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仙氣緩緩流

“人活一口仙氣”——外公曾在小仙媽媽小時候和她說過這樣一句話,媽媽記住了,又在小仙剛開始記事的時候告訴了她。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小仙很是好奇,摸摸鼻子,果然有“仙氣”,于是小仙不免又開始暗暗擔心自己的“仙氣”會不會突然消失,只要一想起來便會摸一下鼻子看看“仙氣”還在否。但小孩子畢竟是小孩子,很快小仙便淡忘了這件事。一轉眼多年過去,小仙再也沒有關心過自己的“仙氣”,直到開始練習瑜伽。

開始接觸瑜伽之后,小仙才發現很長時間之內其實都蠻對不起自己的?!跋蓺狻边@么重要,小仙從小就已經知道了,但居然自童年那次擔憂之后,小仙就再也沒有關注過它。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也開始變得越來越不單純,情緒也跟著變得愈來愈復雜。每當我們感到沮喪時,“仙氣”會跟著變得緩慢而無序;感到生氣時,“仙氣”又會變得雜亂而無章;變得焦慮時,“仙氣”會變得緊張而急迫;激動的時候,“仙氣”又會變得急促而短暫……而體態也在“仙氣”的各種扭曲之間慢慢變得不自然起來。正所謂心意中發生的一切都會體現在身體上——無論愿意與否,你的情緒和感受,無形中都被一點一滴儲存在了自己的身體里。

瑜伽,就是要在糾正體態之間,梳理你的“仙氣”;重塑仙氣的同時,改變你的心態。千萬不要被網上那些高難度動作的瑜伽圖片嚇到,真正的瑜伽,不是看你有沒有一字馬的柔韌度、頭肩倒立的平衡感或一手撐起整個身子重量的力度,而是看你能不能平和地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當然也包括你自己。換句話說,沒有什么事是瑜伽不能解決的,若是一次不行,那就多練幾次。

感到沮喪、焦慮時,左手手臂自然下垂、右手手臂貼耳高舉過頭,帶動身體向左從腰部緩緩側彎,同時眼睛自右臂內側看向斜上方,然后換邊——瑜伽的“風吹樹式”會幫助你止住眼淚;感到激動、生氣時,請輕輕閉上雙眼,緩緩用下頜去找鎖骨,而后右耳慢慢去找右肩、后腦慢慢去找脊柱、左耳去找左肩,至鎖骨時反方向轉動——瑜伽的“勁功”會讓你慢慢平靜下來……這些動作看似簡單,若是像樹懶一樣安安靜靜地慢慢做完卻很難,它們是我們經常會在瑜伽館里練習到的姿勢,然而瑜伽的功效和體式卻遠不止只有這些!

如果你覺得去瑜伽館學瑜伽太麻煩,記動作和功效太過于復雜,那么不妨嘗試一下瑜伽冥想吧。瑜伽冥想是一種很好的清理負面情緒清理的方法??傆心敲匆粋€時刻,我們會被負面情緒所包圍:當你遇見了一件讓你感到非常失望的事情,當別人無心的話語傷到了你的心,當某人的所作所為讓你感到非常憤怒,當未來的不確定讓你感到憂心忡忡——所有的這些,都會讓你感到煩躁不安。而瑜伽冥想可以幫到你的,就是解救你幸免于沉浸在已經發生或還未到來的事情之中,引領著你帶著你的呼吸和情緒跳出虛幻的痛苦,平和地活在當下。

瑜伽冥想聽起來好像很難,其實學起來并不難,難的是堅持。洋子在上瑜伽教練班時,每天至少練習冥想兩小時。因為有老師監督、同學陪伴,堅持下來并不是很難,但最后回到家慢慢地又被打回原型,但是洋子很懷念堅持的那個階段,整個人都非常地放松、舒緩,遇到事情也很強大、包容?,F在洋子遇到大的情緒波動依然喜歡冥想,多少會有些效果。這里簡單說一下方法:首先,冥想要盡可能地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最好是盤腿而坐,但若是在戶外不方便,端坐也可。上半身保持芭蕾體態(請參照“以芭蕾之名,行公主之禮”章節),閉上眼睛,氣沉丹田(臍下三橫指的位置),將意念集中在兩眉之間,關注你的呼吸,體察你的情緒,以及兩者之間微妙的關系——當你情緒不佳時,你的呼吸一定也是紊亂無序的。接下來開始調整呼吸:吸氣的時間有多長,呼氣的時間就要有多慢,兩者之間應同樣緩慢而有規律,呼和吸四秒左右為佳(在做瑜伽體式的時候呼吸亦應如此),每次練習至少五分鐘以上。當你吸氣的時候,請告訴自己:我在給自己注入全新的正能量,或其它一些好的暗示;而呼出的時候,請告訴自己:我的那些不愉快的情緒都已隨著呼吸慢慢遠我而去。瑜伽冥想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自我暗示。洋子覺得有些人非常愚蠢,明明懂得很多,知道生氣對身體的這這那那都不好,可是一旦真的生氣了,這些知識非但不能阻止他們生氣,反而讓他們多少或胡思亂想著這也被氣壞了那也被氣壞了,進而更加遷怒于惹他生氣的事或人,從而無限惡性循環下去——為什么不試試瑜伽冥想呢?!

洋子覺得,如果這輩子人只能選擇一種運動方式相伴,那么洋子只選瑜伽;而如果這輩子只能練習一種瑜伽體式,那么洋子選擇冥想——這世上恐怕再也找不到比它更智慧的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川县| 同江市| 邵东县| 三门县| 安吉县| 全椒县| 盱眙县| 永德县| 大冶市| 湘潭市| 荃湾区| 吉木萨尔县| 定日县| 新闻| 海淀区| 嘉鱼县| 句容市| 汉川市| 双柏县| 香港 | 瑞昌市| 罗城| 鄯善县| 富川| 丰原市| 个旧市| 华容县| 桃江县| 长海县| 巴彦县| 安泽县| 沙湾县| 汕尾市| 青海省| 安乡县| 稷山县| 汉川市| 浦东新区| 佛学| 博爱县|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