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沒有規定一項準儲蓄量以前,“強迫儲蓄”是沒有意義的。假設我們以充分就業狀態下的儲蓄量為標準,當然這似乎是最合理的標準,那么可以這樣定義:“如果實際儲蓄量大于長期的充分就業狀態下的儲蓄量,那么就稱之為強迫儲蓄。”這個定義是有意義的,但按照這個標準,那么過度的強迫的儲蓄,將是十分稀少的。這也是十分不穩定的現象,而強迫的儲蓄如果不足,這反而是正常狀態。
哈耶克教授在“強迫儲蓄說的發展”一...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所以在沒有規定一項準儲蓄量以前,“強迫儲蓄”是沒有意義的。假設我們以充分就業狀態下的儲蓄量為標準,當然這似乎是最合理的標準,那么可以這樣定義:“如果實際儲蓄量大于長期的充分就業狀態下的儲蓄量,那么就稱之為強迫儲蓄。”這個定義是有意義的,但按照這個標準,那么過度的強迫的儲蓄,將是十分稀少的。這也是十分不穩定的現象,而強迫的儲蓄如果不足,這反而是正常狀態。
哈耶克教授在“強迫儲蓄說的發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