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再回到學校的時候,復讀班已經開課好幾天了。“月月,你怎么還不去上課?”一個叫靜怡的女生上學遇到月月奇怪地問。月月感到很不好意思。靜怡考得不錯,比錄取分數線只低了20分,她來復讀班主任沒意見。可是自己,上次考得太糟了,班主任只看了一眼成績單,就說:“分數這么低。”然后詢問她住在哪里,現在的情況。最后淡淡地說:“你回去準備一下。”
在趙老師不冷不熱的問話里,月月聽出有問題。振中提醒過她,報名如果有困難,可以去找關老師。他是學校的領導,對她很關心。可她在這個時候壓根就沒想過他,她想到一個人——表哥李濤,李濤對月月的關心不亞于振中。他們同是家中的老大,從小就知道照顧弟妹,幫助父母,長到十幾歲,思想就成熟了,責任心強。李濤聽完月月的講述就笑了,并不表態。“那我先回去了。”月月說。李濤也不反對。也許表哥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時間,她回去了收拾一下。
回家的路上,月月又遇到了靜怡。靜怡在校外和同學合租了一間房子,放學回住處忽然看見月月騎著自行車在街上溜達,不解又生氣地問:“月月,你怎么還不去上課!”月月無法回答她的話,搭訕著走了。她蹬著車子快速轉過一個彎,終于靜怡看不見她了。靜怡不知道這時的月月難過得眼淚都快要掉下來了!巨大的悲傷藏在月月心里,這種痛連系著五臟六腑。同學們都回到教室了,自己卻進不去,明天還不知道是什么樣子。同樣在一間教室里讀書,明年有些人就會離開這里,實現多年的夢想,可自己呢……她擔心極了。這所有的一切,她一個人承受,沒有人能理解。家里的事她不敢多想,已經顧不了很多了。十幾年的努力決不能白費!
心酸幾日后就解決了:她如愿坐進了教室,成為同學中的一員。她不說話,只專心聽講。機會來之不易,她要倍加珍惜。五門課交替進行,學校也安排了最好的五位老師來教授他們。班上新來的人越來越多,整個教室都快容納不下了。她提醒自己,不要分散注意力,必須集中精神,應對學習。來學校之前,她去告訴過大海,說要開學了。大海贊許地看著她說:“你先去,我過兩天就來。”現在每每她想起這一幕,就會對自己說:“我現在不要去想他了,我明天再去想。”她不允許自己分心去思考其他任何事。
夜深了,一幢幢高樓上漸漸熄滅了燈火,白天的燥熱在無邊的黑夜里慢慢平息下來。城市忙碌了一整天,在昏黃的路燈下開始打著瞌睡。月兒升起來,照著這座美麗的小城。星星窺視人間,仿佛要猜透其中的秘密。晚風吹過樹林,“沙拉拉”格外地響。一片樹葉落在窗臺上,月月撿起它,發黃的葉子散發著脈脈的清香。窗外,星空旖旎,綠樹輕風,薄霧籠罩,燈火閃爍,充滿了迷離的幻想和美好的憧憬,可是這一切,對她仿佛成了另一個世界!媽媽病了,家道中落,她已經再沒有別的機會了。月月打開筆記本,看到老師留的作業,她仔細回憶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一遍遍熟習,默記在心。當天的作業一定要在當天完成,這是她給自己下的一項任務。她想起了趙子峰,他已經離開了這片高三的苦海。即使這段路再艱難,她也要走過去!
這段日子后來成為她一生中最難忘的記憶,上大學后,她還時常想起高三的清苦,甚至在工作后,也不能忘記那個晚風習習的夜晚,呈現在她眼前的風景是多么地美麗!那時候她忘記了冷和熱,忘記了白天和黑夜,只要有精神,她就向前趕路。走過去前面是寬闊的大道,上面有她追尋的幸福。為了這一天,十九歲的月月把自己好好調整了一下,明確自己當前學習上的不足和優勢,不足之處要認真改正。她選擇歷史重要的段落反復背誦來加深記憶,分清各個時期的人物和事件,并且把歷史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通過對比來明晰條理。政治她一直不感興趣,可是現在,她不允許自己再這樣想了。數學是她的強項,但也不能放松——各門功課都要齊頭并進。她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秋季學校正式開學之前,大海來看她了。
他走進教室,環視一周。下午上完最后一節課,立秋后的陽光斜射進教室,照著黑板的一角。教室上空飄浮著一縷陽光,那里面似乎有很多細小的浮塵,有人從其中穿過,就像小船從河面劃過,很快又恢復了平靜。月月坐在后排,她從習題中抬起頭來,猛然看見了大海,驚訝地說不出話來——大海在這個時候來了!這間教室高手云集,競爭激烈,每個人都會感到一種巨大的壓力。大海從中專學校來,那里沒有激烈的競爭,他沒有看見過這么多人埋頭苦讀的樣子。他常說:“書有什么好讀的呢,它很簡單。”大海看到了月月,但他沒有說話。他在教室里走了走,看那些低著頭的人都在做什么,轉身出了教室。“他走了!”月月感到難過,可她不好意思追出去。好容易等到教室里人不多了,她感覺可以有個合適的借口出去了,又不見了他的蹤影。
他走了!他來只是為了看看她。要開學了,他又要去那個遙遠的地方完成學業。月月感覺他對自己是認真的,但也許已經有了另外的想法。陽光灑滿了校園,月月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往好處想,向高處奮斗是她的選擇。分離是短暫的,更或許只是上帝的一次考驗。她把生活盡可能安排完滿,很快調整好又投入到新的學習中去。文科補習班因為人太多不得不換到另一間大教室去,這間教室是學校的正義樓,是為了紀念在大革命期間犧牲的幾個青年學生而建造的。現在巍巍正義樓在陽光下顯得氣宇軒昂,仿佛要帶動整個文科班奔向前程。
張月月這個名字,在兩個月后就眾所周知——在一百多人的大班級,能被大家叫上名字的不多。期中考試的結果,她的名字排在前面,各門功課都很優秀。同學們驚嘆不已,紛紛回頭注視這個坐在后面不愛說話的女孩子。這天晚上,月月站在窗前,再一次細聽著外面風吹樹葉的聲音。植物有靈性,她一直這樣認為。老家門前有兩棵泡桐樹,長得枝繁葉茂,它們陪伴她長大。小時候,她常坐在窗下讀書,泡桐樹則在窗外靜靜地陪伴著她。春天紫紅色的桐花燦爛了整個枝頭,夏天茂盛的枝葉遮住了屋檐,雨后樹下冒出白生生的蘑菇。現在她在這里,表哥把自己在單位的住房讓給了她。以前表弟李江住在這里,他今年也讀高三,可是表哥還是讓表弟搬回去住,把房子讓給了月月。媽媽病了,表哥很關心她,那天就是他送她去報到的,他送給趙老師一條香煙,那是月月頭一回看見人給人送禮。
時光難倒回,歲月常更新,她為仕途奮斗在這里。很多人都認為人生可以有別的辦法,不一定非要走這條路。為此,有的人離開了學校去社會上打拼,可是混了一圈后又都回來了。高考對于社會下層人來說,是一次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媽媽,現在,我能給你一個答復了。這次考試成績我讓你明白我能行。以后的高考,我會用更好的成績來向你證明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