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生產型企業來說,技術人員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中堅力量。為了確保中堅力量的成色純正,這家企業向來都只招收清華、浙大的半導體專業高材生。但是自經濟危機之后,這家企業迫于頹廢形式的無奈,只得將招收標準屢屢降低。到了2012年,它所面向的學校已然變成野、鵬、雷所在的這種二流大學中的墊底階層。
企業之中,每當有新畢業的大學生入職,老師傅們便總喜歡問問這些年輕人的出處。都說英雄不問出處,但是這些前輩卻總是難耐內心的好奇。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一方面是前輩們想在新人之中尋一尋有沒有誰是與自己師出同門的宗親,照應一下同門晚輩是應該的,同門晚輩歸入自己堂口也是應該的。另一方面,老職工們也實在是想知道,這一次公司又在哪個高校挖到了哪些寶。然而挖寶已成過去式,很多高校都不再把這個光輝殆盡的地方放在眼里,憑這家企業如今的號召力,也就只能將那些平庸無奇的資源變廢為寶了。雖然韶華已逝,但是這家企業對于野、鵬、雷這樣的草根出身來說卻也是很滿意的,畢竟它所能給出的工資,是校園招聘的各個企業之中最高的。
盡管這家企業近些年的招聘對象已經愈發不入流,但是招收的人數也在相應地逐年減少,所以總體來說,這家企業技術隊伍的成色仍舊是優良的,畢竟分母仍是強大的。按理說,像野、鵬、雷這樣過于LOW的出身,在這家企業肯定是拜不到碼頭的,然而無巧不成書,雷子居然在這里碰到了同門師哥,而且還是純正的直系親屬。
涵哥與雷子出自同一所大學的同一學院的同一專業,而且師承同一人,只不過是涵哥比雷子早出道十年。十年前,正值這家企業風光無限好,涵哥的學校本不在招聘范圍之內,但是他卻憑借著與先進材料沾邊的專業優勢成為了當時的一匹黑馬。盡管以涵哥身高一米六、體重一百六的身材來看,這匹黑馬有些略顯呆萌,但是當年的材料科學正是封裝技術的稀缺,涵哥由此便是利刃在手,天下我有!
涵哥入職以后,深深受益于這家企業的人才培育體系。僅僅是工作兩年,便接觸了大量原材料供應商,現場考察了數不清的加工廠,這讓他積累了極為豐富的寶貴經驗。隨后,涵哥又在公司的安排下,在日本工作學習了三年。期間,涵哥練就了流利的日語,熟知了日本文化,看到了耳目一新的國外世界。最重要的是,工作學習這三年,公司支付了他的全部花銷。也就是說,涵哥一邊拿著日方單位的工資,一邊領著國內的生活費。回國后,涵哥順利榮升主任級別,如今更是擔當著原材料管控職責的半壁江山。
參加工作這么久,涵哥聽過很多離奇的故事,見過很多嘆驚的場面,如今已經不再輕易動容了。但是通過與雷師弟的對話,涵哥仍是不禁地詫異了一番“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小小學院仍是那副破敗相!”
是啊!十年過去了,涵哥依舊是剛來時的矮胖樣,這家企業也還在做著那些老掉牙的產品。古人總是感嘆,時移勢易,物是人非!然而這里的一切卻全都沒有變,也許這就是社會淘汰品的共通點!
要說雷子能在這家企業找到師哥算是個奇跡的話,這樣的奇跡似乎還是個無獨有偶!
在新人入職填寫個人信息的時候,負責人事工作的王哥,在收錄信息的偶然間,發現自己竟與雷子畢業于同一所高中“那個憋屈的小破學校居然還存在哪?”
“在呢!在呢!只不過聽說這兩年已經被別的學校吞并了,變成附屬中學了!”
聽著雷子與王哥的對話,野、鵬、娜不禁感嘆,一方面是佩服雷子在這里居然有這么多的親人,另一方面則是詫異為何雷子讀書的學校都是如此破落不堪!
其實雷子也知道自己一路所經過的學校都不怎么樣,但萬萬沒想到,就連生產車間里的操作工也對他的大學母校咧了咧嘴。中專學歷的操作工既不知道大學的等級是如何劃分,也不了解985、211的實際含義,他們甚至對于大學的名字都知之甚少,但是雷子的大學,這些最底層的操作人員統統都知道。對于人們來說,能讓自己記住的只有兩種,一種是特好的,另一種則是特差的。至于野、鵬、雷的學校,這些操作人員在這家企業工作這么多年,就沒聽過哪個技術人員的出身是這么渣的!
垃圾學校畢業的孩子之所以如此遭鄙視,主要是因為人們普遍認為這種學校的畢業生都比較傻。雖說這種說法完全就是不著邊際的假設,然而在很多老師傅的眼中,野、鵬、雷在工作中的種種行為,分明就是在證實這種假說。
野、鵬、雷入職的那一年,已不知是公司連續虧損的第幾年。很多老師傅都不明白,公司都這個破樣兒了,怎么還有人愿意來,這不是跳火坑嘛!
是啊!公司到了這般境地,先別說還有沒有送員工去日本培訓的機遇,野、鵬、雷就連公司組織的最后一次日語培訓課都沒趕上。但是這種福利對于野、鵬、雷來說并不是那么重要,他們只知道在這里工作的話,每個月都能拿到一筆還算豐厚的工資。更何況,野、鵬、雷自認為在這里確實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所以剛入職的他們十分珍惜工作中每一個學習機會。
看著這些新人的此種熱情和干勁,老師傅們簡直無語,且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佩服歸佩服,老師傅肯定是不會效仿這般瘋狂的。他們清楚知道,自己此時的工資頂多處于BJ市的平均水平,早已沒了當年的優越感,所以他們自認為這樣的收入已不值得再像新人那般樣苦干。更何況,在公司輝煌時刻的早年間曾有過分房獎勵,就算是到了業績下滑的初期,也尚有購房補助金的福利,二十萬的補助金在房價還沒來得及飛漲的那個年頭,已經差不多可以在BJ五環邊上買個兩居了!可是如今,這一切的福利早已化為烏有。萬惡之源皆來自于對比,眼看著公司一步步示弱,那些在這里奉獻了全部青春的老師傅也就跟著一次次失落。
野、鵬、雷搭得是這家企業的末班車,自然不知以往的光景到底是有多美。他們更不知的是,為何這些老師傅總是表現出一種揮之不去的頹廢。野、鵬、雷雖不知自己還能否在這家企業里打拼出一個光鮮的未來,但他們仍舊很珍惜眼前的種種機會,并對即將迎來的沿途風光充滿期待。然而老師傅的工作的方式卻似乎與他們恰恰相反,能偷懶處則盡情偷懶!
入職初期的野、鵬、雷雖然在工作上非常勤奮,但是在面對這種偷懶行為的時候,三人的想法卻各有不同。
雷子的想法比較傳統,只認可最直白的對與錯。所以當他看到這些偷懶之人的時候,雷子恨不得要沖上去給他們講講關于責任心的大道理,然后嗤之以鼻地在心中記下這種反例。
大鵬的想法則相對變通得多,做事的時候也很喜歡走捷徑。他始終認為,會偷懶的人就等同于是聰明人,只有聰明人才能成為這個社會的主導者。
野哥的看法則相對中庸,他也會像大鵬那樣,滿懷羨慕的同時又不禁要對那些偷懶的人贊嘆一句“真牛X!”,然而贊嘆過后,卻又塵歸塵土歸土,工作中的野哥仍舊是個勤奮的小蜜蜂。對野哥來說,這個世上有太多事都可遇而不可求,在他的骨子里也有一些實在人的本質,所以他常把那些羨慕的事情都留在自己的yy世界里。
盡管這三人在思想上暫且達不到高度統一,但是當他們按照各自的主管意識各取所需的時候,在行動上卻是極為一致。在工作中,他們同樣的盡職努力;在學習中,他們同樣的刻苦鉆研;在人際中,他們同樣的謙卑禮讓。此時他們的共同點,也許就是作為新人的共通點。是啊!新人往往都是公司里最單純的那一類人,他們的人生觀既不復雜,也未曾受到塵世的污染,他們所思量的也只是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得更好。
然而新人的此種優良品德,放到了老師傅的眼中卻又變成了愚蠢行為。老師傅認為,一個領域有一個領域的處事方法,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是非曲直。如今已然時過境遷,這家企業早已不再值得誰去揮灑熱情,更不值得誰托付一生!所以出于好意,老師傅每當看到這些幼稚的新人,便總是忍不住勸一句“趕緊換個好工作吧!別在這里自毀了!”
老師傅是在用自己親身經歷好言相勸,然而這樣的好人實在是太多了。事實證明,好話聽多了也會變成不走心的笑話。認知不同的人們,在面對相同的事物的時候,所看到的景象當然也會不同。
新人們始終認為這家企業挺好的,他們沒見過在五環路旁、在長安街的沿線,哪家企業能擁有十余萬平米的占地面積。在新人的心中,如此偌大的面積更是他們巨大的面子。更何況,在這里工作的每一天都是收獲的,既然如此又何來自毀呢?新人深知自己一旦參加工作就算是真正的成年人了,他們自恃有成年人的辨析能力。看到那些任其自生自滅的老師傅,新人們反倒是不禁要在心中默默反問一句“既然這里如此不堪,你們還賴著不走干啥?去投奔你們的大好前程啊!”
“我們老了!沒地方要我們了!公司多挺一天,我們就在這里多混一天!你們不一樣,你們都還年輕,有很多選擇的機會!”老師傅也有老師傅的自恃,有些話盡管新人并沒有說出口,但是老師傅依然看得懂。
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聽著老師傅們的這一席話,新人們雖有誓死不從的覺悟,卻亦有不敢與之頂嘴的敬畏。新人此時的笑而頷首并非默許,他們只不過是不想在自己人微言輕的時候,拉下過多的仇恨。
然而,初來乍到的新人為保自身周全,而如此謹言慎行的舉動,放到了老師傅的眼里,則又變成一段啼笑皆非的無稽之談。也許這樣的行為在多年以后,就連這些新人自己也會認為是個笑柄,取笑自己過于膽小,取笑自己情商過高。盡管在老師傅們的心里,這家企業的秩序早已破敗不堪,不要說是最年輕的技術工作者,就算是最底層的車間操作工,也能沖著領導亂發一通脾氣。但是不管怎樣,這家企業此時的形象對于此刻剛入職場的新人來說,仍是別具威嚴的。這樣的看法可能是來自于這家企業華麗的外表,也有可能是發乎于新人們膚淺的認知。在新人看來,職場競爭的激烈程度,絕不會亞于荒野求生的難度級別。
新人們仍記著在他們剛來到這家企業的時候,老師傅們給他們講得那一個個血淋淋的故事,一個個慘痛的歷史教訓。
外表憨厚且工作賣力的朱大力同志,在車間干活的時候,鬼使神差地將幾個不良品隨手揣進了衣兜里。午飯時間,正逢人事部長在食堂大門口進行勞動紀律檢查。朱大力同志在搜身的時候,被抓了個人贓并獲。盡管誰也記不清當年的勞動紀律檢查,為何嚴格到了搜身的程度,但是朱大力同志的的確確是當天就被辦理了辭退手續。直到走出公司大門的時候仍在蒙圈的朱大力,特想告訴領導這完全是個誤會,不良品嚼不碎、煮不爛,他要它作甚!但是朱大力不知道如何去喊冤,只因這一切來得太過突然!
一向恃才而傲的梅主任,某一天不知是哪跟筋搭錯了哪根筋,非要在宿舍樓的衛生間里焚燒文件資料。也許是他與那幾頁紙仇深似海,也許他僅僅是發泄一下自己的小情緒,但最終的結局卻是他被安保人員伏地正法。盡管梅主任是公司副總的鐵瓷親信,但這不僅毫未改變他被開除的命運,還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快的辭退手續辦理時速。從東窗事發到公開審理,從錯誤定性再到完成處分,這種需要搞上好幾天的復雜的程序,可這一次卻連半天時間也沒撐到。也許是因為有太多人都看不慣梅公平日里的驕橫,也許是公司領導想快點甩開這個精神錯亂的不正經。心情憤懣的梅主任站在公司的大門口,有種想要找家媒體制造輿情的沖動,但梅公卻不知道該如何向媒體開口,只因這個經歷的始末實在是太過于迅速,他至今仍模糊地覺得這是一場虛驚的夢!
嚴格的規章制度,在為企業達成約束的同時,也衍生了數不勝數的奇葩故事。然而如今大家之所以可以云淡風輕地拿這個森嚴的門規取樂打趣,那是因為嚴格的管理制度早已隨著褪色的輝煌而愈發輕忽了,尤其是在這家企業即將面臨重大改革的動蕩時刻。
然而事有例外,在這個令行禁止的制度面前,新人們還是有所畏懼的,畢竟人微言輕的他們并沒有隨性的資本。此時的他們也深刻明白,在自己的新人時期,他們可以沒經驗、沒能力,甚至是沒自尊,但是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然而這樣的認知卻也引發了一個奇特的現象,盡管某些老師傅的放蕩不羈是明顯的反面教材,但是新人們卻很是羨慕。他們甚至認為,唯有做到了這一步,才算是走到了自己的人生輝煌。所以,在這條被他們自定義的‘輝煌’之路上盡管如履薄冰,但是他們仍舊踽踽前行。
為了在必要的位置實施監督管理,以起到約束和取證的作用,公司安保部門在車間、辦公區以及宿舍樓道都安裝了監控攝像頭。尤其的宿舍樓道,這似乎是個最為敏感的地方。
由于公司的建筑物結構是連通一體的設計,所以職工想要在上班時間偷跑回宿舍休息也是極為便利。然而,宿舍住宿人員分為兩類,一類是野、鵬、雷這樣的八小時工作制的常白工作人員,另一類則是十二小時輪崗制的倒班工作人員。倒班人員四班兩倒,加上常白人員則共計五組人。五隊人馬因為上班時間點不同,使得各自的作息規律也就隨之迥異。所以通常來講,宿舍樓道向來都是空空蕩蕩的。
不知是刻意還是偶然,這般空蕩的宿舍樓道也使得那些在上班時間偷跑回宿舍的人,在監控攝像的視野里變得一目了然。所以就連那些肆無忌憚的老師傅都認為,在宿舍樓道的監控畫面里亂竄絕對是禁忌中的禁忌。老師傅的畏懼則更是新人的禁地,所以野、鵬、雷就算有正當且必要的理由回宿舍的時候,他們也會在監控設備面前低著頭、捂著臉,生怕不必要的誤會而惹上一身騷。
然而他們每次在上班時間克服萬難且鋌而走險地回到333宿舍的時候,似乎總能看見大王正在氣定神閑地在屋里玩著網絡游戲。一臉懵的少年看到這種反自然的現象,驚嘆的同時則更是滿肚子的疑問。
“上班時間你怎么在宿舍玩游戲啊?”
“我的工作都做完了!”
“你就不怕你的領導知道?”
“當然怕啊!不讓領導知道不就行了!”
“你從車間回宿舍的這一路上都是監控,你的領導肯定會發現的!”
“我可以避開監控!”
“不可能!繞開監控就回不來宿舍!”
“我這么聰明,當然自有妙計!”
面對野、鵬、雷的疑問,大王總能對答如流。殊不知在這之前,大王已經面對過太多人的質問,經歷過無數次對答的演練!此時就算再有一百種問法,大王仍能巧舌如簧。三兄弟資歷尚淺,當然沒有一百種問句的儲備,不出十招也就再也問無可問,至此他們也就只能說上一句“老師傅就是牛!”
大王已經在這里工作十余年了,就算是今年工作滿五年的阿春也要叫他一句老師傅。老師傅早已把自己的顏面修煉得比城墻還厚,對于野、鵬、雷的冷嘲熱諷自然也總能欣然接受。
面對大王的笑而不語,野、鵬、雷就像是往水里扔了一塊石頭,卻未濺起一絲漣漪。吃了大王一記棉花肚,三兄弟知道就算是再怎么譏諷也是無用功,于是也就只能空嘆一句“真是個大混!”
自此以后,大王在333便有了新的稱號——混世魔王,與野哥‘夜幕王者’的稱呼齊名。
此時在這家企業里,老人和新人的工作態度似乎是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然而這兩派思想的形成,其實各有各的道理。
能夠在一家公司里被稱為老人,十年以上的工作經歷是硬指標。婚姻有七年之癢,工作亦有十年之疾。在同一個地方待了十年以上,人們的思想、熱情等等都會到達瓶頸。能夠到達這樣的關卡,恰恰也說明老人在這一領域里已經將技藝修煉得爐火純青。雖然是登峰問鼎,但是由于這家企業的頹廢,老人在頂點卻并未見到那本該領略遼闊幅員,反倒是失去了一直支撐他們努力拼搏的精神寄托。沒了逐夢的動力、沒了人生的展望,此時的老人正可謂是山窮水盡疑無路!
然而新人卻截然不同,此時的他們剛剛擺脫了將近二十年的學子身份,初入職場人生,正可謂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雖然他們先前的知識積累,在沒有進行實踐性轉化之前,通通都是一無是處,但是年輕的他們有得是激情、有得是活力、有得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奇特想象......
盡管老人很迷茫,但是老人的經驗、見識和能力都讓新人很清晰地知道,這就是他們今后幾年之中要不斷為之努力的目標。新人也想登上老人所在的山頂,等他們到達那山峰的時候,也許景色會時世不與人同!
由此,新人繼續著新人的努力,以老人的樣式作為憧憬。老人則繼續著老人的混沌,以過來人的身份嘲笑著新人的熱情。
一黑一白,兩個看似毫無交集之物卻相互融合、反復轉化,將這個奇妙而魔幻的空間彰顯得亦暗亦明。
當然,在新人成為老者之前,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家企業里,的確也存在著一種實現過程轉化的自然機制,它會本能地為新人提供實現物體進化的空間環境和輔助材料,讓新人在登峰造極過程中的每一步都倍感收獲頗豐。
對于技術人員來說,每一次新技術的研發以及突發異常的處置,都會伴隨著個人能力的提升。如今的這家企業已然變得墨守成規,再立新項已無可能,新人唯有在一次次異常事件之中才能尋得那難能可貴的成長機會。生產車間里的各個加工機器似乎也是善解人意的,它們深知新人饑渴的成長欲,于是總在適當的時機以自毀的方式,為新人制造撓腮搔首的難題。
其實這些機械勞動力也并非那么仗義,人家在這家企業的工齡甚至已經超過了老師傅的資歷。同樣是在這里揮灑了全部青春的它們,早已失去了當年的活力。是啊!就連這些設備都已經老舊了,它們隨著這家企業經歷輝煌、感受了失敗,如今不得不頻繁露出一副故障的丑態。如此看來,它們才是為公司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老一代。
要說這家企業最老的設備,當屬雷子所負責工序的那一臺PLT005
要是說哪個設備能夠運轉二十年就算是個奇跡的話,這臺PLT005成功地做到了。然而,人家不僅做到了,更向別人宣告自己可還以繼續奉獻二十年且屹立不倒。二十年啊!我國電視機估計都更新換代二十次了吧!這臺PLT005已經可以稱得上是空前絕后了!
這臺PLT005生產于1993年,在印尼工廠效力七年后,開始轉戰中國電子市場。雖說是二手貨,但是對于剛剛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電子產業來說,日產量可以破萬,簡直是把當時的產出歷史記錄刷爆了表。在這家企業最輝煌的那幾年里,一波波設備隨著更新換代而淘汰,然而PLT005卻因為定位超前而依然身處國內領先。此后,經濟泡沫危機將實體產業沖刷得措手不及,這家企業的投資也相應戛然而止。于是乎,PLT005成了公司設備中最年邁的那一位。
2010年以后,隨著中國產業整體復蘇,集成電路產品的種類開始愈發豐富多彩,此時的PLT005已經頻繁顯露出難以跟上這個時代的疲態。但是得力于老師傅們的改造能力所賦予它的生命力,PLT005雖然一次次面臨報廢的危機,卻又一次次地幸存了下來。對于這臺設備的頑強,公司高層領導都不禁要為它的汗馬功勞而大加贊揚,畢竟PLT005的堅挺為公司省下了數以千萬的投資。
作為回報,高層領導每年都會給PLT005特批大筆的維護費用以作嘉獎。由此,PLT005雖然年邁,但是因為保養得當,通常都不會出現什么大毛病。如此看來,這臺PLT005似乎真的可以永葆青春,就算哪一天真的老了,那也是老當益壯!把PLT005當作永動機的觀點確實有些荒謬,但這卻是當時大多數人的想法。如此一來,以高效著稱的PLT005就成了這個工序的獨一份機器。相應的,這個工序也就成了整個加工流程的咽喉要塞。
然而,若要想讓某個設備持續老夫聊發少年狂的狀態,可并非只有維護保養那么簡單。寶刀不老的前提是要給它做幾臺大型手術,裝上更健全的手腳,或是換個更有力的心臟。否則,它勢必會因為過度勞損而引發一場大病。但是大型手術普遍都是既昂貴又傷元氣的,若是高層領導肯花這個錢、肯冒這個風險,他們又何必非得留著這臺老古董。
雷子還深深記得幾個月前PLT005鬧情緒的時候,自己被累成了何等熊樣,那似乎是雷子工作一年以來,所見到PLT005病得最嚴重的一回。那一場大病,仿佛是PLT005在向深深信任它的那些人述說自己真的老了。可是這些人卻依然選擇相信,相信它依然是個奇跡。故此,身兼重任的PLT005只得在不屬于自己的時代里繼續砥礪前行。這完全是個悲劇的戲碼!
終于!
PLT005上一次的余癥還未痊愈,就又再一次暈厥了。
身長二十米的PLT005就像是一條沉睡的臥龍,這一次它的發病部位是大腦。運轉了近二十年的PLC系統終于breakdown,它再也達不成那些錯亂無章的I/O通路,更計算不出那些復雜無序的與非指令。
PLT005的這一病讓很多人都慌了神,負責維護工作的老師傅們從未見過如此蹊蹺的故障。三天過去了,幾個人查來找去愣是沒找到解決之道。很顯然,這一次的PLT005要比前幾個月撂挑子的時候還要難搞。但是也正是因為PLT005的這一病,讓很多自暴自棄的老師傅又再一次看到了希望。
按說PLC癱瘓應該并不難搞!程序文件都存有備份,程序模擬運轉正常則可確定為硬件異常。但是古老的PLC控制柜宛若一面墻,其中有數不勝數的控制單元和電磁開關,從這星羅密布之中找出那顆天煞孤星,一時間任誰也不行。更何況,也許故障的源頭只是攀枝交錯中的某一根信號線老化了,簡單的短斷不良亦可致命!
其實還有個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將整套PLC裝置全部換新,如此一來也就一了百了,PLT005從此亦可有個嶄新的大腦,并被賦予更長久是生命。但是,最簡單的方法卻要付出最為昂貴的代價,不到萬不得已,高層領導是不想走出這一步的。
PLT005罷工三日,已經使得前道工序的在制大量堆積,后道工序的設備全部空閑。這對于高層領導來說,萬不得已的時刻似乎已經來臨了。然而這個看似最簡便的方法竟也只是個下下策!PLC的控制柜從繼電器、信號線等零件的準備到安裝調試完畢,最快也需要一周時間。這個時間段,公司或許已經貽誤了全部訂單,或許已經開始著手應對一個個索賠案。
自古以來,越是這種危機時刻,拯救危難的義士越是前仆后繼。隨著PLT005大故障的消息在公司內部逐漸傳開,越來越多的老師傅來到了這臺老設備的周圍。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些老師傅大多都是經驗老到且身居戰功,大多都擔當著一方車間的安危且屢戰屢勝,但他們大多也都與PLT005沒什么工作交集。此時在這被迫停產的嚴峻時刻,這些毫無瓜葛的老師傅做起了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有的人不厭其煩地排查著那無數條錯綜復雜的信號線,有的人兢兢業業地點檢著那數之不盡的I/O盒,就連這家企業的總書記也開始翻查PLT005的PLC配線圖,希望能夠從中找出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錯誤。這些紛沓秒來的人們不辭辛苦地尋找著任何可以喚醒PLT005的線索,畢竟就在此時此刻,誰若是提出了快而有效的制勝之法,誰便是力挽狂瀾的英雄,面對這樣的殊榮,這些頹廢已久的老炮兒們,終于開始躁動難安了!
看到這幅既有合作又有競爭的場面,很多人都欣慰了,盡管PLT005仍未蘇醒,但卻喚醒了老炮兒們那個封塵已久的褪色記憶。
在那個已經太過久遠的年代,這些盡顯滄桑的老朽也曾是心懷鴻鵠之志的有為青年。工作之中,他們戮力同心。成長路上,他們相互學習。機會面前,他們有過太多次強者之間的對決。這是一個若即若離的團隊,更是一個不可拆分的整體。過去的曾經,這里蘊含了不可估測的能量。曾經的何時,這里寄托了太多的夢想。大家為了各自的期盼而拼上一切,共同鑄造了這里的輝煌!
過去總是美好,但卻也不能成為全然的指望!
回歸于現實,高層領導深深明白,此次的癥結若是放在想當年的輝煌時期也仍舊是個大難題。盡管公司里的各大高手正在群策群力,但是他們仍要做好兩手準備。
從時間上來看,除非PLT005立馬見好,否則公司是絕對無法完成訂單的。但是從修理進度來看,大量的排查項目早已注定PLT005不可能迅速回春。由此可知,PLT005不應該成為公司渡此劫難的關注重點。但是修好PLT005亦是必須的,它的康健所確保的是后續訂單源源不斷。至于壓在手里的這些制品,公司高層決定交由外委工廠代替PLT005完成。
外委代工需要支付高昂的加工費,而且還要額外支出運費成本。所以這種做法對于效益不佳的企業來講,就像是貧困家庭斥資聘請傭人。雖然是賠本賺吆喝,但是也唯有這樣才能在保證產出的基礎上,為那些在災區一線絞盡腦汁的老師傅們爭取更多的時間。
既然決策已定,那么接下來就是決定去往外委工廠進行產品質量監控的人選。
其實人員選擇范圍非常窄,因為外委工廠的生產設備與PLT005的構造大致相同,所以熟知PLT005的技術人員就是監工人員的備選。在公司里符合這一要求的只有周師傅、馬大姐和雷子三人。
由于PLT005這類設備在排放要求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所有被認定的外協單位之中,能夠完成PLT005作業內容的僅有無錫一家。而且,對于一家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生產的外協廠而言,所謂的駐場不僅是要求白天的時候守在生產現場,夜班作業出現品質狀況的時候也應保證第一時間趕到。在外省市留宿到PLT005恢復正常,這似乎是個遙遙無期的出差工作,這對于女性來說似乎有些不適合。因此,備選人員就只剩下周師傅和雷子了。
在PLT005故障事發的當天,公司高層領導對全體員工進行了意向調查。所謂的意向調查,其實就是讓員工表態,公司體制改革之后,到底是去還是留。
在此次調查中,周師傅的答復是‘去’,雷子的回答則是‘留’。
公司在月底將會為那些離去的人進行賠償金結算,所以周師傅自然也就不能勝任那個遙遙無期的駐場工作。如此一來,雷子就成了唯一人選。
公司生死存亡的重托突然壓在肩上,任誰都會倍感沉甸甸,更何況雷子此時還只不過是個工作剛滿一年半的新人。得知這樣的消息,雷子不禁咧開了嘴角,興奮地會心一笑。這對他來說,幸福來得實在是太突然。要知道,雷子經過這一年多的演變,已經不再是那個膽小怕事的小不點了。面對各種新奇事物,他雖然仍會膽怯,但卻更想去嘗試。更何況,這可是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出差!聽說了這個消息的小伙伴們,紛紛向雷子投來了羨慕的眼神。要知道,雷子可是他們之中獲得出差機會的第一人!
身為女生的娜娜,喜歡借著好朋友出門旅行的機會,讓他們給自己捎當地的特產。當她得知雷子將要去往無錫出差的時候,下意識地說了一句“給我帶牛肉干回來!”
聽到這句話的雷子著實有些蒙圈,雷子只知道牛肉干應該是大草原的特產,但是既然娜娜說出口了,那么牛肉干也一定與江南雨鄉有著某種聯系。實際上,娜娜說這話的時候也并未考慮地理關系,然而之所以這么說,則純粹是因為自己想吃。盡管雷子依舊泛著迷糊,但是直性子仍舊是一口答應“沒問題!待我凱旋歸來,野哥和大鵬也會得到美味的禮物!”
聽到雷子的承諾,讓小伙伴們紛紛激動不已,他們一邊幻想著那個令人垂涎三尺的禮物,一邊遐想著何時才是自己出差的第一次。
對于自己的第一次出差,雷子可謂是相當的自信。自信的來源是他相信自己的基本功已經足夠扎實。畢竟,一年半以來的勤奮學習,以及自己所經歷的幾次大事件,其中的艱辛唯獨自己深知。況且,此次出差的工作內容,雷子全部了然于心,都是些平日里最基本的工作內容。
盡管雷子在重任面前表現出了一夫當關之勇,但是公司高層領導仍不能全然放心,畢竟這一次的外委關系到了公司的身家性命。況且,只派一個二十出頭的少年孤身前往,也根本不能讓外委廠商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反倒會認為是在開玩笑。
恰巧!
隨著訂單的逐漸減少,這家外委廠已經很多年都沒派上過用場了。由此,公司領導以生產環境再認定為名,另外追加了一位隸屬于品質管理部門的老師傅,與雷子一同前往無錫。
公司對于雷子能力的質疑,雖然表達的非常含蓄,但是雷子亦能深深理解。這樣的做法自然也無可厚非,以雷子此時的份量,任誰也不會覺得他可以做一個壓住風險的砝碼。
雖然被輕視的感覺令人很不爽,但是雷子仍對領導的決策舉雙手贊成。在那個充滿未知的外委工廠,有一位老師傅在身旁壓場,雷子就可以專心搞自己的技術工作,不用再費心盡力地提高情商去跟那些外協人員打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