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掙點外快
- 真愛永相隨
- 我心飛翔088
- 1644字
- 2012-02-20 13:47:39
第二天馬小武、張秋月和劉小蒙到了超市大廳,在這兒分組,馬小武、張秋月在超市一個負責的中年婦女的帶領下要到站前廣場發宣傳冊,宣傳冊做得很精美,比一般的宣傳單要好多了,像一本雜志一樣。劉小蒙分在了另一組,她們是在相隔不遠的勝利廣場。分發宣傳冊的都是馬小武找來的高陽師范大學的貧困大學生,是他分的組。張秋月問馬小武怎么把她和劉小蒙分開了,馬小武解釋說因為要搬一些宣傳冊,比較重,所以每組都分了一個男同學,其實馬小武私下里也還有一些喜歡張秋月的心思。
從接新生的第一天起,馬小武就有一種主動的意愿要接近這個女生,但由于不是一個系的學生,加之新生軍訓和一系列的入學教育,馬小武基本上沒有機會去找一個外系低年級的小女生,偶爾在教學樓匆匆邂逅,張秋月也似乎將他忘記了,沒有打招呼的意思。想不到又會以這樣一種方式相遇,是不是命運注定要讓我遇到她呢?馬小武有了一個這樣奇怪的念頭,并且這個念頭揮之不去的出現在腦海里,他抬頭看一眼正在發放宣傳冊的張秋月,中等勻稱的身材,白晰而漂亮的臉龐在陽光的照射下有淡淡的紅暈,發育成熟的身體曲線畢現,特別是高高挺起的胸部對馬小武產生了無窮的魅力。馬小武隔一會總會跑到張秋月身旁來一趟,要么是問一句:“累不累?要累了就歇會。”要么是遞給張秋月一瓶豆奶,當然馬小武也不會忘記給超市帶隊的中年婦女一瓶。張秋月感激地對他笑笑,心里明白這個男生對自己的好感。
第一天的分發任務相當大,他們從上午九點一直發到下午四點才忙完,馬小武和張秋月向超市的領隊告別后坐232路公共汽車回學校,232路公共汽車從站前廣場一直到高陽師范大學門前,很方便。車上馬小武找了個空位置給張秋月坐,然后自己站在張秋月座位旁。張秋月感受到一種被關照的溫暖,車到學校門口,馬小武問張秋月:“喜歡吃米線嗎?我請你去吃米線吧。”張秋月想要推辭,可馬小武執意要請張秋月,張秋月看看推辭不掉,就接受了馬小武的邀請。他們還是在學校門口的米夫羅米線店吃的,就是幾天前白子君請張秋月吃米線的那一家,也正好就是靠墻的那個座位,另一個男生再一次請她吃米線。在等米線的那會兒功夫,馬小武抬頭看起了墻上一塊展示牌上寫的過橋米線的來歷:過橋米線源于云南蒙自縣,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據說清朝時有個秀才為了考取功名,乃到一湖心亭專心讀書,秀才之妻見丈夫用功讀書,每餐必為之準備可口飯菜,可飯菜送到湖心亭后就涼了。有心的妻子發現雞湯送到湖心亭的時候卻沒有涼,原來是雞湯上面一層厚厚的油起到了保溫作用。于是妻子就將滾燙的雞湯和配料還有已經燙好的米線帶到湖心亭之后放到雞湯里再吃,不僅保持了溫度,其味道也鮮美可口。這一做法很快就在當地流傳開來,因為從家里到湖心亭要過一道橋,人們也把它叫做過橋米線。
故事仿佛很優美,馬小武卻不知道秀才為什么要跑到湖心亭去讀書,有這么賢淑的妻子難道他家里還沒有安心讀書的所在嗎?這個故事恐怕只是生意人的胡說八道吧。米線端上來了,馬小武收回思緒,示意張秋月開始吃。兩人邊吃邊閑談,張秋月知道了馬小武老家在遼寧西部朝陽地區喀左縣農村,他那個地方據馬小武講,十年九旱,靠天吃飯。農民一家人年收入也不足5000元,唉,有錢人一頓飯就能吃掉我們一家人一年的收入啊!張秋月心想,地理老師講的我國雨水分布極不均勻,東部地區多,西部地區少千真萬確呀!難怪西部地區的莊稼常常渴死。要是能把老家湖南的雨水勻一點給西部多好,免得我們受水災。張秋月不喜歡多雨的季節,過多的雨水影響人的情緒和生活,單就這一點來說,北方還是很對她的脾氣的,她是個陽光的女生,當然更喜歡這兒天天暖暖的太陽。馬小武不停地詢問著張秋月的情況,似乎想在一頓米線的功夫之間從不同的視角來了解面前的這個女生,張秋月有時候簡單回答一點,有時候笑笑不回答轉換到另一個話題上去,她還不太習慣把自己的私事和男同學說。米線吃完了,馬小武對號完帳,又坐了下來,好像還不想走的意思。張秋月站起來說:“今天真是太累了,回去洗個澡,好好睡一覺,明天還得干活呢。”馬小武也只好站起來,二個人各自回了自己的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