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是林青打起精神去靜聽,也覺得沉悶而無趣,見差不多了,就問著:“師傅您剛才說的官員出賣呢,這又是怎么回事?”
顧炎武聞言沉默了片刻,似是在回憶,少許時間后才道:“青兒你還記得我們初次見面時你吟得圓圓曲嗎?”
見林青點點頭,顧炎武也就接著說:“事情就得從這里說起了。”
林青發(fā)覺顧炎武似乎越發(fā)惆悵,只見他閉眼了幾息才說著:“那年現(xiàn)在的平西王吳三桂還是山海關(guān)總兵,而當時的大明雖然幾乎丟了關(guān)外,但憑借還在手中的江南富饒之地,和有著‘天下第一關(guān)’之稱的山海關(guān),也斷不會落到亡國的地步?!?
“清軍被阻隔在山海關(guān)之外停步不前,不是因為他們不想,實是因為他們不能,山海關(guān)經(jīng)大明苦心經(jīng)營上百年,在與清軍開戰(zhàn)的二十年內(nèi)從未被攻破,清軍幾次襲擊內(nèi)地都只能遠繞漠南蒙古,其牢固可想而知,但就在吳三桂和清軍隔關(guān)對峙的時候,就在這時候,大廈卻轟然倒塌…”
林青聽著心里一緊,只見顧炎武用力把手扣在矮桌上,語氣突然間激烈起來:“李自成的大軍兵臨北京城下,但北京城此時是九門緊鎖,可謂固若金湯,這座大明都城的堅固是其他任何一城也及不上的,在英宗皇帝至此的二百年間,蒙古、女真曾幾次兵臨城下,卻只能望城興嘆,改去其他地方擄掠,李自成自然也沒有辦法?!?
林青眉頭鄒在一起,據(jù)他所知,李自成是入了北京的,那師傅為什么這樣說呢?
就聽顧炎武道:“這時候,崇禎皇上已經(jīng)派了命令給吳三桂,命他率軍進京勤王,這就是為師之前說的,大明其實有著機會?!?
“吳三桂率領(lǐng)的十幾萬關(guān)寧鐵騎是大明防御八旗的唯一精銳,其戰(zhàn)力之強可見一斑,在得到命令后,吳三桂也確實火速馳援北京,而李自成的義軍不過烏合之眾,兩軍若是相遇,只怕會是一面倒的局面?!?
林青不由出言:“師傅你是說,這時候崇禎皇上憑城固守,而李自成也確實無法攻破,只需等吳三桂的援軍一到,危機就可解決?”
顧炎武點點頭:“若真如此,大明也許真不會亡,待緩過氣來,區(qū)區(qū)幾十萬的胡夷,就是再鬧,又能掀起什么風浪?”
“那…”林青正欲發(fā)問。
顧炎武知道他要問什么,示意他稍安勿躁,又說著:“有著機會,那為什么后來會被胡虜?shù)昧颂煜履??卻是因為在崇禎皇上登基之后,勵精圖治,深惡痛絕官員的腐敗,所以在登基十數(shù)年間連換帶殺了數(shù)十名大員,唯愿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惜死,大肆整頓政局自然觸動了很多官員的利益,他們這時候已經(jīng)開始有著抵觸…”
林青愣愣聽著,這與自己前世所知道的崇禎皇帝完全不同,前世所知,崇禎是個多疑的庸主。
聽到這里,林青不由發(fā)問:“師父,崇禎皇上不是很庸碌嗎?而且他生性多疑,他…”
顧炎武聽了眉頭一皺,盯著林青:“青兒何出此言?”
林青想了想,說道:“徒兒偶然在一茶樓聽書時聽到,說崇禎皇上生性多疑,聽信了奸臣的話,冤殺了袁督師,而…”這自然不是林青真的在哪處茶館聽來,而是前世所知,但此時的確有得了命令的人在民間這樣說。
顧炎武聽著怔了片刻,問著:“袁督師?哪個袁督師?”突得好似明白了,猛然間站了起來,勃然大怒道:“混賬!這是哪個說書的講的?青兒你帶我去,為師非得砸了他的招牌不可,這人一定是清廷派來坊間散播謠言的。”
這讓林青驚了一下,趕忙說道:“那人早去其他地方了,師父您消消氣兒,您給徒兒說說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顧炎武怒不可遏,粗粗喘著氣,平靜下來后才跟林青說著:“要說這袁崇煥,他到底有沒有叛國為師不知,但若不是他,現(xiàn)在也就不會是被滿清得了天下?!?
“這是為何?”林青嘴上問著,心里暗暗道:“師父的學識之淵博,還真不愧是被譽為清初三大家之一,好似什么都知道一樣。”
卻見顧炎武捋了捋斷須,似在沉吟,半響后才道:“為君者,要的是平衡,不會希望看到一家獨大的局面,讓袁崇煥與毛文龍相互制衡,這自然有著深意,袁崇煥以糧資敵,說大話五年收復(fù)失地的事為師就不說了,崇禎皇上關(guān)了他半年之久,這時間也不短了,這能說是誤殺冤殺嗎?定是思考再三才下的決定。”
“在為師看來,袁崇煥上任后,做的最大一件錯事,就是私自斬了毛文龍,毛文龍鎮(zhèn)守的東江,在當時清軍的后方,就像一顆釘子一樣,死死牽制住了清軍的大部分力量,因為當時清軍膽敢出兵襲擾中原,毛文龍就可聯(lián)合高句麗(高句麗一直是明朝盟友),從滿清的后方直搗其心臟所在,正是因為這樣,毛文龍可以說是努爾哈赤的心腹大患?!?
“但袁崇煥上任后,卻不稟報崇禎皇上就以通敵叛國罪名私斬了毛文龍,毛文龍到底有沒有叛國,為師不在場,也未見過其人,自是不知,但觀其鎮(zhèn)守東江二十多年間,努爾哈赤曾數(shù)次率大軍想搗滅毛文龍,但當時的后金并沒有水師,他們一打,毛文龍就退回島上,正可謂是招降不了也打之不下,毛文龍就是這樣度過了鎮(zhèn)守東江的二十余年?!?
“袁崇煥斬毛文龍,為努爾哈赤解決了這樣一個心腹大患,解決了這樣一個后顧之憂,滿清胡夷才得以放開手腳侵我華夏河山。”
這跟林青前世若知的完全不一樣,不能置信的問:“那坊間傳聞的崇禎皇上誤信反間計冤殺其一事呢?”
顧炎武聽了難得的一笑,卻是嗤笑,說道:“這反間計說皇太極精心策劃布置,命人在俘虜?shù)膬蓚€太監(jiān)睡覺的地方,偷偷談?wù)搰?,暗示袁崇煥已和他們秘約一同攻取北京,事后又放走太監(jiān),等太監(jiān)跑回后告知崇禎,崇禎皇上信以為真,冤殺袁崇煥,青兒你知道的可是這樣?”
林青點點頭:“難道不是嗎?”
顧炎武為其解釋道:“清廷到處散播崇禎皇上昏庸無能,可這反間計明眼人一看便知,拙劣得跟三國中‘蔣干盜書’簡直如出一轍,崇禎皇上就是再昏,三國演義還是讀過,況且軍國大事豈是兒戲?這里面還有很多我也不知道的,但為師可以肯定的是,事實絕不是他們污蔑的那樣,是崇禎皇上誤信反間計,這里面還牽扯了很多的黨爭,以及袁崇煥以糧資敵、私斬毛文龍、欺君說五年收復(fù)失地等等,牽扯的太多…”
聽師傅這此時代的人說了這許多,林青突然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是了,我前世知道的,只是經(jīng)過別人,經(jīng)過后來的滿清皇帝下令編撰的四庫全書和后世別有用心的人篡改過的歷史。”
正是應(yīng)了那句話,你知道的,只是別人想讓你知道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