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轉念一想:即便如此,莊靜貴妃之死又系如何?難不成,眼見前朝殷氏一族權勢顯赫,御殿之內莊靜貴妃即將晉為婳長貴妃,不利于恭修來日執掌大權,故而婺藕搶先一步為他掃清了障礙?近些年來,為著太子一半的血脈出自申氏一族,皇帝對申氏一族格外看重,將數名申氏族人連連提拔。申氏一族固然不及殷氏一族,亦算得上豪門貴戚,地位不同往日。婺藕有如此作為亦無不可。
可是,這一切皆系我一人揣測夢境之后的猜想,如何尋找證據證明此類事宜皆系婺藕親手所為、一力策劃?唯一有嫌疑的秋紫、朱襄已然咬舌自盡。自斂敏仙逝、裊舞避世之后,諸妃眼中,我與婺藕素日最為親密。今日,我如此一言,只怕會叫人信服。然則,一旦我如此作為,只怕皇帝心中會對我有所隔閡。再者,其她嬪御亦會因我揭穿多年來的好姐妹而愈加對我忌憚,唯恐一個不當心,被我揭穿真面目,押入大牢。可是,叫我這般眼睜睜看著撫育了鸞儀一場、對我有莫大恩德的皇后身處牢獄之中,眼見與我素日交好的莊靜貴妃死于非命,我實在不忍心。為今之計,唯有找出切實有力的證據,轉而借她人之口,拆穿婺藕的真面目,方得正道。
因著三番四次的案件叢生之后我的益處最大,眼下諸妃、所有宮人的目光盡數盯在我身上,認定我乃幕后真兇。縱使有著宣慈與煙曙的星宿子降生,我的嫌疑亦不曾減少半分。然則,到底有皇嗣作為保障。若無確切證據,只怕皇帝不會輕易懷疑到我的頭上。為今之計,我必得從涂茍鵬入手,找出婺藕謀害惇怡長貴妃與莊靜貴妃并暗中毒害皇后的證據,如此方可還皇后一個清白。意欲揭發此事尚需她人相助。
我掰著指頭一一數著:御殿之內,頗有位分的不外乎折淑妃與權德妃、慧妃。她們三人素來與我交好,我自然信得過。然則指證婺藕罪行之人系她們其中一位,難保不會叫人懷疑此事幕后系我一手策劃。如此一來,只怕會功敗垂成。我需得找一個與我不甚相處而又能教我萬般信賴之人揭穿真相,這才能一勞永逸。然則,倘若事實如我所預料的這般,一旦事發,只怕婺藕定死無葬身之地。再者,只怕連恭修的太子之位亦保不住。
轉念一想,我隨即抹去了這一番念頭:不對,身為太子生母,一旦惹上嫌疑,為了皇家顏面著想,只怕皇帝絕不會任由真相現世,反而會極力掩蓋。若叫天下百姓知曉皇家中出了如此污穢之事,豈非成了全天下人的笑柄?
為今之計,我必得了解清楚到底真兇是否系婺藕。若她并非真兇,那么我只需一味追查即可,不必顧慮其它。若當真系老天爺給我的指點,叫我看清婺藕今時今日的面目,終究系我的命途。眼下唯一的突破口在于最有下毒機會與謀害惇怡長貴妃與皇后嫌疑的不外乎秋紫與朱襄。若能追究她們的底細,只怕對于破案有幾分幫助。然則,該如何查找他們的線索呢?如今,她們已然命喪黃泉,如何能從兩具尸體上找出線索?
對了,尸體!
我忽地如同醍醐灌頂,登時醒悟過來:人或許會撒謊,然則尸體一定不會。我只需要暗中找一個高明的仵作,好生檢查他們兩人的尸體,只怕會得到一些不為人知的線索。再者,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我就不信她們——
停頓的一剎那,腦海中仿佛突然發出一陣巨雷轟隆響動的聲音!
伴隨著一道閃電的亮光在我腦海中閃過,一道清晰的聲音突然傳入我的腦海之中,叫我豁然開朗:對啊!她們固然死了,到底還有父母親人在世。說不定當日系有人借她們父母弟兄之命來逼迫他們,才叫供人驅使。當日,孟章可不就是用遲櫪杷的胞弟遲楇棚與他們遠在宣州的父母族人相威脅,才叫遲禮杷暗中為馬前卒,為其效力?既然當日的孟章可以,今日的真兇自然也可以。
思來想去,念及凌合與梁琦系我身邊得力助手,自然不能派他們二人親自現身調查秋紫與朱襄的家世背景。如此一來,我需得尋一個信得過而不常出現在婺藕與六尚二十四司面前的可靠之人,方得線索。如此一來,究竟還有何人能擔當大任呢?
細細思索過去,登時微笑起來:對了,尤源校!還有一個尤源校!
當日,凌合特地向我回稟勾連紋八角燭臺系當日愨惠長貴妃仙逝前特贈尤源校之物。彼時,愨惠長貴妃與尤源校會面,所有宮人皆被遣出,縱使素來近身侍奉的霓衣、羽衣二人亦不例外。再者,之后凌合查出尤源校養父正系愨惠長貴妃府中的管家。她們二人自幼一同長大,可謂青梅竹馬。
腦海中不知怎的,電光火石般閃過一道閃電般白色的亮光,擊穿我的腦海,將我的思緒帶入到了那遙不可及的大膽而令人觳觫的猜想中:想來她們二人自然有幾分少年的情愫在。若非魏庶人橫插一腳,只怕最后愨惠長貴妃絕不會入宮為妃,而是會嫁做人婦,與尤源校在一起。如此一來,只怕身處御殿之內,他們終究余情未了。如此一來,愨惠長貴妃死前借著勾連紋八角燭臺傳遞情誼之舉便說得通了。
秋紫與朱襄的底細我不能明著打聽,然則愨惠長貴妃與尤源校的過往我卻是一清二楚。想來自然可以借著凌合打聽出來的消息仔細驅使尤源校為我所用,聽我之令打探秋紫與朱襄的底細。故而我當即吩咐凌合、梁琦入內殿,一壁吩咐凌合好生尋一個察檢手段高明的仵作暗地里仔細檢查秋紫與朱襄的尸體,再好生查探她們二人的家人親族是否健在,一壁千叮嚀萬囑托梁琦一定要私底下悄無聲息地好生打探尤源校與愨惠長貴妃的過往。臨了不忘叮囑一句:切記,一定要抓住他們之間互有私情的真憑實據。
凌合二人聽罷,面色一時震驚,眼眸中閃出一道疑惑的光芒,昭示著他們不知我為何大敵當前且危機四伏之時,還有心思徹查一介小小的羽林衛與愨惠長貴妃的往事。然則不過片刻,他們隨即了然行禮道:“奴才遵旨。”行動干脆利落地出去了。
倚華在一旁聽了,不由得亦疑惑起來,到底礙于我面色深沉,不敢隨意打攪我的思緒。
凌合本就本領相當,如今他們二人合作,自是事半功倍。未過幾日,二人雙雙入內回稟,將我吩咐之事盡數回稟得仔仔細細。
依著地位高低,凌合率先回稟道:“啟稟娘娘,奴才查到秋紫與朱襄確實系咬舌自盡。然則當日出入大牢之人唯有一個,便系巽妃娘娘身邊的蔦蘿姑娘。據看守牢獄的獄頭解釋,彼時蔦蘿姑娘身著一件玄色披風,戴著兜帽,若非聽出了聲音,無人知曉此人系誰。蔦蘿姑娘通過尋常的金銀財寶賄賂獄頭,得到了與秋紫、朱襄二人見面的機會后,不過簡單在他們二人的牢獄里頭分別待了不過一盞茶的功夫,隨即出來了。繼而翌日天明之前,傳出了秋紫她們齊齊咬舌自盡的消息。說來,仵作查到的另一條線索便系她們二人的背上皆留有一張一模一樣的二瓣楓葉圖案的刺青。奴才已然吩咐仵作依著那日看到的記憶描繪出了這幅紅色刺青。”提及‘蔦蘿’之名時,語氣帶上了幾分遲疑,叫人看出對于此事涉及婺藕他心頭有幾分猶豫與難以置信。
我可以明白此刻他的心思,然則終究系皇后的性命要緊,顧不得其它,只好接過倚華呈上來的圖紙。原本心有幾分疑惑的我一看之下,登時大驚失色——此圖案正系當日瑯貴妃以鮮血描繪、留在椒房殿墻上的圖案。
凌合繼續徐徐解釋道:“依著娘娘的意思,奴才還查到秋紫與朱襄在宮外的父母親族在惇怡長貴妃仙逝前皆早早暴斃身黃泉,且所有鄰居無一人知曉為何人所害。”頓了頓,不忘補充一句道:“仿佛一夜之間叫殺手滅了一家滿門。”
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這未免也太過湊巧了。就在惇怡長貴妃仙逝前,無聲無息地發生了秋紫與朱襄二人父母親族皆喪命的遭遇,可見系暗中有人企圖殺人滅口。
目光隨處一瞥,看到梁琦侍立在側的面龐,蠢蠢欲動,只好壓下這張圖紙與滿心的疑慮,示意他回稟。
梁琦上前一步,殷勤道:“回稟娘娘,奴才查得尤源校當日非但系愨惠長貴妃府上的管家養子,與愨惠長貴妃一同長大,更暗中借著銀錢打聽了當日服侍愨惠長貴妃的素府侍女。據素府侍女回憶,她們二人當日曾互相傳情。只不過尚未明確心意之時,素老爺聽聞彼時御殿里頭的琽貴嬪正四處找尋精通舞樂的女子入宮為妃。一時心動,便不顧其它,告知了愨惠長貴妃此則消息,希望愨惠長貴妃能夠入宮,為家族爭光,光復素氏一族的門楣。”
我點點頭,示意他繼續——此乃我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