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將軍,草民未退前,把總做了十五年,代理千總做了二年。”
“代過千總,管一汛人,想必不在話下,我原意只是想你幫著帶新兵,但你也見了,如今用人之際,人手卻這般缺少…”
“這樣吧,你暫做代理把總,這幾日便專門教新軍列隊,辦好了,就是有功,可提拔扶正。”
“稟將軍,許多新兵連左右都分不清楚,不知如何才算是辦好?”張德俞道。
“這個嘛…”林青沉吟了一下,道:“我今日說十日后再去檢閱,時間上自然也只能給你十日,這十日內,你打也好,罵也罷,總之不管用什么方法,十日后,我要見到五百新兵橫成行,縱成列,步幅一致,擺臂一致,目光一致。”
“這…”張德俞眉頭緊蹙,猶豫著不敢應,應了可就是變相的立下了軍令狀,有些新兵連左右都還分不清楚,他如何敢應?
“怎么?辦不到嗎?”林青看著他道。
許維這時站起身道:“將軍,新兵未經訓練,您只給十日時間,是否…這…”
“是覺得我強人所難?”林青笑道。
“卑職不敢。”許維閉口,不敢再說。
林青又看向張德俞:“十日,是短了些,我之意,張德俞你本布衣,就算有才能,也得先立了威信,讓眾人信服……否則你毫無功勞,便直接被任命官職,叫其他人怎么看?”
張德俞聽了忙拜下:“將軍做事公允,草民愿領命。”
林青這才點點頭:“你也坐下吧。”
接下來該進入正題了,底下三人不由坐直了身子。
說來也好笑,一州之地現如今地位最高的,竟是大廳內這四人,而且目前僅有四人。
在清朝,州有兩種,一種是直隸州,轄下多則管六七個縣,少則只有一二個縣。
一種為散州,下不管縣,藤越土州正是此種。
看著底下一個童生和兩個把總,林青心底微微嘆了口氣,不過想到“萬丈高樓平地起”,心里也就釋然,自古但凡開國都有一派新氣象,少有奸逆當道,為何?
因為正是如自己這般,君主知人知政,對底下哪些人可用,哪些人是陽奉陰違,了然于胸。
看了一陣,林青開口道:“州內民眾原先在冊者約六百戶,我原本想,有的繁華縣城也能有三千、六千,甚至萬戶以上,六百戶對一州之地來說,是否太過少了些?”
說著,臉上有著微笑:“但據這幾日的統計,原先戶冊大有不實,州內有家者,竟有四千戶,至于無家的流民…”
這時張德俞起身道:“將軍,莽白一部多年擄掠,州內之民多有被擄到緬境去了,今年的才剛過去,城外各莊鎮村寨之民都涌入城中尋求庇護…那些流民中,許多并非無家。”
“我聽謝正說,你跟隨吳…跟隨平西王爺從山海關遷徙來此地,時至今日,也算半個本地人了,依你之見,若算上各莊鎮村寨,藤越土州內現有民眾多少?”林青看了張德俞一眼道。
張德俞聞言,沉吟了許久,半響后才說:“依標下拙見,少民與漢民加起來約莫有三十萬。”
三十萬,指的是男女老幼所有人,其中大小莊鎮寨子的人口是城中之民的數倍,因為這些年的戰亂以及吳三桂的十中抽七稅法,城中民眾大多到山上集眾而居了,這才使得城中民眾有家者不過四千戶。
三十萬,在林青想來不可盡信,來赴任的路上,他陸續見過不少外逃其他州縣的,二十五萬差不多。
……
……
談至深夜,林青又忘了與楊紫筠的承諾,他此時仍舊睡意全無,還在意氣風發的說著。
“有道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漢州郡佐治之官分曹辦事,有唐各州分功、倉、戶、兵、法、士,六曹司職。”
“今本將欲效仿之,建六曹管州內政事。”
底下三人本已有著困意,聞言不由強打起精神來。
謝正是不太懂的,只是凝神靜聽,而張德俞卻問道:“將軍此舉是否不太合規矩?”
林青卻也沒有責怪,只笑道:“有件事或許你們還不清楚,本將領藤越守備一職,王爺恩許……自給自足。”
林青說了一通,謝正聽得模棱兩可,張德俞老辣,卻是聽懂了,而許維到底讀過書,也聽明白了。
大抵意思,這藤越土州就是林青一人說了算,他要做什么吳三桂不會橫加干涉,自然的,也不會支援他什么。
看著下面三人的反應,林青沒有繼續說下去。
自給自足的話說出來,要的就是一個表態。
三人相顧無言,各自看了會,許維起身伏地,道:“臣拜見主公!”
他本就是只求吃一口飽飯,現在林青都說了,吳三桂不會干涉,那還有什么可顧慮的?
張德俞見許維竟先拜下,心中暗罵他無恥的同時,也感慨自己離軍多年,不復當年果斷。
用僅有的一只手扯了謝正袖子一下,也起身拜了下去:“愿為主公效死!”
說完悄然看了身旁一同跪著的許維一眼,心道:“我晚了這個酸童生一步,往后在將軍心里的分量,怕是會不如他。”
暗自后悔的同時,見身旁遲遲沒有人跪下,按耐不住心中情緒,回頭對謝正喝斥道:“還不趕快拜見主公!”
老丈的話很有用,謝正趕緊拜下。
林青微微點頭,心里卻想:“四年后吳三桂自封興明討虜大將軍,高舉大旗‘興明討虜’,屆時,吳三桂出滇,我當奪滇南全境,也應高舉義旗,不過卻不能是‘興明討虜’,不然老朱家的哪個后人跳出來讓我聽命于他,便不好自處啦。”
“嗯,古有紂王無道,伐紂滅商,我當舉大旗‘伐虜滅清’!”
想著,邪邪一笑,看得底下三人面面相覷。
張德俞與許維不禁生出一種好似上了賊船的感覺,不寒而栗。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要力挽狂瀾,即便如今乃至以后都做足了準備,也無法確保一定能成,最多奪下滇南林青有把握,要出滇入蜀,便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要伐虜滅清,更是還差得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