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終認亡父友,此后見無期

  • 我愿做你的救贖
  • 合歡彼岸
  • 4563字
  • 2013-10-03 11:16:18

(PS:這章解釋第五章的伏筆,希望大家讀完,可以接受我所幻想孟玨的謀略。

PPS:同上章,看題目,大家猜到我要寫什么了嗎?不多說了,正文開始)

第二日,春日高掛。

匈奴使者科司烈、圖帕帶領一千匈奴人馬歸程。

大司馬大將軍張安世率領兩千羽林營士兵,奉劉詢之命,從長安沿黃河出發,送到黃河下游的弘農郡便與使者辭別回長安,其兄張賀竟也一路隨張安世相送。

然而,在隊伍駛出長安城,途經長安城外的一座山,匈奴使者下令暫時休息一陣后,匈奴隊伍里竟悄悄多出來近三十個匈奴士兵。休息過后,隊伍繼續行駛。

這個詭異的現象,并沒有被除了張賀、張安世以外羽林營的任何士兵注意到,畢竟,總共三千人的隊伍里,多出三十人根本就如同一滴水落入汪洋大海,隊伍看上去實在沒有什么變化。另一邊,匈奴使者科司烈和圖帕表面上似乎也沒發現什么。

這樣,當浩浩湯湯的漢、匈兩方抵達弘農郡時,已是第二日的黃昏。張安世與科司烈下令兩軍在弘農郡扎營停留一夜,天亮雙方正式分別。

——————————————————————————————————————————————————

一彎眉月當空,兩軍營地燃著旺盛的火把。

身穿匈奴士兵衣著的蘇玉娜撩開軍帳的簾子,看著同樣打扮而走遠的孟玨,帶著一肚子的困惑問身旁的三月:“他去哪里?”

“找張賀。”三月說完就去給孟玨煎藥了。

什么?!蘇玉娜陷入了沉思。她到現在還沒搞清楚,孟玨為什么借助匈奴離開漢朝本土。匈奴、張賀、張安世、科司烈、圖帕、賀園……大腦飛速地運轉著,搜羅出《云中歌》遠至《大漠謠》里她所能記住的所有情節,再加上十二月這些日子以來的只言片語,隨后,蘇玉娜的腦海中慢慢理出了一條條線索……

是的,當初孟玨的初計劃是跳滄河然后游出未央宮,并且當時的一個月之前就讓十二月躲到長安城地下紛繁復雜的密道不要回到地面直至劉詢發難,做出十二月已暗中離開長安的假象。到了劉詢發難當天,他跳進滄河順流而下跟守在渭河的十二月會合,然后一行人通過長安城的地下密道奔離長安。當時劉詢沒料到孟玨會跳河,只想著在皇宮把他當場誅殺,故劉詢必定沒在長安到西域的路上設置關卡攔截孟玨。那么孟玨出了皇宮就可以帶十二月利用地下密道出長安,再借助手中的汗血寶馬,肯定能在劉詢把攔截他的命令下達給所有郡縣之前逃到西域。

當然,孟玨的多種預想中也有最壞的一個,那就是不幸喪命。若是這樣,他寧愿自己的尸體被河草、河石刮傷,甚至沉入河底,也不愿落入劉詢手中。算到張安世會推薦張賀來搜尸,他又提前讓十二月他們準備好了一個與自己身形、臉廓一樣、將命賣給他的男替身,還告訴十二月若是在渭河看到搜找的張賀,就把替身交給張賀。

所以蘇玉娜剛來那天,三月才讓七月守在原處等張賀,為的就是把替身交給張賀復命。張賀自然不愿孟玨身首異處,于是急切問起七月,孟玨是否被他們打撈上岸。七月只讓他把替身的臉毀容成被河草、河石、魚類劃傷的樣子,最好認不出原貌,還告訴他把羽箭插滿胸膛。

誰知百密一疏,七月當時不知道傷孟玨的羽箭上涂了劇毒“焚蝕火”,所以“令史”(相當于“仵作、驗尸官”)檢查尸身后沒發現毒物,劉詢自然便認為到那不是真的孟玨,覺得孟玨的手下把他偷梁換柱。

張賀心急如焚,擔心仍舊躲在長安的孟玨再次受到傷害。這時候,一月從地下密道找到張賀府上的后院,交給他一條計策后便離開。所以張賀費盡唇舌說服張安世后,便按照一月的計策,尋到一月所說的民間一位德高望重的神醫。兩兄弟冒著欺君的危險,將神醫帶到劉詢面前。神醫解釋了滄河的“寒氣”與焚蝕火的“火毒”相攻相消,故尸體驗不出焚蝕火,他還說箭傷太重,亦足以讓傷者死去,故說明尸體是孟玨。

縱然如此,帝王之心疑慮重重。劉詢由于沒法清楚看到孟玨尸身的臉,加上他一度與孟玨惺惺相惜,故他還是不愿接受對手已死的事實,所以便對百官宣布,孟玨身為異族人,皇恩隆重卻還是與羌人有來往,事情敗露逃出長安。然后,劉詢昭告天下通緝孟玨,在大漢本土通往西域的路上設置重重關卡,嚴格盤查。

蘇玉娜理解的是,其實劉詢相信孟玨已死,畢竟孟玨的【事先計劃】加上一月的【事后計策】,還有張賀、張安世在劉詢心中的地位,足夠讓孟玨已死的事實板上釘釘。但劉詢依然通緝孟玨,原因用現代的三個字便可以概括——強迫癥(表現為反復思考一些想法,比如懷疑、回憶、窮思竭慮、過分追求完美、猶豫不決、謹小慎微、固執)。當然這種特征估計只針對孟玨吧,或許劉詢因為自己最久的心患剛除,一時無法適應,等到他接受這個事實,他便會撤銷通緝令。至于劉詢何時撤銷,何時接受事實,蘇玉娜就不知道了,至少現在還沒有,因為她曾聽六月探消息說外面到處貼著告示。

另一邊,孟玨雖然大難不死,但,因重傷,他們錯過了出長安的最佳時機。所以只能從長計議、謀定而后動。

那么孟玨的“謀定后動”就是匈奴人嗎?他怎么和匈奴人扯上關系的?

蘇玉娜又一次苦思冥想,對了!以前聽網友說,桐華有個《孟玨二三事》,但蘇玉娜沒正式看過,只記得網友說,里面略微提了孟玨跟匈奴王子李遠亦敵亦友,互相了解……那么,匈奴使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容許孟玨摻在隊伍里面,就應該是李遠的意思。

思路越來越清晰,蘇玉娜也越來越激動。原來如此:因為劉詢目前滿漢朝地通緝孟玨,故漢朝本土通往西域的各郡縣都設了嚴格關卡,為了不遇到這些關卡以杜絕所有隱患,孟玨決定北上,然后取道匈奴,折回西域!

怪不得他說她【沒機會拖累】他們,因為跟著匈奴人,假扮匈奴人,根本不會遇到任何阻撓!而且,科司烈和圖帕準是被李遠授意,騙隊伍里的匈奴人說孟玨一行人是李遠派來暗中勘察長安其他情況的探子。

回到西域,就等于回到孟玨自己的小王國,雖然現在西域已經歸順漢朝,但憑他在西域的勢力,足夠隱藏自己的身份、自由生活。

孟玨通過長安最外圍的地下密道搬到城外山上的賀園,是為了混進路過那山的匈奴隊伍里。等等,她腦海中一道光閃過!賀園位于長安城外的一座山上,其中還多溫泉!蘇玉娜終于想起了《大漠謠》里孟九的一處多溫泉的別院——金玉、云歌、許平君都去過,天吶,難道【賀園】就是【青園】?!

孟玨不管怎樣都要離開長安,所以他把劉詢所不知道的產業,暗中都做了合理交接。那座青園其實在孟玨受傷之前就匿名賣給張賀。自此,青園就改名賀園了。孟玨料定張賀會助他逃離漢朝,張賀也真的肯幫他,于是便讓他搬進賀園以待李遠授意的匈奴使者路過那座山。張賀對外宣稱自己將賀園借注給自己民間的狗肉朋友,劉詢對張賀的信任不同常人,絕對不會想到住在里面的是孟玨。

現在張賀也隨張安世送匈奴,是為了確保孟玨萬無一失地離開,也是為了見故友之子最后一面。

終于想通了所有關節!蘇玉娜揉揉眉心,長舒一口氣,覺得孟玨行事作風透著一種驚、詭、妙、慎,讓她無法不佩服!只是,現在,面對那樣一個冒著欺君之罪袒護他、暗助他逃跑的長輩,孟玨會是什么心情呢?

————————————————————————————————————————————————————

黑夜,軍營十里外的樹林。

張賀神色復雜地凝望一身匈奴裝的孟玨,眼中有擔心,有不舍,還有長輩對晚輩的慈愛。

孟玨的表情則仿佛平靜無波,而內心卻五味陳雜。面對張賀,孟玨有過利用,有過逃避,有過謀算,現在,又增加了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曾經因為父親的“舍子救主”,他不愿意跟與父親有聯系的一切人或事再有任何情感恩義上的交集,他也不愿承認自己的原始身份,他只想做“孟玨”。

這個父親的昔日故友,冒著欺君的危險主動協助他逃離,就算再不愿承認,他也壓抑不了心中的感動。雖然他還有別的法子避開劉詢的通緝而回到西域,但這個法子卻是最安全的。

兒時的糾葛、幼年的朝不保夕,讓這個孩子心思如此深沉,他被萬箭穿心還能活下來,定是忍受了巨大的折磨,憑過人的意志堅持下來的,張賀心中微痛。看著那張熟悉的透著故友影子的臉,物是人非,他艱難開口,千言萬語的擔心卻只化作一句:“孩子,馬上就都過去了。”

“我明白。”孟玨開口,眼瞼低垂。話中暗含的是對從前種種磨難的埋葬,對大難不死后生命的珍惜,和對今后遠離性命威脅的舒心淡然。

張賀呆呆的看著孟玨的容顏,想起了杜一策與自己作為劉據的幕僚共同為劉據出謀劃策,從互不順眼到絲絲投契再到肝膽相照,立志協助衛太子穩固儲君之位,順利登上皇位的點點滴滴。但二人的夢想都幻滅了,巫蠱之禍使兩人的主人兵敗如山倒,各路強敵的殺戮,逼得他的肝膽兄弟杜一策慘烈犧牲,逼得一策的幼子替罪代死,逼得一策的妻兒絕望遠走,最后主子也自刎而絕。

張賀記得杜一策遇難前夕,曾托他找尋遠走的妻兒,并代杜一策向他們說一句對不起。他僥幸活了下來,也尋找孟玨多年,但久無所獲,故一度認為孟玨已死。為此,張賀一直愧對杜一策,常常因無法照顧孟玨長大而遺憾不已。當在劉詢與許平君大婚時看到容似杜一策的孟玨時,張賀立刻認出了他。只是,多番試探,都沒有令孟玨承認,張賀明白,孟玨依然無法原諒杜一策。

“我們以后,不會再見面了吧?”

孟玨眼瞼依舊低垂,點點了頭。

張賀的問題明知故問,但當他看到孟玨點頭時,心還是無盡的悲涼:“放心吧,劉詢很信任我,安世也聽從我的意思,我們會將你的秘密帶進墳墓,你安心過以后的日子吧。”

聞言,孟玨猛地抬眼,從袖中抽出一卷布帛遞給張賀:“這是我派人在長安地下挖掘的密道地圖,還有聯系江湖上挖地高手的方式也記錄在上面。雖然幾率微乎其微,但留后路總不會錯。我只在長安挖了密道,你讓挖地高手加挖幾條從長安通往外界的密道也無不可。若是你幫我的事不幸泄露,那么你們就借助密道逃生。”

張賀心中感到一股暖意,接過布帛。他想試著聽孟玨親口承認,便開口道:“一策……”

聽到那個早已不愿提及的名字,孟玨身體一震,轉身欲走,打斷張賀后面的話:“此后一別,后會無期,保重。”語氣卻是略不平靜。

“巖兒……”

“張大人,在下姓孟,名玨,不叫杜巖。”孟玨身影移遠。

張賀急切拋出一句:“你爹死前托我告訴你們,他對不起你們,說下輩子他一定做個‘家第一’的好夫君、好父親!”以前張賀總想等孟玨承認、敢于面對自己的父親時在告訴他這句話,反正機會多得是,但是現在若不告訴他,以后再無機會!

孟玨腳步頓住,霎時間,心中那些埋藏久遠的情感似乎穿破那層薄膜,卷起一片波濤洶涌。這樣安靜了好一會兒,他終于顫抖著吐出讓張賀狂喜的一句:“賀叔叔,就此別過。”然后,留下喜極而泣,老淚縱橫的張賀,飄然而去。以至于很多年以后,張賀都無法忘記那個令人欣慰釋然的夜晚。

孟玨的眼中的視線模糊,但嘴角卻是上翹含笑。就算自己恨父親,就算不愿聽到父親的一切,可是——

原來,知道父親的懺悔自責,聽到父親的來世補救,他心中那道堅固的城墻竟出乎意料的坍塌殆盡!

原來,那份最原始的親情,經過這么多年怨恨的塵封,卻因為那句深情的歉意,還可以就此解封!

原來,一直以來的排斥,只是怕面對張賀后會輕易淡化怨恨!

原來,自己潛意識里,還是想念父親,想念一家人未遭遇巨變前的美滿幸福,想念父親的錚錚鐵骨!

所以,才會簡簡單單只是知道了他的道歉,就輕易心起波瀾,為他哭泣。

所以,才會拿到勇氣正式面對張賀,叫出幼時曾喊過張賀的那句:“賀叔叔”!

爹,我接受你的歉意,希望你在那邊也能讓娘和華兒接受!

(PS:這章從側面和正面都描寫了張賀對故友遺子的無私付出,還有他對亡友的深厚友情,你們猜對了嗎?

這里解釋一下,孟玨的原名,《云中歌》里沒寫出,所以我自己取了一個,也給他生父取了一個。

在我看來,張賀是原著里一個心境品質都很令人佩服的一位。他是長安唯一一位知道孟玨身世的人<不算張安世&gt,我希望原著那個開放結局里,他可以幫孟玨!桐華對他的描寫不夠多啊,于是我自作主張想象了這章里的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龙市| 天峻县| 蒙山县| 赤峰市| 通榆县| 大宁县| 昌都县| 邻水| 桓台县| 山阳县| 崇明县| 盐源县| 多伦县| 新宁县| 华宁县| 灯塔市| 平塘县| 旬阳县| 德江县| 大丰市| 增城市| 苗栗县| 扶风县| 无极县| 柏乡县| 天柱县| 晋中市| 天柱县| 曲水县| 灵山县| 儋州市| 衡南县| 南雄市| 梓潼县| 麟游县| 娄底市| 绥中县| 杭锦旗| 临夏市| 犍为县| 泰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