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霸先、王僧辨登壇盟誓之后,督師直指梁朝都城建康。霸先令周文育、杜僧明為先鋒;僧辨命侯瑱為前鋒,各率軍五千先行。兩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行不多日,早到了南陵戍城。周文育圍北門、杜僧明圍南門、侯瑱及其部將分別圍東西兩門,旌旗遮天、甲戟映日,一聲令下,督眾猛攻。守將又哪里守得住,勉強戰不多時,早被周文育一箭射死。兵無頭不行,南陵城登時告破。兩軍乘勝直搗鵲頭城下,周文育奮不顧身率眾猛攻,一鼓而克。賊將侯子鑒狼狽竄往淮南。于是稍作休整,向蕪湖進軍。賊將張黑見梁軍軍容嚴整、紀律嚴明、旗幟鮮明,心下大為恐懼,奈何主將慌張,士兵又哪里沉得住氣,勉強抵抗,霎那間死的死,傷的傷,降的降,眼見守城不住,張黑急忙棄城逃之夭夭。周文育、侯瑱等人勞軍已畢,便各率大軍向姑蘇進發。當時侯景將侯子鑒率眾三萬死守姑蘇,周文育率軍到達姑蘇后,與侯景將侯子鑒交戰一場,侯子鑒大敗一場之后,堅守不出。
侯景聞報大為恐懼,急忙派遣將將史安和、宋長貴等,率軍前往助戰侯子鑒,并且親自奔赴姑熟巡視壘柵,向子鑒耳提面命再三再四地告誡道:“南軍善于水戰,你切莫與他們水戰,你還記得昔年任約與南軍水戰大敗的往事嗎?這都是北軍不諳水戰的緣故啊。只要用我們的鐵甲騎兵與南軍交戰,必然大獲全勝。你只要在岸上扎營固守,再相機用鐵甲騎兵攻打梁軍就行了。”侯子鑒得令,將船只鎖在江邊,扎營岸上,堅守不出。周文育、杜僧明、侯瑱派人百般辱罵,侯子鑒只不出戰,梁軍無奈,只得陳舟江上,等待陳、王大軍到來。
才一日,陳、王各率大軍相繼到達姑蘇,欲與侯子鑒交戰,并又派人對侯子鑒百般辱罵,侯子鑒卻仍堅守不出。王僧辨沒奈何,只得同陳霸先商量,霸先道:“賊緊守不出,打算使我們師老兵疲,而后以鐵甲騎兵擊破啊。我們應當示弱誘敵。”僧辨依計而行。霸先、僧辨于是佯裝不敵,狼狽退軍駐扎蕪湖,一連十幾天也不向侯子鑒進攻。更放出風來,說畏懼侯賊,不日就將退軍。賊黨大喜,派人報告侯景道:“南軍畏懼我兵強馬壯,不敢直前,打算逃跑,如果不予追擊只有白白喪失大好機會。”侯景信以為真,于是命令侯子鑒準備水戰追擊。越日,王僧辨率軍東下,做出畏懼北軍的狀況,向姑蘇逃跑。子鑒見機不可汗失,失不再來,遂下令道:“水軍上船,步兵上路,騎兵上馬,急擊南軍!”并親率步軍騎兵,追擊南軍。度過西州后,侯子鑒率軍在岸上挑戰南軍,并在岸邊停泊戰船千艘,準備等待南軍上岸之后,水陸夾擊南軍。霸先于是將大軍艦停泊在兩岸有益的位置,僧辨則身率許多小船亂哄哄地佯裝逃跑。侯子鑒等一干賊兵遠遠望見,道:“南軍逃跑啦,趕快追擊,殺退敵人,重重有賞!”于是北軍水軍步兵騎兵一齊向南軍追擊。南軍又佯裝不敵向東撤退。北軍追擊南軍數里路后,霸先一聲令下,周文育、杜僧明、胡穎等各率軍艦由兩岸向江面上一字排開,截斷敵軍水師后路。霎時,僧辨回過頭來向北軍猛攻,官軍大小無數船只將賊軍團團包圍,鼓噪大呼,箭如雨下,槍戟如林,四面截擊,甕中捉鱉,殺得賊船東沉西沒,南撞北翻,無路可奔。殺死賊兵無數,慌不擇路落船而死者數千人。從早上殺到中午,又從中午殺到黃昏,直殺得江面上一片血紅。子鑒棄甲改裝左沖右突僅以單身奪路逃脫重圍,稍稍收集散兵游勇,狼狽向建康方身逃回。侯景聽說侯子鑒兵敗,驚恐萬狀,涕淚皆下,有氣無力地蜷臥在床上,過了很長的時間才起來,嘆道:“天亡我也!”
官軍率領得勝之兵進入姑蘇城。僧辨打算歇兵再戰,霸先勸道:“經此一戰,賊兵已經嚇破了膽,正當一鼓作氣,急擊勿失!”僧辨細思之后,表示贊同,于是水陸大軍馬不御鞍,兵不解甲,乘勝奮勇直前。大軍所至,勢如破竹,歷陽諸城戍所,相續歸降王師。
僧辯乘勝進軍,在張公洲擇地扎營駐下。
陳霸先則在蔡洲扎營。
侯景登上石頭高處,極目望去,但見官軍營壘重重,旌旗獵獵,兵強馬壯,心中大為不悅,再瞇目細看,竟見蔡洲之上,五色云氣,氤氳纏繞其營地上空,極天極地,一片祥和。更有紫氣護衛其間,極其神圣莊嚴。侯景大懼,吃驚地對左右道:“敵軍上空有紫氣護衛,此天子氣也,我軍實在不易抵當啊!”言畢惴惴不安下樓,委任盧暉略鎮守石頭城,紇奚斤鎮守捍衛宮城,逼令百姓及軍士家屬盡數遷入臺城內。欲與官軍決一死戰。
霸先、僧辯率眾攻擊,得以焚燒掉侯景水柵,揮師進入秦淮河,至祥靈寺渚扎下營柵。侯景更復大驚,急令把大小船只皆裝滿石頭沉入江里,然后用竹木裝滿大小石塊沉塞秦淮河口,并沿著秦淮河自石頭至硃雀航扎立營柵及筑立城墻,十余里中,城墻、營壘柵欄相接,以拒官軍。
諸將不敢決斷,僧辯也很躊躇,只得派遣杜崱向陳霸先道:“敵軍守備嚴整,不易進攻,我們該怎樣才能取勝呢?”陳霸先道:“以前柳仲禮統帥三、四十萬將兵隔水扎營,韋粲進軍青溪,竟然不渡岸出擊,賊軍登高觀察,對我軍情況、步署一覽無余,遂得以從容步署,肆其兇虐,敗覆我王師。如今我軍包圍石頭城,必須渡過北岸。侯景驍勇,天下無敵。今他屯兵于此,我們強攻必然多死傷,只要下令艦隊沿江直下敵人老巢建康,賊人肯定驚慌潰逃;霸先再于北岸立柵,賊可一戰而克。”杜崱回去告知僧辨,王僧辯表示同意,傳令水軍直撲建康。侯景士兵見梁軍艦隊駛向后方,人心浮動,躁亂不堪。
侯景大呼道:“他們去便去,有王丞相守城,怕什么!”
但是軍士無一肯信。
陳霸先道:“賊眾軍心已亂,我軍速渡北岸!”說罷率眾出擊,箭如雨下,敵軍無不應弦而倒。周文育、杜僧明、胡穎、吳明徹等指揮戰艦奮不顧身殺開一條血路,眾軍數萬直至石頭城西橫隴筑柵,一連筑了八座城堡,直出東北。
僧辯及諸將隨后在石頭城西步上連營立柵,一直到落星墩。侯景大為驚恐,親自率領侯子鑒、于慶、史安和、王僧貴等大將,于石頭東北立柵拒守。并令王偉、索超世、呂季略堅守臺城,宋長貴守延祚寺。忽有將官訪得王僧辯父親墳墓,侯景又令兵士發掘王僧辨父親的墳墓,剖出毀壞棺材、焚燒尸體。再又將骨灰亂灑于江水之中。
王僧辨聞報哭倒于地,眾將也怒不可遏,稍后僧辨督眾猛攻,殺死賊兵一大片,乘勝前進扎營于石頭城北,大罵侯景道:“皇上待你何薄,你不思報答,反起兵叛亂,餓死皇上,把富庶的宮城及三吳大地弄成一片焦土,我之父親和你何冤何仇,你竟掘墓焚尸?真個是無惡不作的奸徒,吾誓亦當掘你祖墳,將你父親母親以及祖宗十八代的祖墳掘毀殆盡!”侯景哈哈大笑,輕蔑地道:“朕殺人的時候,你還在娘胎里呢!今日便要試試朕的貫口羅剎刀鋒利不鋒利嗎?朕的祖宗十八代葬在隔此地不遠萬里的大漠塞外,我都只知道父親的墳墓葬在哪兒,至于祖父曾祖父,葬在哪兒咱還不知道呢,要能找到,還得謝謝你呢,你有本事就去找吧!你有本事就去掘吧!”侯景諸將也一齊大聲譏笑,王僧辨幾乎氣死。
侯景命令王偉堅守宮城,自已擺開陣勢向官軍挑戰。僧辯率眾軍奮擊,侯瑱、裴之橫一馬當先,向侯景大罵道:“兇竭小胡,你們已被我官軍團團包圍了,還不下馬受死!”侯景不答,侯子鑒、史安和、王僧貴揮刀來殺,官軍一齊上前死戰,侯子鑒等抵敵不住,連營柵也不要了,狼狽敗回石頭城里,盧暉略、紇奚斤見不可守,率眾獻城投降。
侯景害怕逃住老家的歸路被官軍阻斷,急忙在東北果林修筑五座城堡以遏官軍。并親自率眾萬余人、鐵騎八百余匹,結成陣法向梁軍殺來。陳霸先道:“兵法云: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首尾相應。如今我軍比敵軍多好幾倍,賊徒兵力很少,我們應當分散敵人兵力,以優勢兵力打敗敵軍,為什么放任敵軍聚集優勢兵力,在我軍中橫沖直撞?”于是命令諸將六路分兵、八方出擊:杜僧明率領一軍向東路出擊;周文育率領一軍向南面進攻;胡穎率領一軍向西面殺去;吳明徹率領一軍向北面猛攻;侯安都率領一軍向東北方向痛擊;陳詳率領一軍向西北方向包抄;陳霸先自率中軍隨機應變,哪里有敵人就殺向哪里。如此這般分散敵人兵力以及包圍敵人兵力殲滅之。直殺得血流成河、地動天搖、日月無光。
侯景意欲速戰速決,率領鐵騎徑直殺向王僧志,僧志佯裝不敵稍稍退卻,霸先派遣徐度領弓弩手二千橫截其后,箭下如雨,賊兵紛紛中箭倒地;霸先又親自率領王琳、杜龕等以鐵騎悉力包圍賊軍痛擊,仿佛泰山壓頂一般,殺敵無數,其余敵軍見狀,急忙敗退營柵。侯景將官盧輝略眼見官軍勢如破竹,料知侯景必然敗亡,便打開石頭北門出降。官軍戴冕、曹宣等攻拔果林一城,眾軍又攻克四座城堡。
不料侯景敗而復還,督眾拚命死戰,官軍猝不及防,又讓侯景把官軍先前奪得的城柵盡數奪回。霸先見狀不勝大怒,吼聲如雷,道:“酬君報國,正當此時,諸位隨我沖啊——殺啊——”邊說邊一馬當先沖向敵人,士卒見狀奮不顧身躍過柵欄殺向侯景賊軍,賊軍望風披摩,或跑或降,或者被殺,其眾抵敵不住,放棄營柵,大敗退走。
侯景又率領百余鐵騎揮槊執刀,左右硬行沖突官軍陣線,被擊退了又沖上來,如此再三再四,欲沖動陣線而后乘亂破之。然而幾經沖擊,官軍陣勢巋然不動,侯景賊眾鐵騎反而死傷不少,不由大潰,逐北至西明門。此時,侯景鐵騎僅剩幾十匹,其余鐵騎以及數萬賊兵早被陳霸先、王僧辨分割包圍、聚而盡數殲滅。其余兵眾或者舉手投降,或者成了無頭之鬼,或者斷手斷足、倒地呻吟,或者自相踐踏而死。侯景等幾十個人逃至建康宮闕下,四顧凄然。后人有詩嘆道:
鐵騎八百亂蕭梁,殺盡三吳稱帝皇。
多行不義必然斃,遂教羯胡敗建康!
那侯景潛逃至建康宮闕下,不敢入城,吩咐派心腹秘密潛入宮城去取他在南方所生的兩個兒子。正是:
天亡侯景理當然,欲取其子何處竄?
欲知侯景竄往何處,請閱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