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氣肆虐!紫衣侯和公公的戰斗徹底挑起這一十四人的混戰。場中并無其余兵器,眾人手中之劍盡皆不是凡兵,寒光凜冽的同時,劍氣四溢。
稍微讓洛世安平靜一些的是場中一十三人并無人達到劍罡境界,否則他也沒有信心劍挑這一十三人。
這一十三人中,若說實力最強,則是那位公公,其次便是李破障。這個曾經數次敗在洛世安手下的探花其隱藏實力深不可測,誰也不知他全力出手的真正實力。再次則是汪尚靈和紫衣侯,二者幾乎不相上下。其余之人則要比洛世安還要差些,畢竟洛世安經過這些時日生死之戰的洗禮精神境界有變化的同時,體內因為本名蠱血氣也更加濃郁,雖然沒有得到通脈境界的武學,但其氣血濃郁遠超一般武者。
洛世安立在劍陣之中,一十三人真正對他出手的不過七人而已。紫衣侯和公公相互對戰,李破障和汪尚靈再破二人,洛世安劍下壓力大減。
七人之中,快劍,慢劍,軟劍,重劍,七柄風格完全不同的劍向著洛世安齊齊刺來,籠罩洛世安周身大穴。
洛世安并未驚慌,雙手提起最初的那對水火神劍,一劍剛,一劍柔,雙劍圓轉,將所有劍勢聚攏一起。只是以單人硬憾七人之力自是有些不足,洛世安擋下了七劍的致命殺招,卻依舊被劍上附著的力量向后擊退半丈。
洛世安面色卻無驚懼之意,雙眸中光芒閃爍,這雙劍聯手威力自然不俗,更重要是他將鎮世拳中的拳法理論應用到劍法之中,此時終于有了一絲眉目。也正是那一絲靈感,讓他擋下對面七人的致命攻勢。
七人抽劍再次攻來,依舊是一模一樣的攻勢。即便洛世安可以擋下,其劍上的力量也會一次次侵蝕他的體力,之后便有一次擋不住自會葬生在七劍之下。
洛世安自然明白其中道理,可苦于單人,無力可支。只能重復那一招暫時擋下致命攻勢。
半丈,一丈,待洛世安退得七次之后,體內暗傷結生,一口鮮血驟然噴出。體內本命蠱跳動加劇,隱藏在洛世安長袖間的蟲子忽然飛出,在洛世安身前凝聚成一面蟲盾。
七人不禁猶疑的站住腳步,停住攻勢。七人皆非普通人,自然明白眼前這蟲群之中藏著蟲蠱,蟲蠱之毒,稍有不慎便會喪命毒針之下。
洛世安皺眉,本命蠱在他的控制下平靜下來,蟲群緊隨其后飛回袖袍之中。他抬頭看向七人,雙劍舉起,“七位放心,我洛某百劍戰之內自會只用劍道手段。”
七人相互猶疑的看了看,洛世安輕嘆一聲,雙劍變換攻勢,向著七人主動進攻而去。
七人中四人攻而三人守,臨陣配合,默契無比。火劍刺,水劍纏,四劍竟被兩劍一纏一刺之下偏向一方,破了攻勢。
其余三人卻在這時忽然轉守為攻,向洛世安下路刺來。這竟是七人陰謀,意在斷了洛世安的后路。
洛世安一腿邁出,主動迎上三劍,劍刺入骨,洛世安腿骨一扭,竟將三劍扭飛,不等七人反應過來,雙劍一劍攔住四劍,一劍橫掃。那三人保持攻勢,正好落在劍氣之內,被劍氣襲身,頃刻間死于非命。
恰在此時,戰的火熱的紫衣侯和公公突然聯手攻向洛世安,雙劍一左一右,齊取洛世安的首級。這二人竟在真戲假作,等待洛世安露出致命破綻。
洛世安雙劍,一劍擒住四劍,一劍氣力用盡,一腿重傷。面對這凌厲的二劍,幾乎是必死之地。
李破障和汪尚靈同時色變,此時距離過遠,二人無法及時救下洛世安。眼睜睜看著兩柄寒氣四溢的寶劍直取洛世安的頭顱。
洛世安面色平靜,心中默念“躍巖”二字,盡管只是單腿用力,洛世安仍舊一躍數丈,將那四劍挑出的同時躍出原地,更是擺脫了致命殺局。
紫衣侯與公公面色不甘,腳步一點,身影自地面竄起,繼續向著空中的洛世安追擊而去。
洛世安身體旋轉數周,劍尖一挑將腿部的三柄劍挑飛,正落入之前的劍陣之中。面對聯袂而來的二人攻勢。洛世安雙臂交叉,水火二劍再次糾纏在一起。劍氣流轉,炎冰之意盤旋不休,形成一道循環。
這便是鎮世之劍!洛世安眼中充滿精芒,巨力之術啟動,身體好似流星隕石自空中落下,壓向紫衣侯和公公二者之劍。
紫衣侯眼角目光掃到一旁的公公,劍氣不變,其內中威力卻已去了十只八九,待得洛世安雙劍落下。紫衣侯身影閃爍,劍彈而飛,洛世安雙劍的壓力完全落在那公公身上。
這公公實力練皮鍛骨大成,通筋之境亦有一絲小成,血氣比洛世安雄厚不少。即便紫衣侯臨陣退縮,想要坑他一次,他也不愿閃避,只想擒下洛世安,換得首功,從此脫離這閹人身份。
只是他錯估了一件事。洛世安有本命蠱異化心臟,血氣并不比他低上多少,又有巨力之術加上從天而降的慣性之力,其力道不比他小上多少。
一聲爆響,洛世安身體倒飛而出,鮮血不要錢似的噴出。那公公同樣受傷不輕,劍折在地,自身墜在地上,嘴角鮮血沁出。
紫衣侯眼中精芒爆閃,提腳身影閃爍,就要擊向洛世安,眼角卻撇到一柄寶劍飛來,若是不躲,必定會被長劍穿心。紫衣侯不得已身形停滯,站在原地。
“劍已離身,則失去資格。紫衣侯莫非想要破壞劍閣規矩?”李破障施施然走過來,剛才那柄長劍自然是他擲出。
紫衣侯目光盯著李破障,目中兇光閃露,卻被李破障反瞪回去。“怎么小子?想再打一架?”
一聲輕鳴,汪尚靈將手中長劍擲在洛世安身旁。“劍閣弟子,你若是做不到,我便取劍時用這把劍來洗刷它的恥辱!”
洛世安胸前血跡斑斑,卻是驟然抬起頭,目光灼灼的看向遠處的持劍中年,“前輩,我可得一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