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詩人之死(七)

  • 元嘉風雨三十年
  • 滁之胡昌明
  • 3043字
  • 2008-11-15 22:49:26

從壽陽回京的官員說起長沙王劉義欣初到豫州(治所在壽陽)時,豫州田地荒毀,人民凋散,城郭頹敗,盜賊公行;長沙王下車伊始,綱維補緝,隨宜經(jīng)理,劫盜事發(fā),就下令郡縣嚴加誅討。如今境內(nèi)畏服,道不拾遺,今年又獲豐收,庫藏漸趨完備。

豫州有芍陂(古代淮河流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在今安徽壽縣南。隋唐后因陂在安豐縣境內(nèi),又名安豐塘),周圍良田有萬余頃,但芍陂堤壩毀壞日久,每到夏秋之際百姓苦于干旱。長沙王到達豫州后深入探察,然后派遣僚屬殷肅率領(lǐng)軍民加以修理。因舊時用以引淠水的溝渠多年不修,溝渠內(nèi)荒草野樹堵塞了水流,殷肅就下令沿渠民眾伐木清淤,從而使淠水得以再次灌入芍陂,周圍良田再不受旱災(zāi)之苦。

最后,那回京的官員很肯定的說,不出數(shù)年,豫州必將成為盛藩強鎮(zhèn)。

劉義隆聞言大喜。

長沙王既長于治民,且又是皇族同輩中年齡最長者,出于對他的尊重,劉義隆手詔問他對治理其它地方有無良策。

接到詔問后不久,長沙王就淮水以西大江以北諸州郡所選用的郡守縣宰多為南征北戰(zhàn)的軍人,治民缺乏方法一事,上表答問:

“江淮左右,土瘠民貧。近年以來,饑困相繼,百城凋敝,至今為甚。其間守宰多為軍人,雖有益于防守,但勞人武夫,不諳政術(shù),統(tǒng)內(nèi)官長,多非才授。東南各州郡縣百姓富足,尚且選賢任能,而江淮外接邊陲,豈可反此?愿陛下敕令吏部,必使任得其人,如此江淮或可得治?!?

長沙王的上表,引起了劉義隆的重視:自己雖知江淮貧瘠,但不如長沙王知其用人不當。劉義隆于是召集彭城王義康、殷景仁與劉湛商議此事,隨即又由此事頒詔天下:

“自頃農(nóng)桑廢業(yè),游食者眾,荒蕪不辟,督課寡聞;一時水旱,便有匱乏。若不深存務(wù)本,豐稔無因??な夭颊硟?nèi),縣宰親民之主,宜思獎訓(xùn),導(dǎo)以良規(guī),咸使盡力,地無遺利,耕蠶樹藝,各盡其力。若有力田殊眾,歲末具列上聞。”

不久,衛(wèi)將軍、中書監(jiān)、揚州刺史、太保王弘又因病而薨,時年五十四——這真應(yīng)了中書舍人周糾的話:“王家將衰,賢者先殞?!?

王弘為人明敏有思致,退讓有禮節(jié);既因民望所宗,所以行動必講禮法,包括他的書札儀體,人們都競相效仿,時人稱之為“王太保家法”。他雖歷任宰輔,但從不營謀私利,因此去世后家無余財。

劉義隆在再次親赴烏衣巷臨吊后,下詔:

“王太保家財物匱乏,清約之美,同于古人。言念始終,情增凄嘆??少n錢百萬,米千斛?!?

此前,劉義隆曾打算一旦揚州刺史任缺,就把此職位授給王曇首,但如今王曇首已先亡,他就有意授給殷景仁。司徒、彭城王義康在劉義隆面前探聽他的口風,而殷景仁也力薦義康擔任此職,加之彭城王義康自回京以來精于吏職,銳意文案,糾剔是非,莫不精盡,朝野上下也都以此為美談。劉義隆也想起了先帝遺言:揚州、荊州,國家根本,輕易不得使外姓居之。這樣,他就把揚州刺史這一重任授給了司徒義康。

揚州刺史這一要職雖有了歸屬,但荊州這時又讓劉義隆有所疑慮。劉湛既回京入輔,江夏王義恭在江陵獨當一面,但他為人任性專恣,而荊州又是如此重要,劉義隆就想起了臨川王劉義慶。

荊州地處大江上流,是形勝之地,地廣兵強,資財兵甲占國家之半。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先帝臨終遺詔諸子按兄弟排行依次居之,因此,謝晦被平定以后,就把它授給了義康;義康入相,依次授給義恭。義恭之后,按兄弟行次應(yīng)授予南譙王義宣了,但這一次,劉義隆作出了改變。一是因為義宣生來舌短,說起話來言語不清,而最重要的是他人才凡劣,在兄弟七人中他是最差的,讓他出任荊州,實在是讓人放心不下;另一方面,臨川武烈王有大功于社稷,而作為臨川王繼嗣的義慶為人簡素,清凈寡欲,愛好文義,在宗室中有美譽,朝野也都對他寄予厚望,在他幼年時,先帝就曾在稠人廣座中贊賞他:“此兒是我家之豐城!”——豐城劍,一直是人們對杰出人才的贊詞。

臨川王自太白星犯左執(zhí)法之后,曾執(zhí)意要求離京外任,經(jīng)劉義隆一番勸慰,他雖暫時放棄了這一念頭,但閑談時,他仍在皇上面前流露出居京多年想赴外任的意思。江夏王義恭既讓劉義隆擔心,且在江陵也已任滿三年,于是在殷景仁的建議下,劉義隆就對幾個兄弟作了一次大的調(diào)整:

以江夏王義恭為征北將軍、南兗州刺史,鎮(zhèn)守京都建康的北大門廣陵,為了尊崇他的地位,又為他加了開府;以臨川王劉義慶為平西將軍、荊州刺史;南譙王義宣雖不能居荊州,但他畢竟是六皇弟,于是就把他從外任調(diào)入京都,除了接任王弘的中書監(jiān)外,又加他為中軍將軍;而十九歲的小弟弟衡陽王劉義季以右將軍身份也第一次出京任南徐州刺史。

元嘉九年七月,劉義慶乘平乘船沿江西行到達江陵。在他到江陵后不久,與荊州比鄰的西蜀就暴發(fā)了一場大的擾亂。

這時的益州刺史是振武將軍劉道濟,他是五年前病亡的原雍州刺史劉粹的弟弟。劉道濟在西蜀,任用奸利小人長史費謙、別駕張熙和參軍楊德年等人,他們在西蜀傷政害民,大肆聚斂錢財,致使百姓怨聲載道。

劉義隆得知此事后,立即下詔給劉道濟,告誡他:“聞卿在任,未盡清省,又頗好財貨;若萬一有此,必宜改之。近聞西蜀民情不甚和睦,卿當以法御下,深思自警,以副本望。”劉道濟接了詔書后,自覺西蜀這地方天高皇帝遠,因此他陽為奉旨,實際上卻政化如初。

這時流民許穆之詐稱自己是晉的宗室,真名叫司馬飛龍,晉末逃亡到仇池(在今甘肅成縣西北,魏晉南北朝時氐族楊氏世代居此)投附氐王楊難當。當?shù)弥獎⒌罎谝嬷萁棑崾Ш停傩赵购拗?,他得到了楊難當?shù)谋Y助,從仇池進入綿竹(在今四川綿竹一帶)煽動百姓造反,隊伍很快發(fā)展到千余人;接著他們攻破巴興縣,殺死縣令王貞之,隨后又進攻陰平郡,陰平太守沈法興慌亂中燒城而逃。但造反的隊伍畢竟還不成氣候,劉道濟派遣軍隊斬了司馬飛龍。

起初,劉道濟想任命五城人帛氐奴和梁顯為參軍督護,但他的長史費謙堅決不同意。此時遠方商人多到蜀地做買賣,有些商人買賣貨物價值達數(shù)百萬,但費謙等限定各人攜帶布、絲、綿等物不得超過五十斤,馬匹無論善惡,一律限定在蜀錢兩萬之內(nèi);同時官府又建立冶煉作坊,一律禁斷百姓私自鑄造,官府卻貴賣鐵器。

于是商旅怨聲四起,百姓人心思亂。帛氐奴等人既懷宿怨,又見此景,于是聚眾起事。

這時候恰逢劉道濟任命羅習為五城縣令,帛氐奴就對參與起事的眾人說:

“羅令是劉使君的心腹,而卿等仍然聚眾作亂,一旦暴露,禍患不測。卿等應(yīng)結(jié)盟為誓,相互約束?!?

眾人認為言之有理,就殺了牛來結(jié)盟發(fā)誓。

看到眾人殺了牛,帛氐奴和同伴趙廣又借此恫嚇眾人:

“官府嚴禁殺牛,眾所周知,而卿等公然違抗禁令,假使羅令稟告劉使君,卿等將被斬盡殺絕!”

這原是一群沒見過什么世面也沒有主見的人,因此聽了這話,人人驚懼,不知計從何出。在這種情況下,帛氐奴與趙廣乘機進一步欺詐說司馬飛龍仍然在陽泉山中,諸位若能共建大事,那么功名可立,不然的話,只能坐以待斃。

眾人原本就有反抗之心,聽了這話,一個個就相勸隨從帛氐奴與趙廣共建大業(yè)。數(shù)日間,造反的人數(shù)就發(fā)展到了幾千。在趙廣的率領(lǐng)下,他們首先進攻廣漢(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南)。

劉道濟立即派遣參軍程展會、治中李抗之率五百人前往增援廣漢,結(jié)果被殺得匹馬未還。趙廣等人初戰(zhàn)得勝,斗志高昂,又乘勝直向涪城,巴西人唐頻聚眾響應(yīng),來勢洶洶。

這時巴西•梓潼二郡(西晉永嘉后僑置巴西郡,與梓潼郡同治涪縣,合稱巴西梓潼二郡)太守王懷業(yè)也派遣軍隊抗擊,同樣戰(zhàn)敗失利,王懷業(yè)及其司馬與南漢中太守韋處伯都棄城而逃;相鄰的涪城太守阮惠、江陽太守杜玄起、遂寧太守馮遷聽說涪城失守,也都聞風棄城而逃。與此同時,蜀地百姓紛紛響應(yīng)趙廣。

劉道濟見此敗象,驚恐不安,立即大規(guī)模召募士兵,但只得到四千余人,而趙廣的軍隊已發(fā)展到了幾萬人。劉道濟見寡不敵眾,也只好乖乖地閉城自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安县| 嘉黎县| 邹城市| 茶陵县| 肥东县| 馆陶县| 昌吉市| 寻乌县| 新疆| 雅江县| 鹤庆县| 贵溪市| 永靖县| 河间市| 当雄县| 金寨县| 重庆市| 大洼县| 佛山市| 宜兰市| 通榆县| 武冈市| 尉氏县| 芒康县| 桐庐县| 隆回县| 平顶山市| 宁武县| 尚志市| 灯塔市| 南安市| 新巴尔虎左旗| 招远市| 景洪市| 昂仁县| 静宁县| 四子王旗| 江油市| 塔河县| 兴城市| 乌鲁木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