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對于高考后的人生寫詩:“說再見へ不再見へ不再犧牲自己陪你品當年!想再見へ不再見へ我為你而可悲更為我可憐!痛再見へ恨再見へ為了贖罪我把自己當實驗!決再見へ絕再見へ快樂過的人不用去說道歉!”
有的人藥不能停:“這一天來了,我的人生旅程又將結束一個站臺了。我一切準備好了,等待就緒。面臨著同一個的戰場。我不害怕,因為我努力過,我不會輸,因為我堅持過,這次我也不能輸。這是我人生中最關鍵的一次戰爭。最后一次的沖刺,我不能輸,我要當一次勝利者。我不能輸,我還要和家人朋友分享這份喜悅,我不能輸,我要把勝利帶回家。我不能輸,我要讓自己的將來讓大家看見,我努力過,奮斗過,哭泣過,失落過,忘記過,站起來過,這個戰場更多的讓我想起年少時曾經許下的承諾立下的誓言,它更像是句號一樣標注了我匆匆的青澀生活,它承擔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期望。預示著我們三年的同窗生涯就此結束。從經歷它的這一刻起我們就無路可退,我們只好昂首闊步的邁向自己的前程。。分給我吧!謝謝。”
但是有一種生物卻依然活躍,有人把人分為3類:男人,女人,女博士,而這種活躍的生物正是女人,高考過后,逛街,購物,吃喝玩樂購,五毒俱全。在高考之后,她們隱藏得最深。有一位詩人曾評說:“世界上最簡單的是女人,但最難理解的也是女人。”
然而此時,王蕭竟然在做《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然而只需要我們快進3分鐘,她就從這個房間蒸發了,當你以上帝的角度或者高度去俯瞰整個大地時,你就會看到她在電影院看爆米花電影,沒錯,僅僅3分鐘。
當第二天的陽光照亮大地時,你能看到她正坐在椅子上寫作業,聽英語聽力。
整整一早上,她都坐在那兒,一動不動。這時無論快進,還是回退都沒有發現有什么不對,可是只要你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她聽的不是英語聽力,而是流行音樂,而她也不是在做作業,而是看練習冊下的小說。
第三天,陰雨連綿,睡覺.......
第四天,
第五天......
而另一邊,雪逸在第一天,十分鄭重地拿出了書,之后,就沒有之后了。
第二天,十分鄭重地拿出了書,之后,Watch.TV。
第三天,十分鄭重地拿出了書........
第三天,鄭重地拿出了書.......
第四天,拿出了書......
兩個月后
“蕭蕭,出去玩啊。”“不,不去了。”一個毫不猶豫的拒絕。
三個月后
“哎呀,逸逸,出去玩啊。”“不,不去了。”一個慵懶的回答。
四個月后
“逸逸,出去玩啊。”“好啊好啊,正有此意。”但很快接著“不過今天太冷了,明天吧。”(當然明天也是一樣的。)也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她們才走到一起吧.....
半年后,她們懷著不一樣的心情來到曾經的故地——上海小學。
不管那所學校是不是名校,但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就算在普通,也擁有著我們難以忘懷的童年回憶。
那所學校,是王蕭和雪逸的母校,上海小學始創于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是一所文化底蘊深厚,辦學歷史悠久的小學。1984年學校隨SH市行政區劃的調整,劃入XH區管轄,改名SH市XH區上海小學。系XH區政府轄下的一所大型公辦小學。它與文明遐邇的上海中學毗鄰。校園占地約38畝,建筑面積11000余平方米。校園內古樹參天,小橋流水,鳥語花香,環境怡人,是SH市花園單位。但不管它是大是小,都是我們曾經的美好時光。那一個,玉蘭樹下,紅旗飄揚的懵懂時光。
還記得小時候的我們最期待的就是——六月一日的兒童節:
每到那一天,廣播就播放著《清晨》、《讓我們蕩起雙槳》、《小小少年》、《同一首歌》、《歌聲與微笑》等等當年耳熟能詳的的歌曲,至今還記得“
鮮花曾告訴我你怎樣走過
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個角落
甜蜜的夢啊誰都不會錯過
終于迎來今天這歡聚時刻
水千條山萬座我們曾走過
每一次相逢和笑臉都彼此銘刻
在陽光燦爛歡樂的日子里
我們手拉手啊想說的太多
星光灑滿了所有的童年
風雨走遍了世界的角落
同樣的感受給了我們同樣的渴望
同樣的歡樂給了我們同一首歌”
記得那時,我們總能收到學校的禮物。不過,不管有沒有,那時的我們,都是幸福的。
我們永遠記得你,我們曾經的校園時光;我們曾經的,美好童年......
雖然童年很短暫,但是它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卻都意義深遠。那是因為我們過去的苦與樂都意并夾雜在我們童年的深處,我逐漸看到了朝陽過后更加美麗迷人的風景,陽光的無限明媚,感受到朝陽過后陽光的炙熱,在我的視野中,朝陽是那么的令人留戀卻又漸行漸遠了,它向著夕陽不斷逝去,走向那一個,生命的落幕。正如有人說:“人生的車站不售返程車票;出了山的溪水不會往回流動。”但我們卻從未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