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饒天下一先
- 殷色一抹掩南唐(艷遇古今熟女)
- swimonthesky
- 1979字
- 2008-08-30 19:12:55
過潤州,折入運河,來來往往的船只更是繁忙,此時南北之間的主要商業流通都通過這里進行。南地的糧、綿、絲帛運到北方,北方反過來把馬羊等牲畜以及鹽、鐵等運到南方。
運河到汴河段,馬上就到汴京。這鐵船的船速實在是太快,比一般的帆船快了一倍不止,水手們也不太費勁,這一路借風為主,很少用到鐵輪。
不多時,船入港,過州橋,北宋的都城汴京已到。馬上讓人到趙普府上聯系,不一會兒趙府之人急急來到,看來此行之快連他們也頗有些詫異。趙普的小轎也到港邊,一隊隊的軍士隨即把這一帶圍了個嚴實。
我和祖笛整衣上岸,祖笛自有大家貴胄的風骨,而我更是一個現代人的不拘和穿越古今的自信。挺直了腰,對著趙普抱手為禮。只見趙普此人:微胖的身軀,臉上堆滿了讓人放心的笑意,兩條細長的眼中自有一種威嚴,卻也絲毫不以我們不向其下跪為忤。一番客氣之后,馬上進行貢品的交割,自有軍士和從人負責。我隨趙普等來到趙府。
“周翼,是第一次到我北宋汴京吧?”
“丞相大人,小人確是首次來到,對此心儀已久,此次得以成行,托了我家大人的福,還望丞相大人提攜”
趙府之中,好容易把心頭的幾句客套話說完,又讓人把單獨為趙普準備的一份大禮和周宗的信獻上。趙普也不推托,收下禮物看了信,
“此事本相心中有數,回去與你家大人言及,不必擔心。小哥難得到我汴京先游玩幾天再說,余事由我安排就是。”
我連忙答應,帶祖笛一道退下。
出門就是大街,同祖笛一道四處逛去,見這北宋都城果然好生氣派。比起南唐的金陵來更有其雄渾的一面,唯裝飾細節似有不足,南朝的文氣和靈氣,北地的大氣在建筑方面也有不同的體現。商肆、茶樓、館驛、甚至妓館,把個汴京城擠得滿滿的,摩肩接踵的人操著南北口音交流,果有大國的氣象。只是滿大街的都可見軍人的身影,讓人有些擔心,祖笛說這也是汴京特有的一景,
相國寺前熙熙攘攘,偏偏就有座熙熙樓在此。走,上樓去!
小二忙來招呼,把我二人引上樓正欲進雅間,只見旁邊一桌擠滿了人,桌旁立一旗桿:饒天下一先。好嘛,這么狂!且去觀上一觀。
桌前一人獨坐,桌上一局下完的棋尚未收拾。周邊的人圍著棋局指指點點。
“好厲害,連著五天了沒人能贏得他一盤。這棋待詔也太狂了!”
“周翼,該你出手了,看這小子神氣的樣就有氣。”
“不行,贏了不打緊,輸了可是代表我們南唐。你上。”其實我的棋力哪能同祖笛相比,只是占了知道幾個現代定式的便宜罷了。這小子現在的頭腦和自信心是全面的升級了,不信這時代還有人能勝得過他。
祖笛也不多言,大馬金刀地桌上一坐:
“南唐、祖笛,特來應戰!”
對面文士模樣的人忙定睛一看,手一拱:請了!
兩旁的人忙圍上來,一個小童把一個包裹悄然放在邊上。
自然是祖笛先行,對方要饒天下一先!就是說讓先,這要在現代可是狂得到家了的。
小飛掛角,對手一間低夾,祖笛三三點入,對手眼一抬,低頭思考了起來。原來這三三點入轉換的手法是現代人的常用招,在古代人眼中哪有一開局就先丟一子的著法?看來祖笛這小子學會這招,開始用來算計人了,至少先求穩,不同對方拉開架式就撕殺。
十幾手下過,對方果然沒見過此種招法,不多時便讓祖笛占了個便宜。心下一急,過份的招式一出,馬上又被祖笛抓個正著。下棋講究個心態,平手之間,若是心態稍有偏頗,棋局上馬上就有反映。何況對手還是個高手?
不到一百手,對手停招,手支頤,眼盯棋局,汗水順著兩鬢不停地冒!周圍的看客們把桌子包得密不透風,還有人在外踩了其他桌子看,只聽得喘氣聲、嘆息聲一片片,卻無一人的話音發出。良久,那文士抬頭,拱手:“某輸了!”
周圍大嘩!
“敢問先生如何稱呼?家在何處?”原來剛才他都沒在意。
“南唐祖笛,先祖乃南齊祖沖之是也!”這小子好豪氣!
“此乃彩頭,請收下!小童,且把旗桿收了。”
“慢著!這位先生如何稱呼?”我忙上前搭話。
“某梁注,敢問…”
“此乃家主!”
“不然不然,我是祖笛的兄弟。如若不嫌,請到那邊廂房一坐。”祖笛這小子老是學不會這種現代人的平等意識,別看他在外人面前如此傲氣,就只拿自己當我的跟班看,只有慢慢來了。
原來這梁注是北宋的棋待詔,在棋院中棋力居首,秦王趙廷美也好此道,常與之下棋,同這梁注哥們一般。前一段就對他許下一諾:若能饒先天下半月即可上奏將這棋院首席之位賞了他。誰知才第六日就遇上了高手,這時好不氣惱。卻又不好發著。
這趙廷美不就是趙匡胤和趙光義的弟弟嗎?只不過這個秦王可沒李世民那個秦王的命了,最后慘死在趙光義的手中,我倒想見一見。于是忙為他開脫,說這祖笛是靠了祖上傳下來的一點怪招一時占了便宜,真實棋力定不如他,祖笛也忙附和。再說這彩頭對于我們富足的南唐來說不算是多大的一回事,只是想見上秦王一面。梁注當然巴不得如此,雙方定下了說辭,約好晚上在相國寺后的狀元樓宴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