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馕

  • 走出塔克拉瑪干
  • 暗黑孤俠
  • 1377字
  • 2012-11-12 20:46:26

在荒漠的第二個夜晚,伴隨著賈一元和趙工的冒險故事而到來,今天走的路相比第一天少了許多,但是整個團隊的精神狀態沉浸在輕松活潑的狀態之下。辛勤的趙工不辭辛苦花費了一個多小時,從四處找來了可燃燒的柴梗,燃起了篝火。王班長在搗鼓隨行攜帶的衛星定位導航儀,他從進入沙漠地一天起,就開始每天記錄GPS主要定位點采樣數據,我和紫玉好奇地湊到跟前,看到他在認真記錄一組數據:82°02.413E海拔1148M。艾孜買提從隨行的食品袋中拿出了兩個超大的馕,三個小一點的馕,其中超大的是羊肉馕,還有一些榨菜之類的方便菜品。

艾孜買提常說:維族人可以一日無菜,但決不可以一日無馕。我能體會到這種根深蒂固刻在骨子里的帶有遺傳式的生活習慣,其實馕從進入XJ地域我就開始食用,在XJ人口聚居的地方幾乎都能看到各種散發著香氣的馕,很對味我這個西北人的胃口。之前我查資料得知:“馕”字最早源于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很久之前把馕叫“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XJ后,才改名叫“馕”。

火烤過的馕會松軟很多,掰開后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按照維族人生活習俗,馕不可整個拿起來吃,必須掰開分食。吃著馕,艾孜買提說起了關于馕的XJ諺語:如果沒有白面饋給人吃,希望有白面馕一樣的語言。趙工說:這句諺語的意思是即使沒有好吃的東西給予他人招待來客,可以用好的話、美好的言語來代替,送給他人,讓他人感到高興和滿足,就像吃到了馕一樣令人興奮。艾孜買提笑說:還有一條不好的諺語關于馕的,吃了人家的馕,還往人家的頭上拉屎拉尿。專門用來罵那些忘恩負義人的。惹的大家哄堂大笑起來。

馕是XJ維吾爾人的生命、信仰,以及一生哲學思想的源頭。他們崇尚那些與自己生命息息相關的物件,馕就是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一種物資。維族人認為有了馕,人的生命才會得以繼續,人生才有保障。對于馕的神話和崇拜,衍生出了關于馕的種種生活禁忌。如馕在和面和烘烤制作當中是拒絕外人觀看的,拒絕對做好的馕數數,隨意堆放,制作好的馕要用干凈的餐布包裹,或者裝在籃子里,妥善存儲在人不易碰觸的地方的高出。他們認為人的目光中存在超自然的邪惡神秘力量,直視馕及心愛的物件,以及弱小的油桶,會給他們帶來不祥的厄運,據說被目光直視的馕難以烤熟。一些變質的馕不能隨意丟棄,要放在遠離人的地方存儲,或者做為飼料給家畜喂食。絕對禁止浪費、踐踏馕,在有馕渣的地面禁止潑污水,招致神靈厄運的降罰。

馕與維吾爾人的一生息息相關。出生的嬰兒命名儀式上,主人要提前備好數十個白面馕,用于招待來客,把馕作為神靈的象征,見證保佑新生兒一生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維吾爾族特有的搖床禮也少不了“托喀西馕”。維吾爾婚禮前,雙方家人都要備好馕等食品款待親戚;舉行婚禮時,新人要當眾搶吃碗里沾滿鹽水的馕,表示結為夫妻后同甘共苦,白頭偕老。維吾爾族的喪葬、祭祀儀式“乃孜爾”中,馕都是重要的獻祭品。“乃孜爾”意為祭祀,是維吾爾族的一種悼念死者的宗教習俗,參加“乃孜爾”者一般要攜帶五個馕。埋葬亡者后兩三天內,亡者家屬一般不動炊火,均由親戚、鄰居、朋友送馕保證飲食。維吾爾人如經歷疾病痊愈、危險事故逃生等時間后,總要把剛烤熟的馕分給過路的人們,用施馕的方式來表示對真主的感恩。

用餐完畢后,大家準備散去。我用眼神示意紫玉,想跟她去營地沙丘的另一面說說話。我一言未發,起身,紫玉會意地隨我之后走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中市| 溧阳市| 洛川县| 武平县| 冷水江市| 柯坪县| 延边| 姚安县| 项城市| 忻州市| 于田县| 麻栗坡县| 威远县| 信宜市| 呼和浩特市| 祁门县| 兴和县| 奉节县| 新乡市| 舒兰市| 礼泉县| 绥滨县| 汝城县| 唐山市| 金溪县| 武定县| 奎屯市| 建平县| 贺州市| 万源市| 专栏| 淮安市| 江津市| 佳木斯市| 东源县| 阿尔山市| 岳普湖县| 孝感市| 柘城县| 齐河县| 桂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