識逐漸停止,先天靈覺逐漸顯現’的靜定狀態中的那些事情”;
證得玄關后,你自然就會漸漸的明白:修道練功進入靜定狀態后,后天意識絕不可能還可以指揮你如何練功。因此,“凡是一直在‘黑山窟窿’里做活計的,統統是‘門外說法’!!!”
證得玄關后,你自然就會漸漸的明白:所謂語言,都是“后天意識的產物”。要想用后天的語言清晰的描繪出“心死神活后的各種先天狀態”,是根本不可能辦到的事!!!因此,佛會說“開口就錯”,又說“以文識佛者,不能見如來”。
證得玄關后,你自然就會漸漸的明白:所謂佛經道書,其實都是些“用后天知識對先天狀態進行的一些比喻”。因此,佛經道書中有很多類似于“此A者,即非A也,又非非A也,強名為A”之類的,看似矛盾、實則精辟的各種論述。
證得玄關后,你自然就會漸漸的明白:當后學還未達到“X境”時,即使師父講的口干舌燥,也不能使后學明白,到達“X境”后的應對之法。而當后學到達“X境”后,即使師父講解“當下之法”只有一言半句,也能使后學心領神會。因此,前輩們都說,“法不輕傳。丹道的許多功法、功境,都不宜提前公開,以免后學產生‘法障’”;
證得玄關后,你自然就能理直氣壯的說:對于修道,我終于真正的入門了!!!
附文:《道德經》第六章*個人解
原文:“谷神不死,是為玄牝;”
釋義:“谷神”者,把神“如谷而藏”于炁穴也,即“神藏炁中、如潛深穴”的“凝神入炁穴”現象之比喻也。全句之義為——把神“退藏于密”,則“神無生滅”;而能把神“如谷而藏”的“關竅”,則稱之為“玄牝”(即炁穴)。
另外,能被炁穴“如谷而藏”的神,必然是“先天元神”。所以,“谷神不死”,也可以解作“真靈不滅”。
原文:“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釋義:“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者,謂玄關一竅是“天人合發,萬物同根”之根蒂也。
原文:“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釋義:“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者,謂功夫致此,應“勿忘勿助雞孵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