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官宦浮沉
- 還珠續編
- 都市放牛1
- 2611字
- 2025-06-30 11:28:26
話說永琪知道小燕子竟是自己的親妹妹之后,每日足不出戶,借酒澆愁,小燕子也是每日以淚洗面,無法面對,因為事情發生的太突然,一對即將成親的情侶忽然被告知是親姐弟,大概任誰也難以接受,乾隆也是長吁短嘆,無顏以對,小燕子也不再去見他了,永琪看他的眼神除了恨還是恨,因為額娘愉貴妃之死,永琪對他一直就是耿耿于懷,這次更是傷透了心,整天躲在屋子里,眼角眉梢里全是恨。
話說福倫彈劾岳鐘琪,可乾隆以朝廷正在用人之際,不允,福倫便將此事稟告給太后知曉,因為太后歷來不喜歡岳鐘琪,當即說道:老匹夫,當年貽誤軍機,本當處死,先帝念其有功,貶為庶民,是當今圣上顧念老臣,重新重用,這老匹夫不思盡忠報國,竟然縱容家眷為非作歹,如不嚴懲,何以服人?
岳鐘琪是岳飛的第21世嫡孫,出生于武將世家,其父岳升龍為康熙時期的議政大臣、四川提督,岳鐘琪頗受父親教益,自幼熟讀經史、博覽群書。
雍正五年,有一蓬頭垢面,衣衫爛摟的男子雙手各握一塊石頭,在大街上一邊赤足狂奔,一邊沿街高聲叫喊:“岳鐘琪要率川陜兵丁造反了!”官府迅速抓捕了那男子,經審訊原來是瘋子。
但是不能因為是瘋子的話,岳鐘琪就可以坐視不管。他急忙寫好奏疏,希望澄清視聽,洗刷冤曲。這封奏疏被雍正帝的朱批寫得密密麻麻。言下之意不外乎是不相信謠言,并說了許多安撫的話。那瘋子也被朝廷以“造謠惑眾,誣陷大臣罪”斬首示眾。岳鐘琪心里的一塊石頭才算落了地。
雍正六年,靖州秀才曾靜,派門人張熙致信岳鐘琪,曾靜的書信中對雍正帝極盡責罵之詞;又以岳飛抗金的事跡激勵為作為岳飛后裔的岳鐘琪,勸他掉轉槍頭指向金人的后裔滿洲人,為宋、明二朝復仇。岳鐘琪假裝同意,騙出口供,反過來抓捕二人,引發呂留良案。事后雍正帝褒獎岳鐘琪忠心,并由于軍事需要,仍舊對他委以重任,加封寧遠大將軍,少保,但是,在岳鐘琪的仕途已經埋下了禍根。
雍正十年,岳鐘琪接連受雍正帝的嚴責,顯然已經失寵。軍機大臣、內閣大學士鄂爾泰乘機奏本,極力彈劾岳鐘琪。
雍正批準了鄂爾泰的彈劾,下諭交部議決。
結果削去了岳鐘琪三等公爵和太子太保封銜,降為三等侯,仍護大將軍印。時隔不久,雍正帝又下旨詔岳鐘琪離疆返京商辦軍務,由副將軍張廣泗護寧遠大將軍印。
雍正十二年十月兵部的判決才下來,判決居然是“斬決”。雍正帝左右權衡,最后,念及其當年進XZ、平青海之功,改“斬決”為“斬監侯”,并處罰銀七十萬兩。
乾隆二年,岳鐘琪和傅爾丹同被釋放,貶為庶人,回成都老家。
平日里,他一身布衣木履,粗茶淡飯,茶余飯后,喂一喂雞鴨家禽,或者走出姜園,漫步于鄉間田埂,或聚集老農于樹下閑話桑麻。晚來掌燈,他這才伏于幾案,或揮毫吟寫田園詩;或秉燭夜讀《楞嚴佛經》。岳鐘琪對佛家教義也漸漸青睞,常常入寺拜佛聽法。
乾隆十五年,XZ珠爾墨特為亂,時年64歲的岳鐘琪,奉命再出康定,會同總督策楞,捕獲卓呢羅布藏紥什等,叛亂平息。
乾隆十八年,岳鐘琪的長子岳濬病逝,岳鐘琪心如刀絞,痛不欲生。自己年歲已高,癆肺病也日重一日。
乾隆十九年,岳鐘琪病勢稍有見好,忽有軍情來報,說重慶人陳昆,組織邪教,蠱惑人心,聚眾反清,其勢甚大,當地官府已無法彈壓,請派大軍征剿。
岳鐘琪不敢貽慢,掙扎著從床上爬起來,披甲胄,跨戰馬,率領大軍趕赴重慶,清剿邪教陳昆。在他的指揮下,清軍在大巴山與邪教武裝展開了激戰。邪教武裝畢竟是一幫烏合之眾,很快便被剿滅四散。這時,岳鐘琪的癆肺病進一步加重,在返回成都途經資州時病情惡化,溘然長逝,享年六十八歲,乾隆帝賜謚“襄勤”。
以上是歷史記載
太后要嚴懲岳鐘琪,,乾隆也很無奈,只得撤去岳鐘琪大將軍一職,交由法司治罪,而其大將軍一職交給副將暫代,因為副將統領無方,紅花會不但未能剿滅,卻是越剿越多,乾隆一怒之下,斬殺數名將官,又得知是福倫告知皇太后,于是把福倫叫到御書房里訓斥一頓之后,不再召見。
福倫失寵之后,忐忑不安,每天回家之后,長吁短嘆,不提。
話說這一天夜里,福倫一個人又在后花園里喝悶酒,已有幾分醉意,忽然福晉來到,勸道:老爺又在喝悶酒了?這樣會傷身體的。
福倫苦笑道:喝醉了,就什么也不用想了。福晉知道他是因為彈劾岳鐘琪才會遭到乾隆的冷落,于是勸慰了一番,福倫看福晉神色有異,問道:夫人有什么話要說嗎?
福晉欲言又止,說道:沒有什么,老爺多心了。
福倫忽然嘆口氣說道:夫人,宦海沉浮幾十年,我也厭倦了,只想退守田園,從此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在一起,就足夠了。
福晉問道:老爺莫非想告老還鄉?
福倫道:夫人,我為官幾十載,一心只想能夠一展宏圖,造福百姓,無愧于當年恩師對我的淳淳教誨,可是,官場如同一個大染缸,身處其中,想要獨善其身,竟然也是一種夢想。
福倫開始站立不穩,說話也含糊不清,福晉吩咐下人扶他去休息,福倫一揮手,說道:不要來扶我,你們都下去。
下人們看看福晉,福晉示意他們先先去。
福倫醉得越來越厲害,福晉只好好言相勸,福倫絮絮叨叨地說了一些喪氣話之后,說道:夫人,有一件事情,我藏在心里一直不敢向人提起,今天我想說給夫人聽。
福晉一驚,想不到老爺有事瞞著自己,于是說道:老爺想說就說,我聽著呢。
福倫看著夜空,許久才說道:十多年前的一天夜里,理親王派人接我去府上飲酒,在座的都是一些同僚,大家相飲甚歡,酒后即將回來的時候,理親王居然送上一大箱金銀珠寶,就放在車駕的后面,當時我想在座的其他人的車駕后面也一樣有一大箱金銀珠寶,我當時也想把這些珠寶退回去,可是,最終我還是神使鬼差地把它帶了回來,可是我一直不敢動用這些金銀珠寶,也不敢送還理親王,又不敢向圣上坦白,每天擔驚受怕,寢食難安。
福晉以前從未聽福倫說起這事,想不到在福倫的心里面還藏著這樣的一件事情,想起來也是后怕,福晉道:老爺,理親王這是賄賂朝中大臣,難道老爺就不明白嗎?
福倫道:我雖無大志,卻也不想同流合污,只是當時我如果拒絕,恐怕日后會遭同僚排擠,一念之差,萬劫不復,所謂一步錯,步步錯,想要回頭也難呀。
福晉道:莫非理親王為難于你?
福倫道:天上不會白白掉下餡餅來,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理親王掃除異己,三番五次,要挾于我,我雖不滿,卻不得不從,幾次我忍無可忍,想要攤牌,可最終還是按著他的意思去做了。
福倫說道這里,一口怨氣無處發泄,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
福晉問道:老爺,莫非這次彈劾岳鐘琪,也是理親王要挾于你的?
福倫點了一下頭。
福晉又道:據聞理親王攤上事情了,老爺要理他遠點才是。
福倫點頭,兩人默默對坐了一段時間之后,便回到房間,不提。
閑言勿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