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夢游天姥吟留別 (2)

劉長卿(709—約780),字文房,開元二十一年進士。他因為恃才傲物,所以仕途一波三折,甚至被人誣陷入獄。劉長卿擅寫五言詩,自詡為“五言長城”。當時的人們將他和錢起、郎士元、李嘉祐一并推崇,但他說:“郎士元、李嘉祐怎配和我齊名呢?”劉長卿每次題詩,在落款處從來只寫“長卿”二字,他說天下人哪有不知道他姓名的呢。

今人讀劉長卿之名,一般讀作劉長(cháng)卿,其實應該讀作劉長(zhǎng)卿,其中有個故事:漢代辭賦家司馬相如之所以取名相如,是因為仰慕戰(zhàn)國名人藺相如。藺相如在趙國為相,相乃眾卿之長(zhǎng)(卿是高級官員,眾卿之長就是所有高級官員里職位最高的那個)。而在古人的習慣里,名與字在含義上一定有所關聯(lián),所以司馬相如取名為相如,取字為長卿。劉長卿之所以取名長卿,是因為仰慕司馬相如,故而以司馬相如的字做了自己的名。劉長卿字文房,“文房”比喻掌帝王制誥。于是,名與字相配,長卿為名,文房為字,相得益彰。

注講

①芙蓉山:山名,不詳其地。主人:指劉長卿留宿的那戶人家。

②白屋:以白茅覆蓋的陋屋,可見這一戶是赤貧之家。

名句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聽彈琴

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注講

①泠泠:原指水聲,借以形容琴聲。

②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這一聯(lián)以琴聲喻節(jié)操,暗示自己恪守古君子之道,在當今這個社會里顯得不合時宜。劉長卿屢屢因為恃才傲物、直言無諱而忤人,不肯隨方就圓,所以難免會有這樣的感慨。

名句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長沙過賈誼宅

劉長卿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注講

①長沙過賈誼宅:西漢賈誼因才高招忌,被貶出中央政府去任長沙王太傅。長沙賈誼宅即賈誼在長沙的故居。

②三年謫宦:據(jù)《史記·賈誼列傳》記載,賈誼任長沙王太傅三年,有貓頭鷹飛進宅邸。楚人稱貓頭鷹為鵩鳥。賈誼謫居長沙,認為長沙氣候潮濕,恐怕自己在這里活不長久,自傷自憐,作《鵩鳥賦》來自我開解。“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是謂雖然賈誼在長沙僅僅謫居三年,卻留下了萬古之悲。謫宦:貶官。棲遲:居留。

③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化用賈誼《鵩鳥賦》中“庚子日斜兮,鵬集予舍”與“野鳥入室兮,主人將去”之句,兼寫過賈誼故居所見之實景。這一聯(lián)用典絲毫不著痕跡,堪稱詩詞用典的最高境界。

④漢文有道恩猶薄:漢文帝雖然是一位有道明君,但對才華橫溢的賈誼終究未加重用。湘水無情吊豈知:屈原所投之汨羅江與湘水相通,賈誼經(jīng)過湘水時曾經(jīng)作賦以吊屈原,認為自身的遭遇與屈原相近。

⑤搖落:草木凋謝。憐君何事到天涯:此處之“君”既指賈誼,也可以理解為劉長卿的自況。劉長卿是時亦遭貶謫,自以為遭遇類于賈誼。長沙在漢唐之時都是人們心目中不宜居住的偏遠卑濕之地,故劉長卿以天涯稱之。“天涯”之“涯”讀作yí,與遲、悲、時、知押韻。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詩人小傳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西晉大將軍、大學者杜預的后人。其祖父杜審言是武則天時代的著名詩人,但到了杜甫這一代已然家道中落。杜甫年輕的時候,因為家貧無法維持生活而流落各地,后來進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落榜后便困在了長安。直到天寶三年,杜甫向唐玄宗進獻三大賦,才華才得到賞識。但他未及被重用便趕上安史之亂,唐玄宗入蜀,杜甫逃到三川避難。唐肅宗即位后,杜甫急于投奔肅宗,途中卻被安史叛軍抓獲。唐肅宗至德二年,杜甫逃到鳳翔,終于找到了唐肅宗,被任命為左拾遺。其后杜甫流落劍南,投靠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嚴武,度過了相對安定的一段日子。其后,杜甫又三番四次地攜家逃難,最后病逝于行往岳陽的舟中。杜甫為人曠達,性頗自負,喜歡縱論天下大事,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特別擅長今體律詩,法度森嚴,將律詩的特點發(fā)揮到了極致。杜甫的詩歌多寫現(xiàn)實題材,故有“詩史”之譽。杜甫雖然飽經(jīng)戰(zhàn)亂,仕途坎坷,一生郁郁不得志,但他的詩中總是透著純純的忠君報國之心,這一特點深受歷代詩家的褒揚。

注講

①杜甫23歲時科舉落第,于是漫游齊魯,并去看望當時在山東為官的父親杜閑,翌年途經(jīng)泰山而作此詩。

②岱宗:對泰山的尊稱。齊魯青未了:泰山是古時齊魯分界,北為齊,南為魯。杜甫以“齊魯青未了”形容齊、魯兩地俱是泰山無盡的青色,以此凸顯泰山之高大。

③造化:大自然。鐘:聚集。陰陽割昏曉:山南為陽,山北為陰,詩句形容泰山的山南、山北在同一時間判然有晨昏之別。

④曾:同“層”。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這是倒裝句,是說層云升起而詩人的胸懷為之激蕩,飛鳥歸山而詩人的眼眶幾乎為之瞪裂。

⑤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語出《孟子》“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名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杜 甫

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歘然欲求伸。

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

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注講

①韋左丞丈:韋濟,當時任尚書左丞,故稱韋左丞。韋濟是杜甫的尊長,故而稱丈。此詩作于天寶七年(748年),杜甫時年37歲。是時杜甫困居長安已有十年之久,作此詩投贈韋濟,請求韋濟予以提攜。雖然詩只是干謁詩而已,卻佳句迭出,氣象宏大。

②紈袴:用細絹做的褲子,泛指富家子弟穿的華美衣著,這里代指富家子弟。

③丈人:對長輩的尊稱,這里指韋濟。賤子:年少位卑者的自謙之稱,這里是杜甫自稱。具陳:細說。

④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杜甫自謂“我在少年時就早早做了觀賞國都風光的賓客了”,這是指杜甫23歲時進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觀國賓”語出《周易》“觀國之光,尚賓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东县| 云浮市| 都匀市| 伊金霍洛旗| 昌宁县| 陇南市| 华蓥市| 金坛市| 鲁甸县| 阳春市| 高密市| 疏附县| 永福县| 东城区| 临颍县| 平罗县| 淮滨县| 吉木萨尔县| 习水县| 崇左市| 无极县| 禹城市| 剑河县| 昌宁县| 左贡县| 阿克陶县| 始兴县| 桑日县| 许昌市| 沙坪坝区| 循化| 广安市| 水城县| 新田县| 郴州市| 奉节县| 盈江县| 西充县| 渝北区| 元阳县| 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