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神捕(三)
- 鐵血名人堂
- 公子段玉
- 1587字
- 2011-04-07 15:16:03
四十年前,應白羅出生于浙北一個人丁衰微的寒門農家,因體弱多病,遂被父母送至山頂的禪院寄養。
應白羅自幼酷愛習武,深具慧根,被寺廟內一位隱居多年的方外高僧一眼識中,收為衣缽弟子。這位高僧即是天竺大雷音劍派的唯一傳人:大悲禪師。而應白羅也因此成為自大悲禪師之后,大雷音劍派在中土的又一名傳人。
十六歲時,應白羅已盡獲真傳,將大悲禪師所授的劍術修煉得爐火純青,其悟性與進境可謂百年難遇。大悲圓寂后,他又跟從一位云游中土的暹羅游俠學習神秘的土遁術與輕功,并將暹羅武學巧妙地融于自己的劍術,創出了威力驚人的絕世奇功“邀月神劍”————
傳說他常在夜晚觀察頭頂星辰的變化,從星象變異中獲取劍術的靈感。一個望月之夜,漫天烏云自西方滾滾而來,將一輪明月死死地困住,久聚不散。而此時應白羅正與友人在半山賞月飲酒。酒意酣暢之際,突見烏云遮月,頓時怒從心起。
豪情噴薄之下,他抽出長劍,飛上半空,以驚天地、攝鬼神的威力擊散漫天烏云,將明月邀出,從此遂得“邀月神劍”的絕技。
應白羅性情剛烈,嫉惡如仇,成名后扶危濟困,仗義行俠,是武林中公認的鐵血豪杰。他生平最恨那些為害一方,欺壓良善的奸邪之輩,死在他劍下的惡人不計其數。人們尊敬他,稱他是伸張正義、斬妖除魔的大俠,而黑道邪派中人則畏他如猛虎,避之猶恐不及。
就在應白羅聲名鵲起之際,朝廷頒布諭旨,封他為御前一品帶刀統領兼一等護國武官,希望他能以一身絕學為朝廷效力。但應白羅襟懷磊落,對做官毫無興趣,他婉言謝絕了朝廷的恩寵,繼續一個人仗劍江湖,游歷天下。
怎奈他名頭太響,朝廷對他的拒絕不依不饒,又恰逢此時敬王在邪教的鼓動下發動叛亂,為防止更多無辜百姓遭受兵戈涂炭,應白羅便勉強接受了朝廷的封誥。其后,他統領大內侍衛擊斃數名敬王從苗疆招募來的高手,并突破邪教布下的迷陣,一舉擒獲叛王,平息了一場禍事。
此役后,應白羅的神勇令龍顏大悅,下旨賞賜他黃金珠器、寶馬貂裘,還將坐落于滄州的敬王別墅——“綠梅山莊”贈了給他,并御筆親書了寫有“一代神捕”四個字的赤金大匾,懸于山莊大堂,由此,一代神捕的稱號響徹武林,傳遍海內。而此時的應白羅,剛剛才滿三十歲。
備受朝廷重用的應白羅對官場的種種丑態厭煩至極,雖身在御前,卻心在綠林。一年中的大半時間,他都以巡視各省關防為由潛身江湖,為維護正義而戰。
踏入江湖之初,應白羅在一次盛會中邂逅了武林名宿——有著天下第一神算之稱的玄機圣人。結識后不禁對這位德高望重的前輩拜服之至。玄機圣人博古通今,學富宇內,是亙古罕有的奇才。最妙的是,他一生從未沾染過任何門派的武功,但卻對武林有史以來各家各派的絕學秘籍、人物逸事爛熟于胸,是以雖手無縛雞之力,卻以武林活字典的身份縱橫半世,享譽天下。
玄機圣人在應白羅的身上看到了一種驚人的氣勢與光芒,他斷定此子必將是影響未來武林格局的奇才,便將他邀至靜室,細細詳談。結果,這一老一少,竟在遠離擾攘的靜室內從黃昏談至深宵,從此引為知己。
此后,玄機圣人位于京城的居所就成了應白羅時常出入的地方。從這位睿智仁愛的長者身上,他獲益匪淺,而他的成長歷程亦時刻牽動著玄機圣人的那顆愛才之心。
平息敬王之亂,受封“第一神捕”,使應白羅的聲譽直達巔峰。而此時的玄機卻不免懷有一絲隱憂,他擔心年輕的應白羅身陷官場,名利在身,長久下去會消磨了一身壯志豪情,淪為朝廷的祿蠹。
為此,他想出了一條借力打力的“妙計”——他用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塊波斯玄鐵打造了一塊“必殺令牌”。一面刻著:第一神捕,另一面則刻著:必殺無赦。
他希望應白羅即使身在朝廷,也不要忘了自己的使命。
對于玄機的苦心,應白羅分外感動,在接過必殺令牌的那一刻,他就在心底暗暗發誓:生此世間,若辜負玄機圣人一腔厚望,讓我應某人天地不容。
從此以后,一塊象征著末日審判的必殺令牌出現在江湖上,每一個為非作歹、惡貫滿盈的武林敗類在伏法前都會接到這塊毫不起眼的玄鐵牌。鐵牌所到處,邪惡必遭懲罰,絕無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