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一紙詔書下
- 梧桐清秋景之不得不愛他
- 我欣依舊
- 3031字
- 2009-01-05 13:40:54
昨日還是晴空萬里,今早起來天就陰了。云層越來越低,越來越厚,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挨到午飯后,天空終于下起了小雨,一絲絲一線線,蕩漾在天空中,彌漫了整座暢春園。
沒防備會落入“篷萊仙界”,郁悶的心情一下子暢快了,獨自撐上油紙傘向桃花堤奔去。
路過清溪書屋時,不由放慢了腳步。側耳傾聽,院子里面靜謐無聲,墻角邊有幾枝凌霄藤從里面探出頭來。自從那次酒醉后就沒見過康熙了,不知道他最近在忙些什么?有心上前扣門,思慮再三還是放棄了,畢竟那高墻圍著的是皇帝寢宮。
執傘西行。繞過幾座亭臺殿閣,兩旁視野突然開闊,一個人工湖出現在眼前。從我這里望去,長堤蜿蜒舒展,好似游龍貫穿過湖面。
走上大堤發現康熙也在,不由地心神一蕩,此刻他正拿著餌料向湖中拋灑。我還在猶豫要不要過去,他已經扭頭發現了我。
“怎么撐著那個,下雨了嗎?”他指了指雨傘,然后又朝天上望了望。天哪,他在這呆多久了?
“今天的風不傷人,咱們在堤上走走,那邊桃仙開得正好。”
遠處桃花爛漫可他心緒不寧,四目相交也是稍觸即離。為什么?我在心中醞釀一番,終于決定打破沉默。
“陛上剛才提及桃仙,不知您更喜歡誰的描寫?”
他似乎在內心作了一番權衡,吟出了《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后兩句難道不是‘人面不知君何往,空伴桃花與春風’?”半個多月了,果真忙到了連見一面的工夫都沒有的地步嗎?
他第一次笑了,給我講起關于這首詩的典故:“詩人崔護考進士不第,于清明節去城外散心,途中突然覺得口渴燥,來到一處桃花盛開的門前討水。村姑熱情地端出水碗,他因心情不好,喝了水什么也沒說就離開了。
第二年詩人再來,只見那戶人家大門緊閉,那樹桃花含笑于春風中,就在門上題下了這首詩。等到詩人再次拜訪,竟然聽見門里傳出哭聲,原來女子自詩人走后一直神情恍惚,回家來看到題詩后更是心生悲傷,沒有幾日竟然與世長辭了。”
“后來有好事之人說,此女是作了桃花仙子升天去了。”康熙在最后給這個故事,添加了一個近乎美滿的結局。難怪他剛才稱它們為“桃仙”。
“只為了一次邂逅便舍了性命,那女子與我清姐姐真有得一比。”話一出口,我突然醒悟:他原本就是在說姐姐!
果然他抓緊我臂膀,沖動地說:“秋兒,千萬莫學你姐姐的樣子!”我被他弄疼了,臉上極不自然,可他并不理會。“不管發生怎樣的事,你都要好好地活下去,朕要你這一生都如往日般快活!”說完他放了我,兩行清淚順著臉頰留下。
不是說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嗎?可是現在天地無恙,別的也都一如我來時的樣子。現在我終于明白:他的心意變了!既然事已致此,我無需再多說什么,默默地為他擦去淚水,然后飄然離開了。
行至轉彎處我再回首,見康熙仍在大堤上站著,甚至還保持著我離開時的姿勢。
月圓之夜,我回到了家。可能是康熙有過交待,父母親見我回來很平靜,甚至還在回避這件事。能在這個時候不被人攪擾,我真要感謝康熙的良苦用心。
讀書,寫字,捉迷藏,蕩秋千,看上去我又回到了以前的日子,但其實我更喜歡去愛晚亭了,現如今我也在那里寄放的相思。
日子過得百無聊賴,又想起了那些白菜。看到去年收成不錯,順子也不安分起來,以為得到干爹的真傳,非要和周媽媽一決高下。哪知還引出一場風波,不就是為了怎么灑種?小廝順子和周媽媽從早晨吵到了現在,看情形還沒有收兵的跡象。
原以為將菜種和耕地分成兩份,再交給他們料理就會風平浪靜。沒成想兩人又提出比賽,要以明年的收成定輸贏。就在此時,紅紗進來傳話。
“有旨意下來,老爺夫人請小姐這就過去。”我心里一驚,不知接下來要發生什么事情,忙帶著丫頭趕往正常。
欽差正由阿瑪陪著吃茶,見我到來正了正衣冠,展開一幅明黃色卷軸,朗聲誦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費揚古十四歲女烏拉納喇氏舒蘭,性格沉靜,舉止雅柔,有乃姐遺風。且平日行事寬容有度,供職位育齋時又能恪盡職守。朕欣慰之余,深感此女有主母之德。朕第四子胤真,年十四,端方仁孝,因為孝懿皇后守制故,未曾婚配正室。今皇四子仁孝,烏拉氏賢德,朕特賜舒蘭嫡福晉名號,著宗人府另擇吉日完婚。欽此!”
消息傳開,闔府上下笑逐顏開。欽差走后,阿瑪將我身邊的人叫出去訓了話,可能還是怕節外生枝。午飯時分,我在母親房中敘話,下人突然進來稟報:舅老爺和舅太太賀喜來了,已經到了正門。
父母忙帶著我迎出二門。既然來了,父母自然要請舅舅用飯,還破例讓我在一旁作陪。“酒落喜腸千杯少,”男人們甚至行起酒令。我嫌他們聒噪,于是找了個借口退出,但是并沒直接回秋園。
愛晚亭上斜陽正好,我坐在里面想著賜婚的事兒。原以為從暢春園回來,就可以過舒心日子,沒想到康熙將我許給了胤禛。造化弄人,還以為雍正帝皇后的繡球,會落在另一個烏拉納喇家,做夢也沒想到形勢會急轉直下。不是說康熙最重感情嗎?為什么置百年情緣不顧,分別將我和景清姐姐,許配給了胤禛作福晉?
不知在那里坐了多久,只記得離開亭子時,天已經完全黑透了。雖然已是舊歷三月末的天氣,晚風一吹還是陰森得嚇人。這些小廝們真是該打,即便是不能安裝路燈,隨便找個地方掛盞燈籠,我也不至于摸黑回去啊。
睜著眼睛卻什么也看不見,只好憑著記憶往下走去,一級接一級。終于就要大功告成,腳下卻踩空了,人向前跌了下去。
“哎呦!”我原本打算忍住的,可還是疼得叫了出來。
“已經很輕了。”處理完頭部,芒種接著在我的胳膊和腿部用藥。
“以為這拿針線的手最是——嗯——靈巧不過,誰知做起事來——連個粗使丫頭也不如。”
“好小姐,這是傷口深的緣故。”芒種開始收拾攤在一旁的藥瓶。
終于就要結束了,我在心里松了一口氣。“僅僅是傷口深嗎?怎么前兩天就不這樣。”不知為什么,她們換了大夫的處方。
“這藥勁道兒是大了些,可四爺說這樣好的快,還不會留下疤痕。不過話又說回來,您要是早些從亭子上下來,何至于受這份罪。”
原來是胤真送藥,內心陡然一沉。竹軒那一幕我沒有忘,他一定也沒有忘。他不該對我這么好的。
晚上,額娘特意過來陪我說話,看上去心情不錯。“別動,仔細裂了傷口。”
“聽說四爺今天派人來了。”
“豈止是四爺。宮里還來人了,說貴妃娘娘身體不好,要你身體好些就進宮侍奉。”他們是怕我步姐姐后塵吧,所以才找了這么個借口。不過,這一定不是康熙的主意。
“為什么不是德妃?”
母親為我理了理兩鬢的亂發,徐徐道來:“你外祖父本是太宗皇帝的皇子,只因母親地位卑微,一直不遭他阿瑪待見,成年后只封了個鎮國公了事。
然而正是因為這層身份,額娘才有幸結識了孝懿皇后。記得你剛過滿月,皇后就命人將你接進宮中。娘娘一直沒有子嗣,見你長得粉妝玉砌的,喜歡的不得了。你那天也是好脾氣,可勁兒地沖著娘娘笑。咱們娘們兒這邊正樂著,皇上就來到了娘娘的鐘粹宮,還帶了皇四子胤真交由娘娘撫養。
皇后平日常說自己是無德之人,將來沒有子嗣可以依靠。哪知你剛一進宮,胤真后腳就跟了進來。不由喜出望外,連聲說你是大福大貴之人,還認你作了干閨女。這一轉眼兒,娘娘的干女兒就要和她的四貝子完婚了。若是皇后知道,想必也能夠含笑于九泉了。“眼下的貴妃是孝懿皇后的妹妹,這你是知道的。難的是四爺,常常以姨娘相稱!”
既然外祖父是順治的兄弟,那么景秋就應該是康熙的侄女,胤真的堂妹,那樣豈不是近親結婚?聽說滿人不這樣的,康熙這是怎么了?不過,這位“景秋”小姐有如此顯赫的身份,卻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
沒想到這么快我又要進宮了,想到又要面對康熙我很彷徨。因為實在不能確定,是否控制住自己的感情。進宮這幾個月,自從他發現我穿越到現在,不是我躲他就是他躲我,看來我們真是沒有緣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