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 真言
- haobole
- 9832字
- 2013-12-22 17:49:10
題記:玉皇憂慮宣文曲,太師以智降武官。李春修建趙州橋,臨水相助斬蛇妖。話說如何?請看詳情分解。
佛爺道,爾等菩薩,造化真身,覺悟有情,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此甚好!上求得無上菩提,下則悲化眾生,乃成就菩提之修行者。今臨普陀山,見諸多景致,觀其一二,知普陀乃真道場也!特地贊賞了觀音大士!我佛門菩薩,彌勒菩薩、靈吉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彌勒菩薩,諸菩薩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佛爺教導道,心地清凈,清凈自心,而后清凈他人!菩薩不住相而行布施,其福德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如此殊勝佛果,爾等菩薩,當利益眾生。不執著于物質利益而后生清凈心。所以佛爺道,當年助玉皇大帝降服野侯,玉帝念我功勞,欲請我住玉清宮,我告玉帝曰,瑤池仙宮與牛棚雜地,于我,本質無二。乃幻化不真實,如過眼云煙,幻化也!沒永恒不變主體,望爾等菩薩、羅漢,銘記于心。
故而,應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唐國,有持戒修福者,惠能,乃一樵夫,聲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頓然覺悟,甚是稀有。今禪宗遍地開花,惠能乃真身羅漢也!六祖之《壇經》,流傳千年。
今觀音大士,修行般若波羅蜜,日漸精進,聞戒、聞定,聞慧,皆能用之。照見五蘊皆空,消除一切煩惱。為我佛業東傳中土創造條件。佛爺甚是滿意!觀音大士告阿難和摩訶迦葉,爾時,我以菩薩真身,對話舍利子,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業、想業、行業、識業,也是如此。我佛門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因此,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舍、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菩薩言,修經佛業,祛除無明,持戒修福,乃菩提薩埵之本業。依波羅蜜多,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如此方為明辨佛理,持戒精進,終得佛果,乃依般若波羅蜜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乃大神咒也!
觀音大士告阿難和摩訶迦葉,諸多羅漢尊者,當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佛爺在旁,聽觀音大士,談吐雅致,舉止有度,甚是滿意!我曾受燃燈古佛授記。
燃燈古佛應生在過去世莊嚴劫,預言九十一劫后,有善男子,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佛爺道,我昔日從燃燈古佛無所得,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此燃燈古佛,出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故稱之為燃燈佛或者錠光佛,即錠光如來!佛爺
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滿時逢此佛出世,《金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得燃燈佛受記!在此,佛爺特意糾正一錯,佛乃大覺悟者,有十大名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無上師、調御大夫、天人師、佛、世尊!如來,如實而來,如實而去;應供,受人天供養也!正遍知,乃能正遍了知一切法;明行足,乃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善逝,乃去而不去,不去而去,乃為善去。知一切智為大車乘,行八正道而入涅槃。善逝者,妙往之義也!以無量智慧,能斷諸惑,妙處世間,趣證佛果,號善逝;無上師,即業惑凈盡,更無所斷,在三界天人、凡、圣之中,第一最無上等,故曰世間解無上師;調御大夫,佛大悲大智,時而軟美語,時而悲切語,以種種方便,調御修行者,故稱之為調御大夫;天人師,為眾生眼,曰天人師,天人師非獨為四眾為師,四眾者,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也!佛言,所有天上、人間、魔王、外道、釋梵、天龍,悉皆歸命,依教奉行,俱作弟子,故曰天人師;佛,乃大覺者。智慧具足,三覺圓滿,三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稱之為佛;世尊,具備眾德爾為世人所尊重恭敬。世尊以智慧等法,破貪嗔癡等不善之法,滅生死苦,得無上覺。故稱之為世尊。佛爺告訴觀音大士、阿難和摩訶迦葉,今裟婆世界諸優婆塞、優婆夷,知佛法之妙處,但禮佛間,諸多謬誤,特此糾正,爾等菩薩,等引導眾生,走善道,修善業,如此果報將十分殊勝,福德亦不可思議。諸優婆塞、優婆夷,燒香禮佛,口念如來佛!乃謬誤也。如來與佛同為佛的尊號,如此不倫不類之稱謂,謬誤多時。是佛即佛,是如來即如來;如來與佛,同為尊號,不可連成一體,否則成謬誤之道。望爾等菩薩,普渡眾生,先從口業,糾正諸眾生之謬稱,以正佛業。觀音大士道,此小誤,乃眾生不知佛理之故,今佛爺特意講明剔透,如此,諸眾生將逐漸糾正,以虔誠之心,供奉我佛。今已近中日分,觀音大士特命金童玉女,設齋款待佛爺等人一行!所獻齋飯,皆素食。我佛門慈悲,不忍殺生,乃知一切眾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皆有佛性。故佛爺道,螞蟻雖小,五臟俱全,踩之不忍,此螞蟻,亦卵生眾生,亦有佛性;故而,佛門比丘、比丘尼等,皆以素食,了斷口業之禍,修善良不壞金身。今佛爺見觀音大士已精進佛業,甚是滿意。他知,今佛業東傳中土,有持戒修福者,乃將奔赴萬里之遠,靈鷲山,大雷音寺,求取真經。
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佛爺告訴觀音大士,今降服野猴,來東土,見東土眾生不開慧,所傳佛法皆為小乘,自了漢爾!我靈鷲山大雷音寺佛經、佛典甚多,當搭載至東土,望菩薩心腸,親赴大雷音寺,以正法會安排。觀音大士道,謹遵法旨!佛爺帶阿難和摩訶迦葉,出普陀山,觀音大士親送之,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我當親赴法會,不辱使命。”言畢,佛爺騰云駕霧,回到大雷音寺!
多日不見,秋風掃落葉,不知不覺,已是秋日。芭蕉羅漢特供奉奇異果,此果,口感甚佳,乃玉皇大帝特供珍品。佛爺告羅漢,道,爾等羅漢農場,正也!但爾等造化尚未圓滿,執著于物質利益,當修持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如此方可圓滿。芭蕉羅漢聽佛言,恭敬而白佛言,稀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我當謹記佛旨,不負眾望。佛告芭蕉羅漢,今金蟬子十世于東土降臨,此持戒修福者,乃陳玄奘也!為莊嚴佛土,我佛乃開法會,望爾等籌備,于靈鷲山,當不辱使命也!羅漢公聽之,道:佛爺寬心,門下有順風耳,能負責籌備,望佛爺寬心。言畢,佛爺敷座而坐,緊閉雙眼,靜謐沉思,示意芭蕉羅漢等人退下!
芭蕉羅漢回到羅漢農場,見魯班真君與門下弟子李春已經開始勘探風水,羅漢寺的圖紙也已經詳細測繪,甚是滿意!噓寒問暖,言語間,羅漢公告魯班真君,我靈鷲山大雷音寺欲開法會,望魯班真君等有名望之賢人雅士能參加。魯班真君感恩羅漢公,如此法會,我當諦聽,若能參加,自是美哉!故而應允,將與高徒李春一同前往。芭蕉羅漢CALL來順風耳。我佛爺于正月初一,欲開法會,傳佛法于東土大唐,命我等籌備。你歷練多時,將此事全權委托于你,望你不辜負佛爺期待。當即,安排請帖,所請之人,皆為各路有名望之雅士賢人。佛爺道,所宴請的貴客有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和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東方天界的玉皇大帝和西王母;天上圣母媽祖;順天圣母臨水夫人;五店市石鼓廟順正府大王公;角美白礁慈濟宮保生大帝;武榮洲靈應寺李公祖師,此公乃三真人六祖師之一。祖師字文愈,幼時乃行孝,家貧,博超群倫,有志,福而有德,常現世于神跡,不幸早逝,坐化茄藤,鄉人神異之,乃塑其肉身,祭祀于紫帽巖中,尊為李公祖師,俗稱祖師公;為有道真君;道光年間,武榮天災人禍,連年旱災;知縣梁韻清特向祖師公請香求雨,頓時天公做美,大降甘霖,救百姓于水火。黎民無不歡呼雀躍。知縣感恩祖師之靈驗,特請示,以靈驗敕封為靈應寺,并流傳至今。自此,靈應寺名聞遐邇。佛爺所宴請名單,皆已擬好!特命芭蕉羅漢清點,以免有所疏漏。而后特加交代,不可忘耳!芭蕉羅漢將佛爺所交代之事,交給順風耳籌辦,特意叮囑,在宴請名單上加魯班真君和弟子李春。乃喚來信使,快馬加鞭,飛鴿傳書。
秋是豐收季節,這年頭,羅漢農場的奇異果特別豐盛。所有果樹,幾乎都結滿果子,那黑壓壓的果子,壓著柔軟的枝干,在秋風的吹拂中,顯得格外精神,這也難怪。自從搭上了朝天門的班,芭蕉羅漢感覺事事順心,可以說,賺得衣缽滿盈。因此,他決定再跑趟天蓬帥府,以鞏固這好不容易搭上的人事。都說,有關系,好做生意。就是天堂,也不例外。朝中有人好做官。這幾乎成為天上與人間共有的定律。
這次,芭蕉羅漢讓門客牽來坐騎饕餮,自己親自準備份厚禮,以面見天蓬。這老弟,助我成功打通朝天門的門路,自是功勞一件。芭蕉羅漢是重感情的,他特別珍惜天蓬這個知己,有相見恨晚的感覺。饕餮這斯,原是龍牛的雜交,乃一靈獸。不想,因觸犯天規,被玉帝貶入下界為妖,專吃人,喝血的本領,比之于白骨精,有過之而無不及。民眾無不恐慌。恰巧,芭蕉羅漢一日公差,路過一鄉里,常常發現,白發人送黑發人。初日分,抬送死者;后日分,為別人所送。羅漢公問路人。路人一一詳細告之。芭蕉羅漢知道有妖靈興風作浪。他大發慈悲,總算不辜負羅漢神通,修得不壞金身。百姓總算找到救護神。以羅漢的本領,一扇,一擊,一伏,三兩下就搞定這斯。這廝求饒,淚流滿面,羅漢知其緣由,修書一封,飛鴿傳書,送及玉帝。玉帝念及佛爺恩德,特赦免之。就此,饕餮對羅漢公感恩戴德。愿終身伺候其左右。芭蕉羅漢騎在饕餮后背上,玉樹臨風,順著風勢,來到朝天門。各路小妖,也都各司其職,忙于與顧客的買賣,甚是拼命。他們姑且知道,這千載難逢的好時機。要知道,想在朝天門謀一攤位,那可不是一般的難。背后要托的關系,要走的人事,一級接一級。如果不是羅漢公的人事,就憑這斯,連想都不要想。都說貴人相助。因此,諸多精靈,無不以羅漢公為貴人。
芭蕉羅漢沒時間理會這群精靈,在朝天門天使的引領下,再次來到他久違的天蓬帥府。在這里,他總能夠感覺到無限的踏實。因為他知道,如果不是順風耳的營銷方案,或許,他始終只能靠與小妖們走私來維持羅漢農場的生計。說是走私,其實就是背著佛爺搞產業。這行頭,就是天宮諸神,也都私下在做。難怪玉皇大帝有點煩惱。到底允不允許天宮諸將有自己的產業?到底允不允許?如果不是天蓬,或許這奇珍異果也輪不到自己享用。所以,玉帝有點煩惱。一方面是利己,一方面是利人,甚是矛盾。諸多天神也都在搞自己的產業。遠在人間地仙之祖鎮元子,道術深厚,他的產業,就是人參果。凡人姑且聞一聞,就能長命百歲;吃一個,就能長生不老。玉帝早品味到人生果的美味。所以,也不好意思明令禁止。于是,找來天朝宰相,文曲星君。把來由都詳細說與文曲星君。玉帝道:“最近發現,諸多神仙明尊玉皇大帝,而暗地里在搞自己的產業。這可如何是好?”搞產業不要緊,關鍵是有些仙家辦起公務,似乎三心二意,如此下去,這天庭秩序,如何維護?
文曲星君不愧為天朝宰相,他老成持重,胸有成竹,告訴玉帝,這事不難,兩個字:“規范。”文曲星君言,只要規范,這對天庭不是壞事。您想想看,如果產業得到規范,一來豐富天宮集市,能帶來市場繁榮。這不是壞事;二來,能增加天朝財政稅收,大利;三來,總不能不讓這些天神主將一窮二白,該有的人事,只要不違法亂紀,就行。這不是壞事。但玉帝言,發現有些天神仙家不聽使喚。甚是頭疼。我乃天庭主人,這可如何是好?文曲星君告玉帝,這小事,交予臣下處理,玉帝大可寬心。文曲星君知道,其實,背后搞產業,這不過是借口,玉帝擔心的是危及他的天主地位。自從妖猴大鬧天宮,這在這個方面,特別敏感。但是玉帝很信任這位首席文官,他知道,以文曲星君的循吏干練,相信他能辦好這些他頭疼的問題。玉帝私語,告了幾個名單,文曲星君特意記錄在案。
原來,玉帝擔心,這武將能力非凡,戰功卓著,恐怕難以駕馭;諸多武將,也都在背地里,搞自己的產業。號稱第一武神的李靖,在陳塘關,修建府衙,乃陳塘關總兵官,位居天界眾武將之首。都說武將有一個毛病,自恃武功蓋世,總不把主子放眼里。這也難怪,凡間的主子,都喜歡靠殺來維持統治。如漢朝的呂后誅殺韓信,自是一例。這也難怪,武將難以駕馭,宋朝的太祖,杯酒釋兵權,恐怕是做仁慈的做法。交出兵權,回老家養老送終,享受榮華富貴。太祖的仁慈,堪稱一絕。在天朝,李靖也有這個毛病,特別是大鬧天宮后,更是感覺玉帝能力平平。要不是佛爺的出手相助,恐怕,凌霄寶殿的主人,早該換成這天地所生的石猴。
話說文曲星君帶著管家游八,親自拜訪陳塘關。親臨總兵官的要塞,這里三步一兵,五步一哨,十里一營,崗哨布滿總兵府衙。只見這總兵府衙,金碧輝煌,甚是壯觀。總兵府衙,有太歲院、大悲院、孔廟、關帝廟等人文構件。自李靖掌管兵權,可以說,興師動眾修建此寨,花費多年,金銀無數。從南至北,分為府前街、牌坊、影壁、大門、儀門、戒石坊、大堂等景致。這斯,雖是武將,卻十分崇文,故而祭祀孔廟。孔子,乃先師也,位于總兵府西側。原先為一小廟,后由總兵府守備將軍擴建,特請風水大師張道陵勘察風水,唯恐傷及龍脈。歷來,總兵李靖都十分敬重至圣先師孔子。特別是孔子的《論語》,李靖更是愛不釋手。這論語,乃孔丘語錄。在東土,孔丘乃至圣先師。所有的士子,科舉考試,都必須先參拜孔子。以期望能金榜題名。這孔廟,其主體建筑是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主殿堂。大成,乃集大成之意。孔子乃思想巨擘。一點不假。在廟內,有魁星樓、崇圣祠、文昌宮等。在孔廟,這文昌宮祭祀的就是文曲星君。這關帝廟,位于總兵府西側,孔廟的北側。關帝廟有御書樓、崇寧殿、結義坊、君子亭、三義閣等構件,廟內蒼松翠柏,配以華表,相映成趣,綠樹林蔭,月臺寬敞,無不讓人頓生敬仰。關帝,在佛家,為伽藍菩薩,即僧伽藍摩,乃靈鷲山大雷音寺守護神也。在佛爺看來,所有擁護佛法的諸天善神,都可稱之為僧伽藍摩。但在特定的環境下,一般特指關帝;關帝,在道家,為武財神,文財神為趙公明,即玉帝的財務主管。道家的關帝,身高九尺開外,棗紅臉,丹鳳眼,臥蠶眉,長須垂至胸前,武將也!大悲院,位于孔廟西側,乃中軸分配,依次為牌坊、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閣、放生臺,東西配殿依次為觀音閣、地藏閣、文殊閣、普賢閣。大悲院供奉大悲觀音菩薩,即觀音大士。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觀音菩薩合稱西方三圣。在西方極樂世界,乃佛之凈土也。阿彌陀佛又稱之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在未成佛時,稱為法藏比丘、法藏菩薩,依地修行所發四十八大愿,感得莊嚴、清凈、平等之世界。在此世界人,乃七寶池蓮花化生。《金剛經》言: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說的化生就是這里的化生。此世界人,皆具金剛那羅延身之無漏大阿羅漢。故而此佛國凈土,人皆諸上善,故而無苦痛,因此取名極樂世界。
文曲星君和游八,容不得欣賞著總兵府衙美景,一路走馬觀花,直奔總堂,只見管事見一老一壯,身著便服,不知為何人?特地攔住。所來何人?來此何事?游八更是憤怒,不想想,這天朝宰相你都不識?盡管身著便裝,但文曲星君氣質非凡,非一般天府仙家所能比也。游八上前理論,文曲星君示意作罷,道:我乃天朝人士,請通報你家主子,有要人拜訪相見。管事小吏一聽,一愣,似乎六神無住,好不容易才回過神來,容不得半點思索,趕緊話傳話,跑到大堂通報。“老爺,門外有一自稱我天朝人士求見,還帶一隨護,看樣子,象是大官人。見還是不見?李靖想了想,何方神圣?訪我府衙?正猶豫。他問,所來人士,相貌如何?管事小吏道曰:乃一白面書生相,文質彬彬,氣質非凡。他日,我讀《晉書》,高陽王隆曰:溫詳之徒,皆白面書生也。”我猜測,估計是大官人,品味不低。李靖一愣,趕緊好茶相待,莫非?他來不及多思考。趕緊穿好一品饕餮補服,趕到大堂。趕到堂前,一見!是相爺和管家游八。相爺所謂何事造訪寒舍?李靖受寵若驚,趕緊上前作揖;李靖也顧不了那么多禮俗,趕緊扶相爺上座;趕緊請管事立即看茶,泡上陸羽所贈的龍井新茶。這陸羽,復州竟陵人。家貧,乃一孤兒。為智積禪師悉心收養、照顧。羽,遺棄兒,相貌丑而陋,為禪師所拾,撫養成人,然羽不愛佛經,盡管天天聽佛梵音,但他一心鐘情于綠茶青山,對茶葉破有研究。其所栽培茶樹,所制作茶葉,所養殖茶場,均為優等貢品,故有貢茶之說。特做《茶經》一書,源、具、造、器、煮、飲、事、出、略、圖,無不體現出高超的躬身實踐,篤行不倦,博覽群書,是制茶經驗的最高經典,故而,陸羽被尊稱為茶圣。
李靖告相爺道:今修總兵府衙,所費頗多,乃拮據。故與羽合作茶場,所得盈利,剛好補貼家用。今三兒子,皆已成人。木吒師從普賢真人;金吒師從文殊廣法天尊;哪吒師從太乙真人。皆能獨當一面。特命三兒子于朝天門開一門面,負責供銷陸羽茶場所產貢茶。更是直接供應天宮各府衙茶葉。所得盈利,皆用之于總兵府衙之建造。望相爺明鑒。文曲星君一聽,知根知底。他告李靖道,他日,妖猴大鬧天宮,幸虧西方如來相助,降服妖猴,恢復天宮井然有序。否則,你我,都得丟了鐵飯碗。今我主有憂,你我,皆當為主分憂,這是做臣子的本份。然公之戰功卓著,威震天庭,名揚四海。不免有所跋扈;我主仁慈,不喜殺生。乃感恩佛爺,慈悲善良。你等,當有所收斂。我主慈悲,修得萬年之德。望公明鑒。李靖方知,所犯,乃功高震主也!今相爺話中有話,真不愧為天宮首席文官也。李靖確信,自己犯了無明之禍,不該輕視玉帝。他回文曲真君曰:我主慈善,你我,同為主之左膀右臂,當盡心盡力,輔佐我主,以正天庭秩序。”“今聽公言,豁然開朗。他日,一定改改跋扈所為,望公多美言于我主。”文曲星君見所行的目的已經得到,見好就收。微笑道,天王莫怕,我乃為公多美言就是。文曲星君知道李靖嚇破了膽。以文曲星君的造化,三言兩語,搞定這斯。品完上等龍井,道別托塔天王,回天宮報道去了!
玉皇大帝聽文曲星君詳細道來,甚是滿意!自此,他在天庭主人的尊嚴得以維護,至于眾多仙家搞產業,那倒無所謂。畢竟,各府各路管事,也得養家糊口。在私下搞產業,玉帝心知肚明,再說,各府衙修建,也都是各管事自己籌資修建,沒動及天宮財政,這一點,他甚是滿意。李靖的總兵府衙,也都是從茶場盈利中支付,這一點,他是心知肚明的。他知道,搞產業,不是壞事。因為,眾多仙家貢品,無不是各自產業所進貢,能品味到山珍海味,奇珍異果,玉帝甚是歡喜。為此,玉帝特給文曲星君加封太師,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進一步確定了文曲星君在天庭凌霄寶殿的宰相之位,錦繡萬匹,汗血寶馬一匹,方便文曲星君出入方便,黃金萬兩,白銀數十萬兩。
玉帝告文曲星君,昔日妖猴壞我天宮,凌霄寶殿被毀壞多處,特請魯班星君負責修復,今預算11萬兩黃金,請君略做人事,會會魯班星君,以便了解修復進度。我等,今先借宿玉清宮行使公務,望公用心。以便盡快完成凌霄寶殿的修復。文曲星君告訴玉帝,這事,特事特辦,望玉帝寬心。我等料理左右,以爭取在今年九月九日前完成凌霄寶殿的修復。此事,委之于我,望我主寬心!
文曲星君這次身穿一品仙鶴補服,隨身攜帶若干隨護,依然帶上自家管家游八,一路直奔魯班公司。文曲星君之所以如此器重游八,那是因為游八為文曲星君還未進入舉子的時候,就在文曲星君家幫忙料理家務,井井有條,因此,深得其器重。早年,文曲星君為富家公子的時候,碰到游八,游八乃孝賢之人,家貧,無以為讀書,靠砍柴為生。每次打柴回來,均跑到鄉里的書院偷聽教授教導,因此能識得諸多學問,鄉里稱之為孝賢秀才。文曲星君雖然深處富家,然無半點紈绔之風。聞游八之孝賢,常在書院暗助游八。鄉里知其名氣甚大,文曲星君乃決定登門拜訪,欲結為知己。游八知文曲星君乃有道之人,特意清茶淡飯宴請文曲星君,因家貧,只能如此。文曲星君無半點紈绔惡習,對清茶淡飯,反而更著迷。游八在山里砍柴,得一道士青睞,親授其《周易》點點,能幫人逢兇化吉,預測未來。因此,游八對文曲星君道:公子乃富貴之相。望公子加倍努力,他日必能成大器。特送公子一偈語:“富貴無心想,功名兩不成。”文曲星君知游八非凡夫俗子,特器重之。游八道,公子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此無心之想,乃相也!公子他日必可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乃相公也!功名兩不成,出仕的時間,掐算一下,應該在戊戌年,戊戌二字都不象成字,因此,兄臺應該在戊戌年高中狀元也。
公子聽罷,甚是開心。先生果然高見。我當加倍努力,不負先生厚望。今先生家貧,我家業若大,我欲請先生料理家務,掌事我家產業人事,不知先生是否應允?游八素知公子厚愛,乃真賢人。當即應允。從此,成為公子的管家。文曲星君擔任天庭太師,更加器重游八。知游八非凡夫,特引提為門客,乃名門高士也。
就此,文曲星君坐懷大轎,兩路巡視兵丁開路,甚是氣派。游八坐臨汗血寶馬,執鞭前行,直奔趙州。
魯班正與高徒李春切磋造橋技藝,趙州橋的建造,名傳萬里。盡人皆知,乃魯班公司李春之杰作也。趙郡,洨河,原為兇事之地,民眾苦于繞道而行,甚不方便。凡有舟幾,皆被傾覆,甚是恐慌。李春聞此河乃諸多妖魔精靈,立志,不修此橋,誓不為人。于是,特請張道陵勘測風水。張天師告李春,欲在此修橋,必先祛除精靈,否則,橋毀人亡之事還將重演。李春知公言之有理,特請張天師做主,請一方神靈法事,以祛除邪惡。張天師與臨水夫人交情甚好,特修書一封,飛鴿傳書,傳至古田臨水宮,恭請臨水夫人做法,祛除邪惡。臨水夫人陳靖姑與門下童子正幫一產婦接生,聽門童報,有信使!特將信使交與靖姑。靖姑看罷,知趙郡有多邪惡生靈,禍害百姓。特命門下童子準備道具,待接生完成后,立即奔赴趙州。幫產婦做好接生,特意囑咐,婦人剛小產,當多吃榴蓮,以護真氣。夫人應允。感謝夫人接生。待小兒長大,當拜夫人為奶娘。以感恩夫人。因救人心切,靖姑帶門下童子,直赴趙州。
魯班真君、李春和張天師正恭候臨水夫人駕臨,臨水夫人命眾人,后日分,以果蔬擺放茶幾,清香三柱,口念神咒,不時,河水汩汩而動,不時,只見一綠蛇奔涌而處,口吐信子,甚是兇相,眾人無不恐慌。只見臨水夫人,騰云駕霧,仙劍一出,立斬蛇妖,劈成兩半,民眾見之,無不歡呼雀躍。此姑,乃真神也!為此,張天師乃告李春,橋墩當建于斬蛇臺,以此鎮住妖靈。李春命眾匠在斬蛇臺開挖,修建兩岸橋墩,自此,敞肩石拱橋在趙州拔地而起,經歷無數水災、戰亂、地震等,亦巋然不動。民眾特在趙州橋旁修建臨水宮,以鎮蛇妖精靈,并立李春神像,以感恩李春之高超技藝。自此,洨河兩岸,有長橋在此,再不發生舟幾側翻之禍事。民眾無不感恩其功德。
文曲真君素知魯班之能事,大隊人馬,來到趙郡。魯班真君見相爺親自造訪,甚是感動。我魯班,三生有幸,能承接凌霄寶殿之修復,乃用平生所學之能事,確保工程質量,以寬心于玉皇大帝厚愛。
魯班真君命門下弟子李春拿出凌霄寶殿修復圖紙,整個圖紙測繪,分內城和外城兩個部分。外城圍護內城,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沿著南北中軸對稱分布,由南向北,對內城和外城做以此巡禮。由外城南端的玄武門今,到承天門中間的御道上,分布五座石橋,稱之為外五橋,
橋下為外御河。在玄武門至石橋只見的御道兩側,乃天庭中央官署區。御道西側是高級軍事指揮機構,包括中、左、右、前、后五軍都督府,太常寺、通政司、內衛府、欽天監等;御道東側是中央高級官署,包括宗人府、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及翰林院、太醫院等。在承天門和端門之間的御道兩側,是社區,東邊為玉皇大帝的祖宗太廟,西側是祭祀神靈的社稷壇,再向北,就是午門。
進入午門,依然是五座石橋,為內五橋,橋下為內御河。走過石橋,就是奉天門。由南向北,依次為奉天殿、華蓋殿和謹深殿。三大殿的東側,有文華殿和文樓;西邊有武英殿和武樓,統稱為前朝五殿。奉天殿,就是金鑾殿,即天宮凌霄寶殿。在此,凡是大中典禮和接受文武百官朝賀,都在這里舉行。
三大殿之后,是玉帝和后妃生活起居的地方,叫后廷,統稱玉清宮。處于中軸線位置上,有乾清宮、交泰宮、坤寧宮,左有東宮柔儀殿,右有西宮春和殿,兩殿相對。東北角為東六宮,西北角為西六宮。在春和殿西側,有以別致御花園,為后宮休閑、賞花之處。每逢春來時節,各路鮮花妖艷奔放,相互斗艷,甚是美觀。不時吸引無數彩蝶,蝶花互相映襯,美麗極了。至此,前朝和后廷相互結合,組成天庭。整個凌霄寶殿之修復工程之巨,非凡人可為。殿宇重重,樓閣森森,千門萬戶,金碧輝煌,氣勢恢宏,美輪美奐,甚是壯觀。
文曲真君聽取李春匯報,甚是滿意!在布局上,氣勢灰紅;在設計上,美輪美奐!真不愧為工匠祖師,弟子李春,真乃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名師出高徒!文曲真君當即喚趙公明,將所得工程款項11萬兩黃金當即支付給魯班公司,確保工程進度順利開展!
欲看下集如何?且聽下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