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中圣王果然不愧是老將軍。”皇上贊道。
散朝后,幾派人忙私底下開會,將今天上朝的事情議論了一番,都覺得這個皇帝不是那么好糊弄的,遂都吩咐下去,收斂行為。
林如海接下來的幾天又拜訪了些往日里交好的舊友。如此一直忙到五日后,方才有時間去賈府。
再到賈府時卻沒有上次眾人相迎的場面,只是從大門進去后,便有丫鬟領著他到了賈母的小院。
早已有人進去通報了賈母,接著便聽到一個小丫鬟道:“老太太有請。”
來到內堂時,只見賈母一個人坐在堂上,旁邊站著的是她最得力的丫鬟鴛鴦。
“林姑爺請坐。”賈母道,接著又吩咐鴛鴦上了杯茶。
“謝謝岳母大人。”說著林如海便在堂下坐下,端起桌子旁邊的茶小小地飲了一口。卻不見賈母的眼中正閃著一絲精光。
“姑爺朝堂上的事情都忙完了嗎?”賈母笑著問道。
林如海放下茶杯,道:“回岳母大人,京城這邊的事情都差不多忙完了。這此來正是要辭別岳母大人的,正準備兩日后啟程去杭州上任的。”
“不想姑爺這次這么匆忙,才不過在京城呆了六天就準備要走了!”賈母看似驚訝地道。
“是呀!杭州那邊的巡鹽御史已經調走了,皇上也催我趕緊去上任。”林如海說道,想來拿皇上做借口,賈母便找不到挽留的理由了,“我知道岳母舍不得敏兒,只是這皇命不可違,小婿也無法。”林如海表現出一副很為難的樣子。
“雖我舍不得女兒,但到底皇家的事情最重要,少不得今晚留敏兒和你住下,我想再跟女兒說說話,下次再見面時,也不知道是何時。況我已經老了,也沒有多少年好活了。明兒個再讓你們回林府收拾東西吧,后天啟程時,我著政兒,赦兒還有璉二一起去送送你們。”賈母說道。
見賈母如此說,林如海也不便再推辭,方答應在賈家住一晚,明日里再攜妻子兒女一起回林府。
林如海來到聽雨軒,見賈敏正和黛玉在一起逗弄這墨玉,那場面十分溫馨,此時方知賈敏和黛玉之間已經恢復到黛玉小時候的光景了,心里很是高興。
見林如海走進來,黛玉忍不住跑過去道:“爹爹,你來了。”
林如海看著女兒高興的樣子,笑道:“是呀!爹爹的事情已經辦完了。”復又對賈敏和黛玉說了離京一事。
黛玉倒是很不在意,甚至還有些欣喜,畢竟這里不是自己的家,雖然有三春姐妹陪著自己,外祖母和鳳姐姐又對自己很好,但到底是有些不自在的,但知母親必是不舍的,也就不好表現出來,只辭別了父母,回到自己的屋中,和雪雁春纖開始收拾起東西來。
賈敏突然聽到林如海說回杭州上任的事情,心里很有些不是滋味,雖然知道早晚是要走的,不過到底真的聽到要走的話時,也有些承受不住。但知道皇命難為,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也就沒有多說什么,只是進屋開始收拾東西。林如海知道她心中不舍老母,也不知該如何勸慰,不過想著到了杭州后自然會好的。
賈敏收拾完東西后又對林如海說到:“老爺,我今晚跟母親一塊睡,想陪她多說會話。”說完,眼睛便紅紅的。
林如海擺擺手道:“去吧!多安慰下岳母。”說完,就見賈敏將墨玉交給奶娘,復又對她囑咐一番,方才離去。
賈母仿佛早就知道賈敏會來一樣,早已著人安排好床鋪。這天夜里,賈母和賈敏說了半夜的話,無非是賈敏讓母親好好保重身子,而賈母則給賈敏說了一些她兒時的情景,復又囑咐她不要忘了老母,不要忘了賈家之類的。
卻說三春知道黛玉要走的消息后,都十分不舍,雖然只是相處了短短的五日,不過眾姐妹之間卻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尤其是惜春,聽說黛玉兩日后便離京,更是哭得不得了。三人遂商量給黛玉開個小小的歡送會,地點就定在探春的屋里。準備完畢后,眾人便邀請了黛玉。
才剛剛收拾完行李后,便聽見丫頭來報說是“三小姐求見”。
探春說明來意后,黛玉便帶著雪雁和春纖來到探春的小屋。見迎春和惜春早已坐在里面,神情都是怏怏的,惜春的眼睛更是紅紅的,黛玉便知她哭過。
黛玉忙走過來,拉起惜春的手道:“大家不要這么傷感嘛!我只是離去,又不是死掉了,總會有再見面的機會的。”
探春聽到這話,忙唾道:“去,去,去。林姐姐如何說這話,沒有一點忌諱。”
黛玉便知她說的是那個死字,便道:“妹妹何必在意。再者說,人生在世,誰還沒有那一日呢?饒是帝王將相也逃不過一柸黃土掩風流的結局,到時候不過是一個小土坡。”
三春都愣了愣。探春忽然道:“林姐姐說得對,我們何必為了暫時的離別而傷感呢?離別也是為了下一次再相見。”三春都是玲瓏剔透的姑娘,聽了這話自然都釋然了。姐妹幾個便高高興興地飲酒作詩聯對,最后惜春還畫下了姐妹們玩鬧的場面,探春在畫上題了首薛濤的《送友人》: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完后,又將這幅畫送給了黛玉。后來這幅畫一直被黛玉好好的保存著。
第二天林如海一家在賈府吃了早飯后,就拜別了眾人,坐著馬車來到林府。這是黛玉第一次回到京城的這個家,只見府中山水設計,還有屋內的擺設絲毫不亞于姑蘇的老家。林如海吩咐下去,下人們便開始準備明天離開的事情。又著人去給皇甫擎倉送了個信。
這次林如海卻是決定坐船的,便把上次買的馬車馬匹都留在了這里,另外還留下了兩個林家的下人打理這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