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湄洲蘇郎者,姓蘇,單字賦,是眾掌權者眼里的香餑餑。
相傳,這蘇賦出生之時,曾有一僧叩門化緣,微笑道:“此子不凡,得之則昌,弗得則衰。”
于是蘇家人視蘇賦如寶,但蘇賦偏生是個溫吞的,規規矩矩的考了童生,再中了秀才,沒什么出彩的地方,全然看不出與常人有什么兩樣。
蘇家人心中著急,但卻也沒辦法,只得把當年那位化緣僧當作是江湖騙子罷了。
直到蘇賦十九歲。
那年冬臨,風雪交加,寒風比以往更甚。
恰逢蘇賦從學堂回來,剛到門口,就聽見一陣雜吵,隨后,馬車也停了下來。
蘇賦坐在馬車中,閉目養神,就聽見車夫對他道:“少爺,門口那邊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侍衛都吵吵嚷嚷的,沒給馬車讓路。”
蘇賦這才睜開了雙目,往那門口的位置望去。
這時候是寒風凜冽的時候,飛雪落在身上足夠刺骨,但在這樣的天氣里,卻有一個女童身著單衣,滿臉乞求的依偎在墻邊。
蘇賦眉心微皺,接著他從車上走下,“這是何事?”
其中一個侍衛看到了他,連忙向他作了個揖,答道:“是這女童,賴在我們府邸門口不走了,我們幾個正在勸她離開呢。”
蘇賦上前,蹲下一看,便見這女童已經奄奄一息,渾身也被凍得青紫,于是他再沒猶豫,一把將那女童抱起,再把剛褪下來的外袍裹住她的身軀,之后就大步往自己院子走去。
此后,蘇家少爺的書房里,就多了一個女侍,叫阿寶。
四
那年阿寶才十二,連及笄都尚未。
蘇賦曾問過她的出身,她卻一直搖頭不肯回答,到后來,蘇賦索性就不再問了。
阿寶是個很內秀的人,這讓正處年少的蘇賦感到驚奇。
很多時候,蘇賦在畫完丹青或者用完飯,不經意的抬起頭時,就會看到那丫頭正呆呆的瞅著自己看。
蘇賦覺得這是一件很新奇的事,于是他在久了之后,就當成沒注意到阿寶的目光,然后泰然自若的接著做自己還沒完成的事情。
漸漸,蘇賦也習慣了阿寶的存在。
于是在有一次,他手里頭的朱砂用完后,他下意識的喊了一聲“阿寶”。
阿寶應得很快,還叫了他一聲恩公。
這個稱謂叫蘇賦怔了一下,“麻煩拿些朱砂給我。”
阿寶憨憨的應了一聲,然后就去找了朱砂給蘇賦。
接過了朱砂后,蘇賦才開始問正事,“阿寶,為什么你要叫我恩公?”
阿寶顯然是沒想到蘇賦會這么問,于是她抓了抓腦袋,手足無措的道:“恩公救我一命,所以我就要叫恩公啊。”
他看著她,久久,最后卻只是嘆了口氣。
低頭研磨朱砂,那時蘇賦心想,罷了,她既是心思單純,那他就留她在他身邊,顧著她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