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卷一 058 月中桂,縱橫茗碗(八)
- 離凰
- 琴簫天影
- 1123字
- 2011-03-10 14:41:10
正廳大門映上一個身材挺拔、文質彬彬的藍衣公子,映著朦朧的月色,像極了青玉鏡屏誘發著藍色的淡淡光暈。
冷靜內斂的嗓音從容響起,“從百姓那盤剝下來的銀子,放在《風》詩集里,每月盤剝一次,用一首詞表示,銀兩數目和詞的字數一樣,因為是每月盤剝的銀子,所以銀子有多、有少,因此顯得這個部分的詩詞長短,韻腳特別凌亂。
漕商進貢的銀子,放在《小雅》詩集里,因為京杭大運河不直接經過宜昌,所以這部分的詩詞較少。其他商人例如糧油玉面、絲面稠錦等就放《大雅》詩集里,這部分進貢的銀子多,所以數量很多。
最后,用‘鉛灰’頂替的‘漕銀’放在《頌》詩集里,這部分每月比較固定,銀子數量也很固定,所以詩詞的長短句看來很整齊。”
“你們脖子上長著幾個腦袋?連朝廷的‘漕銀’都敢貪污。”康熙側座在正廳東頭,目光深邃。
“哼,這么附庸風雅的做案手段,豈是他一個大老粗能操縱的。”孜言一身男裝慢悠悠的走進大廳。卸下自己背上的包裹,放在康熙跟前的案幾上。“不過,越是肚子里沒有貨的人,越是希望用風雅來包裝自己,《詩經》你是望塵莫及,但是這個寶貝兒,卻是你一直都想得到的,你覺得它會為你的書房增資添色嗎?”
橙黃色的包裹緩緩滑落,一匹暗青色的“馬踏飛燕”呈現在大家眼前。閃電般的天馬凌云飛馳、驍勇矯健,剎那間將一只正在疾馳的龍雀踏于足底。漢代工匠構思精巧,將一只疾馳的天馬于龍雀的瞬間表現的惟妙惟肖。可是,現在的這件寶貝卻成了江南官宦的作案工具,真是另人瞠目結舌。
“大人……大人饒命啊,這件‘馬踏飛燕’是李臨江叫我派人扮成女裝送到武定縣的,他說到了武定縣自會有人接應,都是李臨江的指使的,我說,我什么都說!”吳君倉聽到容若分析《詩經》的奧秘,早已嚇的六神無主;看到孜言呈出的“馬踏飛燕”,知道是大事已去,拔蔥似的磕頭。
“馬踏飛燕”原來是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陪葬品,民間廣為流傳一個傳說,得到“馬踏飛燕”的人能夠得到一批寶藏,這寶貝便是寶藏大門的鑰匙。這批寶藏乃明代建文帝于南京紫禁城失火時,在他逃生前藏于江南某地的。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建立的燕京政權后,明代仍然有老臣暗自擁護明惠帝及建文帝,認為他才是應該繼承明代正統的天子,忠良之后仍有意擁戴惠帝后人奪取政權。于是,寶藏越聚越多,傳說誰要是得到了這批寶藏誰就能坐擁天下。
李臨江一干人等極力追查寶藏下落,但是一直沒有“馬踏飛燕”的下落。他們決定以石擊湖,翻遍了漢代關于“馬踏飛燕”的全部文獻資料,打造了六匹天馬,除了其中一只龍雀在天馬的“左腳”,剩下的五匹均在“右腳”。龍雀在“右”的天馬放逐于江湖,用于投石問路,以便引出真正的漢代文物下落。另外一匹龍雀在“左”的天馬,則是李臨江一干人等收藏贓銀窩點的鑰匙。他們認為以型換型的做法,能夠得到明代寶藏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