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火炮
- 殷色一抹掩南唐(艷遇古今熟女)
- swimonthesky
- 2338字
- 2008-09-30 16:50:29
眼下我手上的力量就如同散落一地的顆顆珍珠:白酒坊、磚茶莊、王大頭的鐵廠、周文斌的鐵工坊、祖笛的造船練船塢、蓬萊島劉老歪等的鹽場、陳敬之的水泥廠,還不算楚州淮河口的老曬鹽場、林大和張四海這幾個有心于武事的人才。酒坊茶莊鐵廠一類的大宗財務往來自有周宗原來的系統在運作,現在這周宗對我早已經是完全的信賴,除了同姓共傳人之外,對于我那個遇仙的傳說他是深信不疑的,老先生現在每日的工作就是到朝廷為我打探一番,在他的內心之中可能也早已經視我為親生子侄一般。
各處有各處的負責人,除了一些想法之外,具體的實施我從不過問,也懶得去問,這樣我手下的這幫古代人才才會得以發揮,我相信任何人眼前只要有一片開闊地,有沖動的能量,跑出去伸展腿腳是唯一的選擇。只是眼下我這個穿針引線的人還有些事得去完成,顆顆珍珠在地上閃耀,還沒到穿線的時候!
……
文告貼出的第三日,一百萬兩銀的借據就已經被人認購一空,絕大多數是本地商人,其中有多人是兩次認購,對此我也不明白個中緣由。收到的錢讓人送到王大頭處,加緊了鋼廠的建設。另一方面又讓祖笛和周文斌同就鋼體船的制造方面多加人手。只是現在的人手多則多矣,好用的卻少之又少,周文斌手下的幾個老鐵匠都成了帶徒的高手,現在手下每天有數十人在作學工。祖笛都已經將訓練船工水手的活丟給了下面的人,現在一心撲在制船工作上,上次的撞船事故對他的影響還是頗大,一心要在強度上再好好做一些事來作些彌補。
好不易來了一場雨,氣溫才涼下來一截,聽說李煜夏日中有個涼殿可以避暑,可真是奇怪了,這時代又沒有空調,何來的清涼?改天定要去造訪造訪。
周文斌手下有人來請,只好又跟了來人前去,本來是講好了聽小蓮的新曲調的,只好下回再說了。
一進得鐵工坊中,就聽得周文斌和林大在爭執著什么。二人見我來到也并未停下,各自爭辯不停。我也不說話,只在一邊聽。
這二人的觀點不一,林大的想法是要做一種短小輕便能安放在船上的火炮,而周文斌卻想做門大一點的炮,這樣他也可以在炮的技術上再好好琢磨琢磨。對于這個林大的關于炮的話語有許多看來他還是不信服,非得自己做了以后才知道。
“那前幾次用鐵鑄的炮為何不用來一試呢?”我發言了。
“都被林大用錘砸了,我還沒試過呢。”周文斌氣氣的說。
“你那個炮筒,我用錘都砸得爛,上了火藥還不開花?”林大的理由似乎也有些道理。
“林大,據我所知,好象只有吳越和我南唐有火炮的技術,有的地方還在用竹筒來作發射器,這鐵鑄的總比竹器強吧?”
“還是你精,周兄弟。跟你說實話了吧,不是不行,是我看了這弓弩用的鋼材,再比一比鐵鑄的那玩意,真的沒法比,所以想逼著周師傅做得更好,其實在我南唐水軍中的火炮最好的也沒法同周師傅鑄的這個相比。”
“這還象句人話,不過我也不聽你這個,我還是聽周侯的,造就造鋼炮,今天請周侯來就是為了這個。模具做好了,直接拉到大頭的鐵廠去接鋼水,一次就成。”
“你都是一次鑄成的?”
“當然,這鑄火炮可不能分次鑄,不然這強度就大大不成。”林大說,
“那這個模具的樣子也是你的設計啰?”我指著邊上的一個木模,這個木模上又糊了些泥,好象還有些鐵片一類的東西,怕有好幾百斤吧。
“這倒不全是,我只是做了個炮的形狀,這些余下的工作都是周師傅做的。我不會這些的。”林大好直爽的性格,臉上刮得油亮青光的胡須樁子沒了原來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像。
“此炮多長?多重?”
“我說要小一點的,好放在船上,他就是不信,非要做大的,現在這個有六尺多長,我算了一下,得有三五千斤吧。這么重的炮,如何安在船上?”林大說。
“這個林兄倒也多慮了,再比這大上五倍的炮我都有法安在船上,只是這六尺多長的炮才三五千斤,是不是有些輕了?周文斌。”
“哦,周侯,是這樣。如果按原來的鑄鐵炮來說,如此尺寸的炮得有五千斤以上,可是我經過了幾次試驗,發現在前端的炮管用不了這許多厚,用一些加強筯就足矣,對現在這鋼的質量我有信心。”
“原來你早試過?”林大追問道。
“當然試過了,小一些的模具我早就接鋼水試過,就是再薄一些也比原先的鐵鑄件強度韌度都好。”
“那我可就不用擔心了,還讓我白吵了半日,你這周師傅。”
“周文斌,我在想一件事,這炮口如此粗大,不能細一些,那射程就遠上一些么?”我記起了原來的一點知識。現代的大炮可沒這么粗的炮管,炮身卻要長上幾倍不止。
“炮太長可不好裝填火藥,太細了也一樣,雖說遠一些但是鐵砂的量也少了,不合算。這個尺寸的炮一次可裝火藥二十斤,鐵砂也有十來斤之多。”林大補充道。
看來問題還是出在火藥上面,這時代最好的就是黑火藥,不可能把諾貝爾的硝基炸藥和TNT弄來吧。只好在黑火藥上再做點功夫了。
“我看就這樣了,周文斌,你自去鐵廠鑄去,我同林大有他事商量。”
幾個工人上來將模具裝車上,周文斌自去。
“林大,你可記得上次我同你說過這黑火藥的事,當時你還說這其中有些問題的話。”
“是啊,后來我問過這方面的師傅,硝石、硫磺和炭的比例是清楚了,但是好象要比你說的那個比例要高一些。還有就是我在想這裝填上是不是還能作一些文章。”
“我說的作不得數,你且說說看,有什么樣的想法。”
“我是想啊,每次那種火藥的灰粉一入炮筒之時,兵士們都有些怕的樣。灰粉一多就易爆,這個我可是吃了不少的虧的。能不能有什么辦法減少這種灰粉。”
“不錯不錯,我們想到一塊去了。你看能不能這樣,想一個辦法,把這些成粉末狀的黑火藥壓成顆粒狀,這樣可不就好裝填得多?”
“嗯,是個好辦法,壓!制火藥之時也要用到水來不斷地調和,何不在最后也加一些水來壓?”林大自言自語地講。
“這個你自去想去做了,要人手的話就跟我講。”留下林大自想,我獨自出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