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白色圣誕節
- 泡沫流年
- 譚怡煦
- 1103字
- 2011-05-15 19:43:38
第一次在國外過圣誕節,辛琪說這里的圣誕節就像國內過春節一樣隆重,但并不是那種狂歡的熱鬧,人們喜歡在平安夜點上蠟燭,靜靜的圍坐在一起,為新的一年祈禱,也有很多人到教堂去做彌撒。我想到大學時的平安夜,我和宿舍的姐妹們下午就擠地鐵到王府井教堂去湊熱鬧,老大說每到平安夜,這里都會向路人發放“圣餐”,“‘剩餐’?就是剩飯啊!”我們總會暴揍楊洋的無知。好容易到了王府井,教堂門外的廣場上已經人山人海,有假裝浪漫的情侶,有穿梭的輪滑少年,有兜售圣誕帽的小販,更多的是像我們這樣翹首以盼的好奇人。教堂像往日一樣的大門緊閉,大家卻在外面不辭辛苦的等待“圣時”的到來。卻一直挨到12點,教堂仍舊保持著他莊重的樣子。
“回去吧,連剩飯都沒的吃了。”楊洋帶頭仰天長嘆,我們便惺惺而回。
印象里在圣誕節就去過那么一回教堂,很是失敗的經歷。
后來的圣誕節都是和文博一起,參加會所的圣誕派對,他摟著我在舞池中起舞,卻不得不忍受我屢屢踩腳的威脅,最終我會憑借自己拙劣的舞技,成為全場的焦點;或在某個情調餐廳享一頓圣誕大餐,我每次總會風卷殘云的把面前剛剛上的一道菜品吃得精光,抬頭看對面的他時,面前的盤中餐竟絲毫未動,手觸酒杯,停在半空,然后很無奈的告訴我:“還想和你干個杯呢。”我用餐巾擦了下嘴,咽下最后一口,兩頰泛紅,不好意思地傻笑。
想起幾年前的自己,我也會忍不住笑出聲來,雖然眼淚在嘴角上翹時流了下來,但更多的是感動與回味,我想我該感謝他,即使是在離開他后的日子里,每每想起以前在一起的點點滴滴,都會如身臨般溫馨。在剛到新加坡的那些日子里,也是那些美好的往事,支撐我挨過心里最艱難的時刻。
“去教堂吧。”辛琪說。我們小心的推開教堂門,為了不影響里面虔誠的教徒,找了個后面的位置坐下。神父在臺上捧著圣經小聲念,我雙手十指交叉握緊,抵在額頭。第一次這樣安靜的和自己的內心對話,第一次在自己的世界里度過平安夜。我猜BJ的這個時候,或是在王府井,或是西單,或是世貿天階,有不少的信男怨女們戴著圣誕帽、手捧玫瑰花,依偎著等待午夜鐘聲的敲響。會下雪么?BJ的這個時候應該是隆冬了,會不會在這樣的夜晚上天眷顧下鵝毛般的大雪,那年我奔跑在松軟的雪地里,腳下“吱吱”作響,停下來抬起頭,雪片落在臉上涼涼的,他的吻落在臉上熱熱的。
辛琪說有事,便自己先行回家,董巖陪我一路踱回去。
“其實董巖,我從心里特別感謝你,可你別為我犧牲太多了,我更還不起。”
“誰要你還的?其實我很享受我們現在的狀態。”
“現在的狀態?我總不能拖你一輩子啊。”
“你……從沒想過試著和我在一起嗎?”
……
我沒想過。但沒有說出口。這輩子我從沒想過要和他以外的男人在一起,獨身吧,我并不寂寞,我一個人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