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 紅樓之黛色傾城
- 滄海明珠
- 3006字
- 2013-08-02 20:50:44
“這事你倒是上心,到底也該注意身子要緊。”賈夫人笑笑,將琴譜放到一邊的高幾上,把手中的一個大紅帕子包著的物件放到了黛玉的說中,“這是娘親給你的禮物,雖然有限,但卻是娘親一針一線縫制的,你留著吧。”
黛玉接過來,打開帕子,只見是一個石榴紅綾縫制的肚兜,上面繡的熒光碧桃花栩栩如生,熱鬧的枝頭卻飛舞著一雙玉色鳳蝶,翩躚而飛,就像活了一樣。
“好漂亮啊。”黛玉驚嘆道,她從沒見過這樣精致的繡工,便是肚兜的邊沿,亦用淺粉色的絲緞做成了小拇指大小的朵朵桃花,層層疊疊的堆在一起,仿若落英飄搖一般的美麗,再看桃花鳳蝶,無論是絲線的配色,還是圖樣的布局,無處不見細致的用心,流光溢彩的桃花鳳蝶映著盈盈的燭光,簡直比真的還美麗百倍。
“卻是費了娘親好些功夫呢,如今再做卻不能了,一是沒那個嫻靜的心思了,再就是,娘這身子也越來越不濟了。好歹你收著,將來若是娘親不在了,也是你的一個念想。”賈夫人輕輕的笑著,似乎說著家常話,卻把黛玉給唬的落下淚來。
“娘親,你這是說什么呀?!”黛玉說著,便撲進母親的懷里,自從一路勞頓到了揚州,母親的身子越發的弱了,一直請著太醫診脈,藥也沒有斷過,可娘親的病,就是不見好。
“沒什么,娘親不過說說罷了,你何必當真。天晚了,你也早些睡吧,玩了一天了,還不累嗎?”賈夫人慈愛的撫摸著女兒的頭,看著她躺進被子里,然后又親自給她放下帳子,才帶著丫頭離開。
王嬤嬤帶著丫頭送出去,賈夫人又囑咐了一些話,便回房去了。
然第二日,黛玉渾身便懶懶的,應是昨日玩了一天,吃飯時受了些冷氣,又勞累的緣故,請了太醫來診脈,只說先天就生的單弱,昨兒又累著了,依然是用人參養榮丸進補,慢慢可好。
林如海的公務亦繁忙起來,每日晚間才回,賈夫人料理家務,又兼著外邊的生意,每日亦是勞苦不堪,身上的病便更重了一層。
窗外絲絲冷雨,打著旋兒落在庭外梨樹間,正是春意濃時,層層梨花裝成白雪一般,裝扮著那棵粗大的梨樹,清風吹過,點點花瓣紛紛飄搖,樹下邊堆積了胭脂雪,渺渺幽香透過茜紗窗,更添清冷寂靜,反倒是更有一層清幽的質感。
黛玉的閨房里,花梨木的家具透著極致的典雅和淸貴,一架紫藤蔓惠繡屏風十分的醒目,看著極盡優雅,那邊條案上一架小小的自鳴鐘,滴答滴答的發出規律的聲響,讓這屋內的主人不由得淡淡的發著感慨:“彈指紅顏老。”
“姑娘,小小的人兒,怎么說這樣的話?小心太太聽見了,生氣呢。”王嬤嬤在外間進來,手中端著一個梅花式雕細小托盤,上面一站素胎瑩白骨瓷蓋碗,里面盛著紅棗桂圓粥。
“隨便說著玩呢,媽媽,外邊的雨聽著越發的緊了,爹爹還沒回來嗎?”黛玉從瑤琴抬起頭來,看著窗外的一樹梨花,問道。
“老爺已經叫人回來說了,怕是晚上回來時要過了晚飯的時候了,太太說,一會兒叫姑娘到前面去,和太太先吃晚飯呢。”外邊小丫頭正好進來回話,倒是解了黛玉的疑問。
“爹爹這樣忙了,哎!”黛玉輕輕的一嘆。
“姑娘,老爺做了官,自然是要忙起來的,姑娘煩悶,可是因為平日讀書少了伴?”王嬤嬤一邊將桂圓粥遞到黛玉的面前,又拿著大湯匙喂她。
黛玉自接過了湯匙,吃了兩口粥,又道:“請來的先生講的那些東西我都不愛聽,況他又一心自己巴結往上,全沒把我的功課放在心上,今兒只怕有去游山玩水結識什么達官貴人去了,素來我的身子弱,倒成了他偷懶的借口了。”
“姑娘不必生氣,讀書不讀書的,有什么要進,姑娘文才那樣好,如今又學琴,還要學刺繡,功課便是放放也不遲,正經的,咱們又不指望著去趕科考,博功名,那么認真做什么?”王嬤嬤見黛玉不吃了,便又拿起湯匙,喂了她兩口。黛玉便將粥碗推開,轉身去拿了一本閑書來看。
“姑娘,絡子打好了,你看著這樣可好?”雪雁因在她自己的屋里給黛玉打絡子,所以剛才不曾在這里,因見王嬤嬤在,又跟她問了好。
“拿來我瞧瞧。”黛玉便放下了書,接過了雪雁手中的絡子。
“喲,這么雅致的顏色,卻是做什么用的?”王嬤嬤見雪雁將一根蔥綠色間雜這一點銀線的攢心梅花絡子遞到黛玉手中,便驚喜的問道。
“把那日得的那塊同心瑗籠住。”黛玉滿意的看著手中的絡子,顏色和樣式都是自己喜歡的,便從隨身的荷包里將玉瑗取出來,交給了王嬤嬤。
王嬤嬤忙接過來,比量了一下,笑道:“這個顏色配這個玉,是極雅致的,姑娘的眼光竟是這樣好,老奴原還想給這玉打個絡子呢,總沒想出什么合適的顏色來配,多以耽擱了這幾日。”
“恩,這個顏色素雅些,我還想要個艷麗的,媽媽可否幫我?”黛玉滿意的看著王嬤嬤手中玉瑗已經和絡子結在一起,輕聲說道。
“姑娘什么時候跟老奴也這樣客氣起來。”王嬤嬤將結好的玉瑗交到黛玉的手上,笑道。
“呵呵……”黛玉天真的一笑,“媽媽,再要一個桃紅的配一點金線,結了朝天蹬的結子配這玉瑗,媽媽說如何?”
“恩,很有膽氣的顏色,老奴是不敢想的,但姑娘說來,想是效果不錯,晚上老奴就打來。”王嬤嬤便思索著說道。
“恩,這玉瑗,就掛在帳子里面吧,帶在身上很不方便,沒的丁零當啷的,倒是不小心碰壞了玉瑗。”黛玉說著,又把玉瑗交給了雪雁,雪雁便上了黛玉的鏤空雕花花梨木的床,掛在了里面的帳子上,淺紫色的帳子,配這個顏色,正好很鮮艷。
黛玉滿意的看看,便站起身來,長出了一口氣,說道:“外邊的雨小些了吧,咱們出去走走如何,總是在這屋子里悶著,喘氣都不舒服了。”一邊說著,便往外走。
雪雁忙拿了披風跟上,雪鷺又忙撐起了一柄大大的玉生堂的二十四骨烏木傘。雨過天晴顏色的絹面纖塵不染,映的黛玉的面色更加粉潤溫熙,仿佛提煉了千遍的萬般純凈的美玉。
“梨花都落了。”黛玉抬起頭來,看看這棵高大挺拔的梨樹,輕輕的嘆了口氣。
“姑娘莫惱,這梨花落了,可不就有了香甜的果子?”雪鷺天真,一邊笑道。
“是梨子吧?”黛玉年紀雖小,可也知道丫頭們的避諱,她們都是王嬤嬤熏陶教育出來的,所有的不吉利的話,都不準帶出口,而黛玉此時心中有事,卻明知其理,還是故意的說了出來。
“姑娘,莫不是有了什么心事吧?”王嬤嬤在一邊,瞧著黛玉的臉色說道。
“辰玉的生日快到了。”黛玉只說了這一句,眼睛里便滿含了淚水,剩下的話,已經如鯁在喉,說不出來。
“姑娘別傷心了,讓太太聽見了,又徒增煩惱,與太太和姑娘的身子都無益,過去的事情,便都過去了,少爺此時或許已經早就托生到了大富大貴之家,姑娘還只管這樣念叨,他亦是聽不見了。這是何苦來?”王嬤嬤說著,便拿了帕子給黛玉拭淚,又勸了一車子的話,又引著她離了這棵梨樹,往那邊玫瑰從中去了。
玫瑰卻已經是新結了花苞的,偶爾有一朵兩朵的已經開了,但卻依然是半開半放,猶如嬌羞的少女,帶著或紅或粉的面紗。
“姑娘,瞧今年的玫瑰,都是揚州府臺叫人送來的外國的品種,瞧著花兒開的多好。”王嬤嬤一邊指著這嬌艷的玫瑰,一邊夸贊著。
“對了,這玫瑰還有名字呢,叫什么來著……”雪雁聽了王嬤嬤的話,突然想起那日揚州府臺夫人跟自家太太說話的時候提及了此花,正好自己在跟前,當時聽了覺得奇怪,還好生背了幾遍,回來說給了姑娘,就忘了。
黛玉輕聲一笑,輕輕的撫摸著跟前的一株紅玫瑰,說道:“這個,叫做‘薩曼莎’是一個叫做女兒國的地方傳到咱們這里的玫瑰。”
“是了是了,就是這個‘薩曼莎’虧得姑娘記性好。”雪雁便高興的笑道,“當時我還想,一個花也這么蹊蹺,取了這樣一個難記的名字,不過如今看來,倒也不枉它有這樣刁鉆的名字,花卻是真真與眾不同的。”雪雁一邊說著,一邊俯下身去嗅著玫瑰的清香。
“叫人剪下幾只,插到屋子里去,就用那只青花折枝瓜果的六萬瓶儲滿了水養著。”黛玉一邊看著玫瑰,一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