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金陵武備(下)
書名: 殷色一抹掩南唐(艷遇古今熟女)作者名: swimonthesky本章字數: 2116字更新時間: 2008-10-09 21:27:55
“不錯,林大,船上觀炮去!”
這炮是船的主要武器,不到萬不得已不會用這種船去同對方肉搏,所以如何安置火炮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
“林大,這船上的炮位一共有二十余處,至于如何布置,還得請你親自來,現在還沒裝,你看看去吧。”
“原來你二人一真在忙這許多事啊,害我一個人在鐵工坊里盡陪張四海練武了。不錯,安火炮這事我得親自上場。不過你這炮倒是在哪兒啊?”
“呵呵,別急。你且跟我來!”
船后的一個大棚中,祖笛將一塊大布拉開,布下滿滿的排好了三十多管各式大小的鋼炮。見林大吃驚的樣子,周文斌在一旁偷笑。
“最小的炮重兩千斤,長五尺,一次可發射火藥十斤,鐵砂彈十斤。最大的炮重八千斤,長一丈,一次發藥三十斤,鐵砂彈二十五斤。”
“就是說光這些炮還有備用的鐵砂、火藥就得有幾十甚至上百萬斤的重量了?怪不得我說怎么只裝得這點人數呢。”
“還有運這些東西的小車和各式各樣的工具在內,你不可能都全靠人力來搬動這些大家伙吧?還有車輪。所以大船三千五小船四百是上限。”祖笛補充道。
“能不能試一下你的這些火炮,火藥前次我可是讓人做好了給你的。”林大說。
“當然,沒你的那批新型火藥,我這炮也不敢這么個做法。”周文斌說。
“這是小炮的炮彈,這是大炮的,那邊的是散彈。”周文斌說道。
“不對啊,哪有這么大的鐵彈?我們用的從來就是鐵砂啊,有的時候還用碎石填充呢。”
“呵呵,這個就請周翼同你解釋了。我們也是聽他說的,不過效果還不錯。”
“林大,你想,要是鐵砂一噴而出,能把遠處的敵船給打一個大洞么?所以要換成更大一些的鐵彈。其實這還不是最好的,祖笛他們正在試驗的開花彈這里還沒有現貨。”
“開花彈?”
“鐵彈打出去只是一個大洞而已,若要破壞力大些,就得讓他的面積加大,所以要將鐵彈中間弄破,甚至可以考慮在中間放上一些火藥到了敵方再爆炸才好。我還有一種想法就是在中空的鐵彈中加入各種迷藥,這種迷香彈也有獨特的威力。”
“有這許多的招數,還拿我來取笑做什么,還假意地讓我來安置呢。”
“不是,林大,我等的這些個想法都只是想法,具體的戰爭誰都沒有親歷過,所以如何才能將這些火炮的威力最大的發揮就只有你來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那好,我且試試,看樣子,你們是早就發射試過了的,就我一個傻子。”林大有些憤憤不平的說。
“沒有的事,我不也是沒看過么。”我趕緊的說。
幾個工人上前把林大改進過的粒狀黑火藥裝了一包塞入炮筒,然后又將炮彈小心放入,林大見不慣這幾個小心翼翼的樣子,上前將眾人趕開,自已用一根木棍捅了捅,點了點頭。
“拿火來!”林大自將火對著藥引線點了,卻也不避開,自個立在炮身邊上。
“轟”一聲響過,林大一臉的黑灰,卻滿臉興奮之極,對著遠處的山巖上指著大叫:“看見沒?看見沒?竟然能打這么遠!那山石都下來了一大塊。”
“我們每次都是對著了那片巖石打,也不知曉這東西的威力如何?林大,你看這火炮怎么樣?”祖笛若無其事地說。
“你沒看到?這么厲害的鐵彈,要是打著了敵船,恐怕只要幾發就要讓對方完蛋。這太狠了!周兄弟,你的招數太狠了!”
“太狠?我還覺得遠不夠呢。”
“用這種打法,連敵軍的面都沒見到,這仗就打完了,沒勁!沒勁!”林大雖口中這般說著,臉上的黑灰也掩不住他興奮的笑容。
“我說林大,這前面的工作是我們作了,后面的工我可幫不了你了。”周文斌笑著逗起了林大。
“后面還有什么沒做完的?”
“林大,他這是為你下一步的水軍著想呢!趕緊想想吧,這試炮、試船、訓練水軍,可不都是你的事了。”我說道。
“周兄弟,你的意思是說:這船歸我用?”
“那可不是!你看我們這幾個人中哪個最有水軍大將的威風,你當上這鐵船水軍的大將,也不枉我給你起的這名字,今后要讓天下人人都知道:林大將軍!”林大的眼中充滿了淚光。也不多言,過來在我和祖笛、周文斌的肩頭各摟了一把。
船只有了,可是這水軍卻向何處招來?這個問題真是讓我有些頭疼,作為一個商人,好不容易借用了皇家的信任辦了這些事情,要不是有李煜的信任,別的不說,光造船這樣的大事就是不可能的事。不過這造船畢竟比不得招兵,再怎么說,我都只是個商人,沒有招兵的權利。
兩日后,運鹽的大船來到,又是我親去辦理接收銀兩的工作,這種大筆的銀兩鹽官們只認我的臉,只好又帶了周起去辦這等俗事。由于前幾批鹽建立起來的上佳口碑,一路都是順風順水,我就象是到鹽庫和內庫中打了個轉一般,這幫吃得一肥二壯的鹽官們因為我的緣故也在民間贏得了不少的好聲名,見了我也是加意的奉承。此批鹽要運入金陵的消息一傳入這幫人耳中就迅速地被傳到各個親信處,有的人還專靠倒賣此鹽為生。為此鹽庫想了不少的辦法,例如每人限購十斤等,不過再好的辦法總有人鉆得出的漏洞,這也是無奈的事。如此下去可能北宋不多時就會知道了南唐鹽業的真相,給我的時間真的越來越少了。
是不是因為我的出現加快了這一種進度,現在我都有點懷疑了。按歷史的說法是975年底北宋才攻南唐,我還有不到三年的時間,可眼下這境況,真是令人擔心。
運鹽的船到了,自有人在卸船。那個運鹽的明州商人卻把我拉到一邊。同我說起了一個消息,讓我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