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兄妹當家作主
- 穿越北齊,農女也幸福
- 葉赫蘭旗
- 3605字
- 2014-06-22 14:01:39
第二十三章,兄妹當家作主
爹娘不在家,家里的活計全落在了兄妹幾個身上。
鄭玉早上多做了些飯菜,中午熱了熱簡單吃了一點。得了空就去后院澆地。鄭琴喂雞、喂豬,還要幫大姐澆地。兩人忙了一天,直忙到鄭和、鄭林回來,才算忙完。
欣兒去河邊洗衣服,然后進山采藥、挖野菜、摘魚食;下午炮制草藥、喂魚。直到吃晚飯了,才坐下歇了一會兒。
鄭和、鄭林怎么都不肯雇車回家,所以天黑了才到家,回來后又去河邊擔水。雖然很累,可大家都不抱怨,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多干點,讓別人少干點。
大家都累了一天,晚飯只是簡單的做了一個燉菜,有早上剩的白面饅頭,這樣兄妹幾個也吃的特別香。
飯后,喝著薄荷茶,圍坐在堂屋里聊天。
鄭和還是有些擔心,“不知爹娘到了沒有。”。
“是啊,表哥們看到娘一定很高興。”鄭林和二表哥李林關系最好。
“我有點想娘了。”鄭琴抱著大姐鄭玉的手臂,小聲的說著。
“欣兒,你在想什么?”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只有欣兒沒有出聲,鄭玉擔心的問了一句。
欣兒搖了搖頭,“也沒想什么,只是有點擔心姥爺的病情。”鄭二郎走的時候,欣兒悄悄給他帶去的藥,不知是否用上了。李氏能回去一定很高興。
又聊了會兒別的話題,看天色不早了,明天還要早起,就各自回屋休息了。
剛躺下,“叩叩叩。”院門就被人敲響了。
也不知這么晚,是誰來了。鄭和、鄭林起身小心翼翼的去開門。
“誰呀?”鄭和將手搭在門栓上問著,鄭林站在一邊,拿著一根木棍,姐妹幾個趴在西間的窗戶上向外看著。
“是大堂哥嗎,我是鄭花。”鄭和很是意外,不知這么晚,這個堂妹來家里做啥,但還是客氣的開了門。
“你有事?”鄭和雖然開了門,但沒往里讓。
“阿公讓我來說一聲,明天要用騾車,讓二叔把車送那邊去。”鄭花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臉,這哪像來借車的,倒像是討債的。
“騾車不在家。你回去和阿公說一聲吧,沒啥事我就關門了。”鄭和看不上這個堂妹,好吃懶做還總欺負欣兒,就想直接攆人。
“是不想借吧,你等著,我回去告訴阿公去。”鄭花兒并不知道,這段日子發生的事,以前這二叔一家,最是好說話的,沒想到今天卻碰了個釘子。
“隨你信不信。”也沒等她再說話,直接關了院門,回東間睡覺了。
得,看這情形,今兒晚上是沒得睡了,欣兒將哥姐們都聚到堂屋,“大哥,快點把灶間里的白米白面糖油啥的,都收進地窖,二哥去柴房把我燒好的竹炭也搬進去,大姐去把娘房間所有值錢的東西都搬去,連娘給我們新做的被褥也搬進去。二姐和我一起,把咱們房間的東西都收拾了,快點。”知道鄭二郎和李氏不在家,這曹氏八成是要來拿東西的。
“小妹這是干啥?”鄭玉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但鄭和、鄭林卻已經去搬東西了。
“大姐邊干邊說吧!”干活時,欣兒把猜測的事和鄭玉說了一下,鄭玉也認為有這種可能,手腳越發的快了起來。
這邊還差幾筐竹炭沒有搬完,院門就被砸響了。
鄭和和欣兒去應門,鄭林和鄭玉、鄭琴忙把最后一點東西塞進地窖,把出入口蓋好,又加蓋上一些干草。這才算收干凈了。
“誰呀!都這么晚了。”鄭和裝出一副被吵醒的樣子去應門,欣兒站在正屋門口等著。
“開門,是你大伯。”是鄭大郎的聲音。
“來了。”鄭和這才把門栓拿下來,門就被一腳踹開了,差點把鄭和撞倒。
鄭大郎一步就沖了進來,“叫你爹出來。”說話也不客氣。
“爹和娘去我姥娘家了,今天不在家。”這事怎么都是瞞不住的,還不如直接告訴他。
“什么?”鄭大郎聽鄭花兒說,二叔不借車,氣的直接沖了過來。怎么也沒想到,是老二兩口子去了李氏娘家。
“什么時候回來?”
“這個也沒說,等爹回來,讓他去找您。”鄭和客氣的回著。
“嗯。”鄭大郎一轉身走了。
“就這么走了?”鄭林剛從后院過來,就看見鄭大郎離開了。
“沒那么簡單,等著吧,一會兒阿婆和大伯娘就該來了。”用腳指想,也知道鄭大郎是趕著回去報信兒去了。
大家也都不睡了,坐在堂屋里喝茶聊天,等著曹氏來唱戲。
也就一盞茶的功夫,砸門聲又響起來了。
“得,好戲開場了,咱看戲吧。”欣兒這個表情,把大家都逗樂了。也算是苦中作樂吧。
“來了。”這回鄭和也不問是誰了,直接把門打開,打開時,還往后退了一步,前車之鑒不能忘矣。
“阿婆。”兄妹幾個都站在院子中,看著沖進來的曹氏、陳氏,王氏、連大伯娘的兩個女兒鄭花兒、鄭水兒也來了。這小院一下子熱鬧起來了。
“哼。”曹氏看了老二家的這幾個,越看越氣,直接進了堂屋。這一院子的人也都眼了進去。
“阿婆,這么晚是找爹有事嗎?”鄭和現在就是這個家的當家了,所以由他開口最妥當。
“和兒啊,你說你們家日子好了,不知去看看我這個阿婆,你那個敗家的娘,胳膊肘盡往外拐,跑去她娘家獻殷勤去了。把你們幾個小的留下看家。她可真是個心狠的。這還竄奪的把你爹也帶去了。”曹氏沖鄭和數著李氏的壞話。還真是個沒腦子的,當著人家兒子說他娘的壞話。真不知曹氏是怎么想的。
“這家里沒個大人哪成啊,去把銀錢、糧食啥的都帶上,可憐見的,這是不是一天都沒吃了,跟阿婆回家,叫你大伯娘做給你們吃。”曹氏心痛的還流了兩滴淚。
真是貓哭耗子假慈悲。
鄭和完全像沒聽懂一樣,“阿婆,娘已經兩年多沒回姥娘家了,明天是姥爺的壽辰,所以爹就帶著娘回去看看。”完全不接曹氏的話。
“喲,這窮日子飯都吃不飽了,還過壽呢。這李氏該不會把家里值錢的都貼補了吧。”陳氏一聽李氏是回娘家過壽辰去了,心里更不是滋味了。她爹也是這個月過壽,可曹氏一個子兒也不給,她實在沒臉回去,這一比較,就覺得還是分家好。
兄弟姐妹幾個完全不理會陳氏的話。看著沒人應話,曹氏也不裝了,“行了,這天也不早了,你們要是吃過了,就明天再過去,先把銀錢和糧食讓你大伯娘她們拿回去。”
“阿婆,娘怕我們幾個在家不安全,遭人惦記,所以走時一文錢也沒留下。就留了三天的口糧。”欣兒實在是忍不住了,直接嗆了一句。
“你不拿是吧,我自己去找。”曹氏完全不信,直接進里屋翻找去了。
陳氏、王氏也跟著進去了,她們可還惦記李氏的那些個嫁妝呢。
“這有客人來了,也不知給倒個水啥的。”這是欣兒第一次聽鄭水兒講話,和她姐鄭花兒一樣討厭。
兄妹幾個全當狗叫了一聲,誰也沒動。
“你娘的嫁妝呢?”曹氏啥也沒找到,出來就問鄭玉。
鄭林先看不下去了,直接回了一句,“全當了。”
“全當了,這個敗家的娘們,那當的錢呢?”曹氏還是不死心。
“帶著去給姥爺過壽了。”鄭林看鄭琴要說話,忙搶著回答,給鄭琴使了個眼色,讓她別出聲。
這女子在家沒地位,曹氏不能拿兩個孫子咋地,但這孫女兒,她可不當人看的。
王氏給曹氏使了個眼色,讓她去東西兩間去找。
曹氏也沒猶豫,直接進了西間。陳氏跑去了東間,只聽箱柜被翻的乒乓亂響。
最后曹氏找出來兩幅繡品,二個絡子,陳氏找出來一些紙筆。
鄭和看著那些紙筆,那可是小妹買來送給他的,直接撲上去從陳氏的手中奪了過來。
陳氏沒防備會有人來搶,一下子沒抓住。還被撞了個跟斗,差點摔了。大罵道,“你個兔崽子,你想干啥?我是你大伯娘,你個有爹生沒娘養的。”
看著鄭和氣的臉色發白,欣兒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直接回嗆,“鄭大伯娘,您這是來我們家搶東西啊?這搶東西可是要吃官司的。”
陳氏狠瞪了一眼,鄭花兒就開口了,“鄭欣兒,你胡說什么?你才吃牢飯呢。”
“行了,都別吵了。”曹氏狠透了李氏,可這人沒在,她也有氣沒處撒。
鄭花兒撇了撇嘴,到底沒敢再出聲。
看著曹氏要將翻來的東西往懷里揣,欣兒就不樂意了,那是大姐辛辛苦苦繡了好幾天的,怎么也不能讓曹氏順走了,“阿婆,這繡品和絡子是交了定金給繡鋪的,這要是交不上,可是要賠錢的。”想從她家拿東西,門都沒有。
“什么破爛玩意兒,你當我稀罕,我只是有點熱,拿它擦吧一把。”曹氏也知道給繡鋪繡活,是要先付定金的,所以也沒懷疑,但到手的東西又往外拿,這心里不好受,就講幾句酸話。
講啥都行,只要東西留下,欣兒是完全不在意。鄭玉趕忙上前拿回了繡品。
“去灶間把糧食裝上,明天去那邊吃。”曹氏見實在是沒啥可拿的了,就想拿了糧食走人。這也鬧了大半夜了,晚上喝粥灌了個飽,這一下來就更餓了,只想早點回去歇著。
“娘,還是我去拿吧。”王氏一直都沒出聲,以為她有多好心呢,原來是擱這兒等著呢。
曹氏點了個頭。王氏直奔灶間就去了,可一來到灶間,王氏也傻了,怎么也沒想到,這五口人就半小缸的雜糧,看這樣也就是四五頓的量,除了鹽,連油都沒有。
看著這些東西,王氏就后悔了,這要是拿了回去,明天開始就得管這五個人的飯食,要是李氏再多去個幾天,那這點東西也不夠吃的,還得費柴火做。挨累還不討好。
想了想還是空著手從灶間走了回來。
“叫你拿個東西,就不知道快點,東西呢?”曹氏等的著急,看王氏進來,手上啥也沒有。
“娘,咱還是回吧,這二哥家也不容易。”這話說的,要是不知道的,得多感動。其實就是看東西太少,不值當的。
王氏拉著曹氏直往外走,邊拉還邊給曹氏使眼色,意思是回去再說。
陳氏一看曹氏走了,這東西也是拿不到了,帶著兩個閨女也追了出去。
呼,欣兒深深的出了一口氣。趕忙把院門鎖上,這樣的日子過的真是精彩啊。
兄妹幾個互相看了一眼,大家心照不宣,哈哈的笑了起來。這一夜總算是有驚無險的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