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魏晉南北朝篇 (1)

兩晉選篇

詠史

左思[1]

郁郁澗底松,離離[2]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3],蔭此百尺條[4]。

世胄[5]躡[6]高位,英俊沉下僚[7]。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8]籍[9]舊業,七葉[10]珥漢貂[11]。

馮公[12]豈不偉?白首不見招[13]。

【注釋】

[1]左思:字太沖,臨淄(今山東省淄博)人,著名文學家。左思創作的《三都賦》為當時稱頌,造成“洛陽紙貴”的局面。后人輯有《左太沖集》。左思的《詠史》共八首,本書選錄第二首,描寫的是由于門第的限制,世家子弟依靠父兄的勢力竊取了高位,而出身貧寒的英雄卻不得重用的現實。

[2]離離:松枝莖葉下垂的樣子。

[3]徑寸莖:直徑只有一寸的莖干。

[4]百尺條:百尺高的樹條。詩人以“百尺條”比喻不得重用的英雄,以“徑寸莖”比喻竊取了高位的世家子弟。

[5]世胄:即世家子弟。

[6]躡:登。

[7]下僚:小官,指不得重用。

[8]金張:指西漢時期的金、張兩大家族,他們是世家的代表。

[9]籍:同“藉”,憑借。

[10]七葉:七世。

[11]漢貂:漢朝的高官都在帽子上插貂尾作為裝飾,這里代指高官。

[12]馮公:指馮唐。漢文帝時,馮唐上書針砭時弊,結果終身未得重用。這里代指未受重用的人才。

[13]不見招:不被重用。

【賞析】

詩人在這首詩里描寫的世家子弟通過父兄的勢力謀取到高官的情況。這在魏晉時期普遍存在,甚至發展成為一種嚴重的社會問題。概括起來講,就是“九品中正制”的用人制度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情況。據《晉書》記載,晉朝的高官“皆先代功臣之胤,非其子孫,則其曾玄”。

基于這種情況,詩人寫作這首詩,既表達了對這種既定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憤怒,又把世家貴人比喻為“徑寸莖”,表現了對他們的蔑視。

歸園田居

其一

陶淵明[1]

少無適俗韻[2],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3]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4]。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5]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6],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7]里,復得返自然。

【注釋】

[1]陶淵明: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東晉末年著名詩人、散文家。曾擔任過幾年小官,后來辭官隱居山林,終身不仕。以田園生活為題材創作了大量詩歌,并開創了田園詩派,代表作品有《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等。《歸田園居》共有五首,本書收錄兩首。

[2]適俗韻:適應風俗的氣質。韻:氣質、風度。

[3]塵網:羅網一般的塵世。比喻官場。

[4]羈鳥:關在籠中的鳥。池魚,指困在池中的魚。表達了作者渴望擺脫官場束縛。

[5]墟里:村落。

[6]塵雜:塵世間的俗事、雜事。

[7]樊籠:關鳥的籠子,這里比喻官場、仕途。

【賞析】

本篇是陶淵明田園詩的代表作,描繪了美好的田園風光,抒發了歸隱后的愉快心情,優美自然、樸實動人。

作者在前兩句點明了自己的性格,說自己本來就不喜歡官場,只留戀青山綠水。接著用“誤入塵網中”、“羈鳥”、“池魚”表達了自己自然、清高的性情和對官場的厭惡。筆鋒一轉,作者又描述了樸實自然的山村景象。作者沒有刻意描繪,只是羅列了一些鄉村中常見的景物,樸實無華,但是生動形象。全詩最后兩句是點題之筆,與開頭兩句照應。一開始從厭惡官場寫到優美的田園風光,最后表達了作者擺脫官場后,重返田園的那種愉悅和如釋重負的感覺。

陶淵明的語言風格在這首詩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自然流暢、生動形象,每一處看上去都精心打磨,卻又不著痕跡。

其二

種豆南山[1]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2],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3]使愿無違。

【注釋】

[1]南山:指廬山。

[2]穢:雜草。

[3]但:只要。

【賞析】

這首詩雖然短,但是體現了作者的率真。

開頭兩句描述了耕種不易,到南山下種豆,但是長勢不好,地里的草比豆苗還要多。接著描述耕種的艱辛,一早就要到地里去鋤草,晚上伴著月亮回家。這幾句非常簡練,寥寥數語就使作者那種不善農事、辛勤耕作的形象躍然紙上。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這兩句非常形象,我們仿佛看到作者忙完了一天,頂著月光走在回家的路上,由于路邊的草太長,又加上帶著露水,衣服都被沾濕了。寫到這里作者都是在說耕種的艱辛和不易,那么他對此又是怎樣看待的呢?最后兩句便是回答:“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這個回答非常堅定,沾濕衣服不算什么,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愿望。這充分體現了作者堅定的性格。

雜詩八首(其二)

陶淵明

白日淪西阿[1],素月出東嶺。

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2]。

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

氣變悟時易[3],不眠知夕永[4]。

欲言無予和[5],揮杯勸孤影。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6]。

念此懷悲凄,終曉[7]不能靜。

【注釋】

[1]西阿:西山。阿,大的山嶺。

[2]景:月光,月影。

[3]時易:季節變換。

[4]夕永:夜長,長夜漫漫。

[5]無予和:沒人跟我交談。和,應和。

[6]獲騁:不能實現。騁,施展。

[7]終曉:整夜,徹夜。

【賞析】

作者在這首詩中表達了自己孤獨凄涼,空有壯志,不能實現的感慨。

作者著筆由遠及近,先描寫日落西山,月色遼闊,烘托出一種悲涼的氣氛,然后開始感嘆歲月流逝。“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一句中作者夜里睡不著覺,突然發現天氣冷了,季節變了,自己的心境也跟著變得悲涼。一句“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更是將作者的那種寂寞和沒有知音的苦悶刻畫了出來。最后,作者感慨自己空有抱負,可惜身處亂世無法實現。

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作者雖然退隱田園,但是對世事和自己的抱負并沒有忘懷。這既是作者對自己志向的一種緬懷,也從側面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廬[1]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2]何能爾[3]?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4],欲辨已忘言。

【注釋】

[1]結廬:建造房舍。

[2]君:這里指詩人自己。

[3]爾:如此。

[4]真意:真正的樂趣。這里指順乎自然的樂趣。

【賞析】

這是陶淵明最膾炙人口的詩作之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前四句描述了作者遠離官場,斷絕世俗交往,并且自問自答,談自己遠離仕途的感受,那就是“心遠地自偏”。斷絕了與官場世俗之間的關系之后,盡管身處“人境”,也會覺得自己地處偏僻的地方。

接下來四句借景抒情,每一句都透露出一股閑適的心情和閑居鄉野的樂趣,從而更否定了以前那種污濁的官場生活。尤其是其中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是成了千古流傳的名句。

最后兩句非常妙。“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離開污濁的官場,回到悠閑的鄉下,這里面有一種真正的人生樂趣,但是這種樂趣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以這兩句收尾,使全詩有一種意味深長的感覺,讓人回味無窮。

詠荊軻

陶淵明

燕丹[1]善養士,志在報強嬴[2]。

招集百夫良[3],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素驥[4]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雄發指危冠,猛氣沖長纓。

飲餞[5]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筑,宋意[6]唱高聲。

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7]更流涕,羽奏[8]壯士驚。

心知去不歸,且有后世名。

登車何時顧[9],飛蓋入秦庭。

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

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10]。

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歿,千載有余情。

【注釋】

[1]燕丹:燕王的太子,名丹。荊軻是戰國時著名的刺客,受燕丹之托,去刺殺秦王嬴政,失敗后被處死。

[2]強嬴:指暴虐的秦朝。嬴,秦王的姓氏。

[3]百夫良:百里挑一的雄俊之士。

[4]素驥:白馬。

[5]飲餞:飲酒餞行。

[6]宋意:燕國的勇士。

[7]商音:古樂調的五音之一,其聲凄涼。

[8]羽奏:羽音,古樂調的五音之一,其聲慷慨。

[9]顧:回頭。

[10]怔營:驚恐不安的樣子。

【賞析】

這是一首詠史詩,取材于《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的關于荊軻刺秦王的故事。詠史詩的特點是敘事與抒情緊密結合,邊敘事邊抒情。本文也是如此。

開頭四句是引子,作者描述了燕丹為了報仇招募了荊軻。接下來著重描寫送別的場面,篇幅占了全篇的一半以上。作者這樣寫的目的在于極力贊揚荊軻的那種不負知己、敢于犧牲的俠義精神。荊軻在途中的情形只用了四句,最后獻圖失敗的描寫只用了兩句,這些都不是本詩的主要部分。作者在最后四句抒發了對荊軻的惋惜和崇敬,同時暗含對自己所處時代的悲憤。

陶淵明寫作這首詩時,正值晉朝與南朝宋的更迭之際,他憂國憂民,便作了這樣一首激情悲憤的詩。這首詩體現了作者豪情的一面。朱熹在《朱子語類》里說:“陶淵明詩,人皆說是平淡,據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覺耳。其露本相者,是《詠荊軻》一篇。”

挽歌

陶淵明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嶕峣[1]。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2]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3]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4]同山阿。

【注釋】

[1]嶕峣:高聳的樣子。

[2]幽室:墓穴。

[3]向:當初。

[4]托體:寄托身體。

【賞析】

挽歌原本是挽柩發喪的時候所唱的歌,是哀悼死者的歌。后來,人們會在親朋好友死后作挽歌以示哀悼。本篇是陶淵明作的挽歌的第三篇,是作者生前寫給自己的挽歌。在前兩篇中作者描述了人剛死的時候和即將發喪的時候的情景,本篇描述了發喪和下葬時候的情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青县| 黄骅市| 长垣县| 宁乡县| 永川市| 金堂县| 棋牌| 常宁市| 专栏| 瓦房店市| 元江| 荥经县| 佛山市| 保靖县| 景宁| 邮箱| 卫辉市| 荔波县| 禄劝| 施秉县| 广平县| 青阳县| 宁都县| 淮南市| 随州市| 吴川市| 中方县| 田阳县| 岚皋县| 镶黄旗| 吴川市| 准格尔旗| 永宁县| 清水县| 彰化市| 万源市| 鲁山县| 宁武县| 峨眉山市| 科技| 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