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中秋
- 穿越大清之花落那年
- 穿堂yue
- 1893字
- 2009-11-03 15:17:08
胤禛從不承認與對音家的小姐有交集,福晉和彩晴也把他摘得干干凈凈的,我被晾了出來,簡直就是妒婦一個。閑趣園又回到了以前的狀態。照我的意思,就我和喜鵲也能過得很好,可胤禛不答應。我拗不過他,就把原先的人又招了回來。都是有家要養的,因為我的不痛快,挨了板子也算是委屈了。再看到她們千恩萬謝的謙卑時,心里就更過意不去了,趕緊把自己撇清,讓他們謝胤禛去,反正不是我發工資。此后,我也不必再刻意與他們打成一片,彼此客客氣氣的,倒都挺自在。
再見到善海,一手帶著傷,只說是馬驚了摔的,我雖心有疑惑,但這主仆都一個脾氣,不想讓你知道的,費死勁也是問不出來的,只好作罷。
自打潭柘寺回來,哥哥便終日不見人影。中秋前的一天,他興沖沖地出現了。李衛叫他“掌柜的”,原以為只是打趣,誰知竟是真的。萃寶齋的招牌已經在掛了起來,主營古玩字畫。據說開業時,整條街上都很轟動。
他的東家淡然地說:“他既無入仕之意,不妨就專其所好。至于生意經,磨個兩三年也就出來了。”
胤禛對哥哥的此番輔佐,贏得了喜鵲的贊賞,奉承他慧眼識人。我潑冷水說:“只怕是半吊子的東家,配‘二把刀’的掌柜的!”哥哥喜歡,我自然百分百支持,從內心說,對他是否有做生意的天賦真是深表懷疑。胤禛不要我操心。我也就當劫富濟貧了。
在江湖漂泊的那些年,中秋于我只是個可有可無的日子,既無所思之人,也無可祈之福。而今年,似乎是個團圓的好日子。在街市上買兔兒爺的時候,我又遇到了馬華佑。他主動說敏姑娘問我好。我知道是真的了。我們不提胤祥,只說小敏,說即將到來的中秋節。臨別時,他猶豫再三,揣走了我精心選的兔兒爺。我飛奔回府,沖進書房,抱住胤禛大喊大叫。
“什么事情高興成這樣?”
“高興,胤禛,高興!”我響響地親他兩下,哼著歌兒瘋跑回閑趣園,攤開紙筆。我要寫信,寫一封很長很長的信,一封以小敏開頭,以伊蘭結尾的信,說說今年的中秋,集市上的熱鬧,和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懷。
信沒有寫完,中秋節就到了。拜月、賞月,放天燈。熱鬧的情景絕不亞于元宵節。然后就是熱鬧的家宴。因要突出“團圓”,家的范圍就擴大了,包括哥哥在內的一些姻親也受邀同慶。年羹堯的夫人也在其列,同來的還有年富。他叫我姑姑,透著親熱。而她也含笑示意,問我可好。我笑著撇開頭,無法回答。仍會想起他,算好還是不好?
年富等幾個輩分小的男孩子也跟著女眷一處張羅。伶俐、周全的他極為討巧。見他稱我“姑姑”,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心,一位老王爺的遺孀說道:“姑姑叫著怪親的,年夫人,何不就與蘭姑娘結個親,湊做一家子豈不好?”有人笑著附和說:“正應了團圓二字。”
“就怕是我們高攀了。”年富沖母親笑了笑,母子二人都轉向了四福晉。四福晉拉著年氏的手說,道:“這話可就見外了,側福晉,你說呢?”
年氏瞥了我一眼,笑道:“我和嫂嫂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只是……”
“那還有什么只是的!”老福晉笑道,“若是怕沒個中間人,我們幾個老姐妹姑且充個數,如何?”
眾人拍手說好。那邊男人們聽到了,派了李衛來問什么事情這么熱鬧。女人們笑著說了一回。終于有人問我的意思,我站起來,笑著往外走:“只怕奴婢沒這個福分。奴婢的哥哥就在爺們那邊伺候著,叫他過來給主子們請安吧。”
也顧不上晾了一眾人,我匆匆離席。在假山旁崴了腳,李衛趕上來扶了我一把,看到了我的眼淚。
“奴才以為,姑姑是知道的。爺心里有根刺橫著,姑姑何不讓他心安呢?”李衛搖著頭。
閑趣園里,喜鵲給我擦眼淚,哽咽著說我傻。
康熙五十三年的中秋,我是唯一不和諧的插曲。胤禛笑著說,不過是福晉們的玩笑。他說謊了。年氏曾來看我,在樹底下坐著,突然提起那天的事,說:“只想著讓他安心了。對你不住。”
我想讓他高興,但誰知道我的掙扎。所謂悲秋,也包括我的這份情愫嗎?我說不清楚。
將寫好的長信交給馬華佑。
“不保密,都是家常話,能讀給他們聽聽也好。”
“不敢說一定,盡力而為。但有一樣,蘭姑娘,我只是應朋友之情,至于你是出于何意,我就不知道了。”
“是。我只是我,也與旁人無關。倘若有人問起,馬侍衛實話實說便是。”
沒有什么精密的謀劃,我們就此達成了地下盟約,開始了一段單線聯系的秘密行動。每隔一個月,我會寫一封長信,只是寫些家常話,例如一碗香的面、鴻福樓的廚子,只愿圍在墻里的人們別太寂寞。馬華佑來取信的時間是不定的,也許是一個月,也許是兩個月,所以,我每隔半個月就得去一趟堪記面攤碰運氣。
也為了這個,木蘭秋狝時,我沒有跟著去。走時,弘時摩拳擦掌,問我想用什么皮做雙手套。我佯裝思考,他已等不及聽答案。與胤禮不同,他的偶像是“十四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