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不懼司馬陣中陣 孔明自有回天力
- 孔明后傳
- 三月雪漂
- 1212字
- 2012-09-17 18:12:40
且說孔明一看敵人占有絕得的優勢,如果強攻,傷肯定不小,就讓蜀兵暫停,他開始琢磨起來。
要說孔明別看年齡不大,卻有諸葛遺風,上陣拼刺刀他不行,行兵打仗還是有一套的。上陣之前他已經登高看過了地形,又與貂蟬研究過各種應急的情況。兵者,詭道也,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既是強攻不行,咱就來個智取。
孔明派馬岱從正面佯攻,讓王平帶領三十名精兵強將,用繩索綁好直下數十丈深的山谷,攀緣著從后面迂回包抄過去。
正面的馬岱擂的戰鼓咚咚響,蜀兵們也是吶喊震天。魏軍一看這陣勢就急忙往下扔石頭,馬岱他們一看石頭扔下來了,就急忙往后撤,等魏軍停下來時蜀軍又往前沖。魏軍也不是傻子,沖了幾次,魏軍發現了問題,就不急扔石頭,等蜀兵要進路口時才仍。馬岱就命戰鼓擂的更響,如果他們真是不扔石頭就真的沖過去。魏兵一看馬岱要來真格的,就又扔起石頭來。石頭是有限的,時間卻是無限的,魏兵跟前的石頭是越來越少了。
王平他們加緊在懸崖峭壁上攀爬著,稍不留神就會掉下懸崖。就這樣他們一步一步,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終還真讓他們給爬過去了。但王平他們各個手臉都被山石荊棘刮得凈是血道,有的還在流血不止呢!然而,這卻是司馬懿的軟肋,他做夢也不會認為蜀軍敢從峭壁上攀緣過來。
魏軍的石墻是半天然的,是依山而砌,后面是坐不太大的小山,他們的位置是坐山的前坡。
王平他們從山的后坡上來,翻山來到山頂,再往前走時,因為太顯眼了,這時終于被魏軍發現了。魏軍轉過來身就放箭,王平他們又不能前進。然而,天公作美,這時正好有魏軍預備的山石放在那。原來汪道全也想過孔明有可能會從山后迂回,命人搬了一些石頭放在山頂,預防萬一,只是司馬懿認為孔明一生謹慎,絕不會去冒那個險,所以派兵時就沒有往那里派,結果這些石頭卻讓王平他們派上了用場。
于是王平他們也用魏軍的辦法,向山下放起石頭來。只聽“轟隆隆”巨響,山頂的石頭像排山倒海一樣往下沖,誰知走到半道它又碰上別的石頭,于是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最后竟成了全山皆兵。
魏兵放石頭砸蜀軍,蜀軍還有退的地方;可蜀兵砸魏兵,因為他們在山的半山腰,卻無路可退,這時腹背受敵,進退兩難。加上漫山遍野的石頭,他們那里還躲的及。只聽得魏兵爹呀媽呀的叫聲一片,一瞬間是血肉橫飛,那里還有人有心情守陣啊。
孔明一看機會來了,就命馬岱速速進兵,等汪道全看見這邊的情況,開始向此處調兵時,孔明他們已經過了隘口爬到山上占領了有利地形。敵軍不但消滅不了蜀軍,還會腹背受敵,最后有可能被蜀軍全殲。嚇得汪道全馬上動用了十面埋伏陣。
但為時已晚了,因為蜀軍已經占領了有利地形,居高臨下,不管他是什么埋伏都盡收眼底,在孔明眼皮子底下打埋伏,那還是埋伏啊?那不是找死么?所以汪道全一看不好,就急忙又揮動他的杏黃旗改變陣法。
孔明一看汪道全此時手忙腳亂地正在調兵,趁他兵還沒調好這個空檔,命蜀兵揮師挺進,搶占有利地形,把握最好的機會,在盡可能最大地減少傷亡的情況下盡快破陣。
欲知孔明破陣如何,且看下回書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