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漩渦
- 晚唐不良人
- 發光的兔子
- 2039字
- 2019-08-15 21:35:58
死者一共八人,皆一刀致命,就連轎輦中的貴人除了被摘去頭顱外,渾身上下也未見任何傷痕。
張小乙略微查看了一下無頭“貴人”便趕緊下了轎輦。
雖然穿越到了唐朝,但是他身為刑偵教授的敏銳并未消失,越是卷入這件事情,他越是覺得詭異。
轎輦中的貴人這個時間段肯定是去上朝,而上朝的御道按照禮制乃是黃土鋪就,在御道上能夠清晰的看到留下的腳印。
由于神策軍對于現場的保護,所以大部分腳印依舊保持完好,除了那些護衛拼殺時留下的雜亂腳印外,只有兩道腳印一出一進靠近了轎輦。
這兩道腳印自然不可能是無頭“貴人”自己踩出來的,只能是兇手所留。
張小乙閉上眼睛,幾乎可以想象當時的場景——護衛們被屠殺一空,兇手手持利刃一步步逼近轎輦,然后抓住“貴人”的頭顱一刀剁下……
只是……張小乙緩緩睜眼,眼神晦暗不明,面對轎輦中的情形沉吟良久。
轎輦內的兇案現場出現了兩大疑點。
第一點,死者脖頸傷口處光滑細膩,應該是被人一刀梟首,但現實中要砍人頭顱并不容易,古代劊子手砍人一般是尋找頸椎骨縫,骨縫細狹,所以死囚們才需要五花大綁不可動彈。
但是無頭“貴人”身上并無其他傷口,大概率當時并非死人,便是老弱無力,只要稍稍掙扎很容易就會讓兇手刀鋒偏離從而卡在頸椎骨頭上,這一點不合常理。
第二點,梟首之后人體的血液會在壓力的作用下噴濺而出,曾有古書記載,犯人斬首后產生了高達數米的“血泉”。
但是兇案現場卻只有極少的血跡,似乎絕大多數的血液全都被“吸走”了。
縱然是如此,對于張小乙來說,也不過是一個奇案,而他平生最喜歡的就是研究奇案,如果死者并不是這位“貴人”的話!
孫頭兒見到張小乙出了轎輦便眼神放空,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便忍不住上前拍了他一下,輕聲道:“小乙,你發什么愣呢?情形究竟如何了?”
張小乙一個激靈,回過神來,擺擺手:“沒什么,只是被那尸體給唬住了,我到一旁緩一緩。”
說罷,張小乙不等孫頭兒回答,便緩緩站到了旁邊,對著整個兇案現場冷眼旁觀起來。
孫頭兒見狀猶豫了一下,他隱隱覺得張小乙和平日里表現的極為不同,但又說不上哪里不同,張張嘴終究還是沒能問出來,又蒙頭去檢查現場。
張小乙冷眼旁觀下自然注意到了孫頭兒的表現,可他現在感覺自己正在無可避免的陷入一個絕大的致命漩渦,哪里還顧得上去安撫孫頭兒……
在不良人的勘察下,命案的線索開始一點一滴的匯聚起來。
除了張小乙之外,幾乎所有的不良人都認為這次絕對是立功的好機會,所以搜查的格外認真。
幾乎整個兇案現場都被掀了個底朝天,張小乙看著同僚狂熱的神情,完全相信,這幫家伙要不是擔心在貴人們面前太過失禮,恐怕連尸體的褲子都得拔下來仔細瞧個清楚。
等到勘察完畢,天色已經大亮,長安城巨獸復蘇,遠處隱隱傳來喧鬧聲。
武翊黃看完不良人遞上來的案情匯總,神色疲倦的揉了揉眉心,朝著不良人揮了揮手。
很快,張小乙和其他不良人就被神策軍帶著離開了現場。
張小乙走著走著,忍不住一回頭,長安的朝陽下,武翊黃無悲無喜,恍如一具塑像……
十二名被點名的不良人并未直接回到萬年縣縣衙,而是在就近的太平巢中就地解散,恍如他們的作用已經發揮完畢。
“這幫貴人們什么意思?要我們查案還是不要我們查案?”孫頭兒和張小乙走在宣平坊大街上,有些憤憤不平。
張小乙瞥了他一眼,嘆了口氣才解釋道:“孫頭兒,你就燒香拜佛,希望上頭不會讓我們查這件案子吧,千萬別自己傻往上湊!”
“這其中有貓膩?”
張小乙心中冷笑一聲,沒有貓膩才怪了!
“孫頭兒,你當不良人多少年了?”
“一十三年!”
“一十三年里處理過多少貴人大案?”
“……”
張小乙初至大唐時,因為不習慣唐朝的風俗習慣,鬧出了不少的事情,其中一些還頗為嚴重,要不是孫頭兒護著他,恐怕自己這身不良人的皂服早就被扒下來了,所以張小乙并不吝口舌來提點一二。
“說到底,咱們不良人只是維護街面上的平安,順便抓抓小賊,這才是咱們的本職工作!”張小乙耐心解釋道:“真要發生大案,下有各大縣衙捕快,上有大理寺寺卿,憑什么讓我們不良人來查案?”
更何況死者還身份顯赫。
死者究竟是何等身份,張小乙并不知道,但是他看到死者的兒子年紀輕輕,不過三十余歲便是三品大員,可想而知,死者有多大的權勢。
能過做到這點的,朝中只怕屈指可數,說是權勢滔天也不為過!
這樣的貴人死了,不是衙門捕快追查,也不是大理寺堪查,卻讓他們不良人來查?
這其中隱藏的危險讓張小乙不寒而栗。
“那望樓擊鼓召集不良人干什么?貴人們吃飽了撐的?”孫頭兒聽了,忍不住嘟囔道。
張小乙聞言雙眼幽深發亮,他當然不認為貴人們是吃飽了撐的,如果誰把當朝權貴全都當成傻瓜,那么他自己才是最大的傻瓜。
實際上,張小乙已經發現,兇殺現場在他們來之前就已經被人勘察過了,雖然勘察者小心翼翼地抹去了大部分的痕跡,但卻瞞不過張小乙蘊含著前世刑偵知識的雙眼。
黃土地面有打掃痕跡,射滅轎輦四角氣死風燈的弩箭也不至所蹤,死尸鮮血凝固顯然死亡已經超過大半個時辰。
這一切都在表明,還有另外一批勘察現場的人。
勘察者是衙門捕快還是大理寺卿?
張小乙并不關心,他只希望,這件事情不要再牽扯到他的身上,對于如今的生活他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