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星夜忽聞鑼鼓聲(一 下)
- 天下第一村姑
- 朱紫衣
- 2444字
- 2013-08-02 11:59:58
第十八章星夜忽聞鑼鼓聲(一下)
柳興初說他只是過來看看,果然只是來看看而已,什么也沒有多說,什么也沒有多做,匆匆而來,匆匆而去。這里不提,惠眾堂的火災,消息很快傳到了紅石村。張有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大驚失色,立刻就要趕到府城去,但三兒卻大著膽子勸他說:“姐姐在府城照看母親,前日還送來一封信,爹爹你不在,我收起來了,上面說府城的名醫岳鐘大夫答應來診治娘,興許現在已經不在惠眾堂了。”
張有有些不高興,卻也沒多說什么,應付來紅石村的稅吏已經十分麻煩了。在劉德家中,同樣聽說了這個消息,劉興武抱怨道:“白花了那么多功夫,惠眾堂果然靠不住。”
鐵公雞劉德捋了捋他的八字須,端坐在一把太師椅上,冷笑道:“哼,那又如何,眼看又來了一個機會。”
“什么機會?”
劉德說道:“我得到消息,這一次,朝廷為了運送南方的巨木到京城,要抽調沿途的青壯暫入禁軍,紅石村也在抽調之列。這一次,肯定會有專門負責此事的官吏前來,這里頭的門道可大著呢,張有那個硬脾氣的人,肯定不會變通,到時候……哼哼!”說到這里,劉德冷笑起來,顯然這樣的事情,他不是第一次做打算了,笑了幾聲,他又突然想起來一件事,對劉興武囑咐道:“這些事情,不要告訴興文,變得他來幫倒忙。”
劉興武點了點頭,說道:“那我們要怎么做?”
“等著!”
“等著?”
“對!”劉德說道,“等人來了,自然就有他們好受的!”
紅石村的風景并不算美,只不過如大多村子一般,一條小河從村頭流淌過去,河中生了許多蘆葦,但因為現在已經冬天的緣故,蘆葦都已經枯黃甚至死掉了。河水又清又淺,橋邊有很多小石子,赤腳踩下去,咯著的感覺冰涼而舒服。橋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據說是前朝修建了,那時候這里雨水豐沛,這條小河河水也很深,后來橋面損毀只留下幾個橋墩,但到如今上頭就鋪著木板,看起來就像一座木橋。
那高高低低,或者在丘陵邊,或者在河邊的平地上,都是大大小小分割開來的田地,在這個季節一片蕭索,田間看不到多少生機,只有泥土和枯黃的野草。
在那河邊,還有一個院子,院子原本是一座破廟,后來本地人和附近幾個村子一起出錢,把這里改建成了一座學堂。如今這學堂里,三兒便在里頭轉頭顧望,隔著窗戶,便是一條黃泥土路通往紅石村里,今日先生有事,留他們在學堂寫字,每個人要摹寫一千個字。
這樣的事情,三兒自然能逃則逃。
“三哥是打算逃走么?”一旁的一個小男孩問道。
三兒瞥了他一眼,哼了一聲,不回答。
“先生知道你要倒霉了!”
“你以為我會怕?”說著瞪了那個孩子一眼,和他說話的那個孩子立刻縮了回去,三兒在這群學童中間,也算是威名赫赫,這一瞪,立刻旁邊的人都安靜下來。三兒眨了眨眼睛,對其余人說道:“先生要是回來,就說我去買書去了,知道嗎?”
說完也不等回答,就直接跳窗戶逃走了。
出了學堂,三兒沒有走那條平坦大道,而是沿著一條田間小路往山邊的小丘陵去了。
那里平時沒什么人,現在也沒有農夫會去那個地方,三兒走了一兩刻鐘,才在一片小樹林外邊停下來。這里有幾件茅草屋,是原本獵人居住的地方,現在已經荒廢了。但從哪茅草屋里竟然還有炊煙飄出來,有炊煙就是有人,而且,三兒顯然是為著那個人來的。
原本調皮洗嬉鬧的三兒到了這里,竟然變了一副摸樣,神情恭敬,走到茅屋外邊。
“先生,我來了。”
茅屋里沒有任何聲響,過了一會兒,茅屋里面傳來一個略顯深沉沙啞的聲音:“你又逃學了?”
“是的。”三兒的臉上沒有任何羞愧的神情,反而好像認為這是理所當然一樣。
咕——
茅屋的門打開了,從茅屋里面走出來一個披頭散發的中年男子。當他出現在三兒的面前的時候,三兒的舉止更加恭敬,長發隨意的披散下來,中年男子面容堅毅,鼻梁如刀刻一般,顯然沒有任何的修飾,充滿了時間雕琢的痕跡。眼神深邃,仿佛一眼,就能看透人的心神。他站在門口,招了招手,說道:“三兒,進來說吧。”
茅屋里面更加簡陋,只有一張木床,一口小鍋,一堆木柴,還有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一些紙張。紙張上面密密麻麻寫著字,筆就放在一旁,顯然剛剛放下的筆。被三兒稱作先生的中年男子坐在木床之上,雖然這里無比簡陋,但是他卻依然從容雅致,仿佛這里和某一處園林樓閣沒有什么區別。
“三兒,算來,我的書大約還有半月便能完稿。”
三兒點了點頭道:“先生不該高興嗎?”
“等我的書完稿,便贈與你,我也該離開了。”中年男子沉默了一會兒,說道。
“先生這是……”三兒跪在地上,哭道,“可是三兒做錯了什么。”
中年男子苦笑著搖搖頭,將三兒扶起來,說道:“你呀,又來這一招,這一段時間,我也教了你許多東西,勉強,也稱得上是你的先生,今后你若是做出有辱師名的事情,我定不饒你。三兒,你聰明有悟性,又不拘泥于成法,將來的成就必定要高過我許多,我將書稿送與你,也是寶劍贈英雄。”
三兒神情黯然道:“先生一定要離開么?”
中年男子悵然道:“我有尚未了結的事情,等全部了結了,便尋一個地方隱居,說不定還會再回來吧。”
三兒笑道:“先生乃絕世大才,為什么要隱而不出呢?”
中年男子拍了一下三兒的頭,道:“我與你不同,我已經歷遍紅塵,而你還未歷經過,我家學問,還要靠你來傳承。”
三兒道:“先生不是說要去見見我姐姐嗎?”
中年男子聽了愣了一下,搖了搖頭笑道:“算了算了,既然無緣,也沒有必要強求。”
“府城中似乎出了很多事情呢,還有劉家那個老家伙,總是對我家圖謀不軌。”三兒冷哼一聲,顯然十分反感劉家。
中年男子搖了搖頭,也不知是贊同還是反對三兒的話,只說道:“劉家……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我看劉家那位主事人恐怕還有別的算計,若是有事,可以去試試找一個人幫忙。”
“什么人?”三兒奇怪道。
“劉興文。”中年男子低聲說道。
“啊,那不也是劉家人么!”三兒不相信道。
中年男子笑了笑,說道:“劉興文和劉家其他人不同,這個人我見過,很有些本事,將來倘若運氣好,也會有一番成就的。這樣的人,是不會為了一些小利,而放棄了為人的原則的。”
三兒嘟囔道:“我信先生。”
中年男子也不多解釋了,點了點頭,又對三兒說道:“以后你每日都來吧,我在這里的時日不多,教導你的機會也不多了。”
三兒聽罷十分高興:“好,謹尊師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