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0章 李靖夜襲陰山/玄奘取經

李靖夜襲陰山:



唐太宗即位的時候,中原戰事基本結束,但邊境還經常受到外族的侵擾。特別是DTZ,當時還很強大,常常威脅唐朝的邊境。當初,唐高祖一心對付隋朝,只好靠妥協的辦法,維持和DTZ的友好關系,但DTZ貴族仍舊不斷侵擾唐朝的邊境,使得北方很不安寧。

唐太宗即位不到20天,DTZ的頡利可汗便率領10多萬人馬,一直打到離長安只有40里的渭水邊。頡利以為唐太宗剛即位,內部不穩,一定無力抵抗,便先派使者進長安城見唐太宗,揚言100萬突厥兵馬上就到。

唐太宗親自帶了房玄齡等6名將領,騎馬來到渭水邊的橋上,指名要頡利出來對話。

唐太宗隔著渭水對頡利說:“我們兩家已經訂立了盟約,幾年來還給你們許多金帛,為什么要背信棄義,帶兵進犯?”

頡利覺得理虧,表示愿意講和。過了兩天,雙方在便橋上重新訂立盟約。接著,頡利就退兵了。從這以后,唐太宗加緊訓練將士,每天召集幾百名將士在殿前聯系弓箭。

第二年,一場大雪覆蓋了北方。DTZ死了不少牲畜,大漠以北發生饑荒。頡利可汗加緊壓迫其他部族,引起各部族的反抗。頡利派他的堂兄弟突利去鎮壓,反被打得大敗。

唐太宗利用這個機會,派出李靖、徐世勣等4名大將和大軍10多萬,由李靖統率,分路向突厥攻擊。

李靖很快便攻下定襄,得勝還朝。唐太宗十分高興。

頡利逃到陰山以北,擔心唐軍繼續追趕,便派使者到長安求和,還說要親自前來朝見。唐太宗一面派唐儉到突厥安撫,另一方面又命令李靖帶兵前去察看頡利動靜。

李靖領兵來到白道(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北),與在那里的徐世勣會師。兩個人商量對付頡利的辦法。李靖說:“頡利雖然打了敗仗,但是手下還有很多人馬。如果讓他逃跑,以后再要追他,就很困難了。我們只要選1萬精兵,帶20天的糧,跟蹤襲擊,把頡利捉住,就可以大獲全勝了。”徐世勣表示贊成,兩支軍隊便向陰山進發了。

頡利得知唐軍騎兵來到,慌忙上馬逃走。李靖指揮唐軍追殺,突厥兵沒有主帥,全軍潰散。唐軍殲滅突厥兵1萬多,俘獲了大批俘虜和牲畜。頡利東奔西逃,最后被他的部下抓住交給唐軍,隨后被押送到長安。

一度很強大的DTZ就這樣滅亡了。唐太宗并沒有殺死俘虜,同時,在DTZ原址設立了都督府,讓突厥貴族擔任都督,并由他們管理各部突厥。

這次勝利,使唐太宗在西北各族中威信大大提高。這一年,回紇等各族首領一起來到長安,朝見唐太宗,擁護唐太宗為他們的共同首領,尊稱他是“天可汗”。

根據溫彥博的提議,唐太宗把投降的突厥人安置在幽州至靈州一帶,并設6個都督府進行統治。

吐谷渾是鮮卑的一支,生活在青海一帶,經常入侵唐朝的蘭州、涼州。公元635年春天,唐太宗派李靖、侯君集進攻吐谷渾。李靖率唐軍深入吐谷渾腹地,連續擊敗其精銳部隊,首領伏允兵敗自殺,伏允的兒子慕容順向唐軍投降。唐太宗封他為西平郡王。

隨后,唐太宗又派兵征服高昌、西突厥,天山南路各小國紛紛歸附唐朝。唐朝將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焉耆、于田、疏勒四鎮,稱“安西四鎮”。

對于處理唐與各民族的關系,除了必要的戰爭手段外,唐太宗更多的是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他曾說:“自古畢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對于各少數民族,不管是主動歸附的,還是被征服的,唐太宗都尊重他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并且任命他們原來的首領擔任各級官職以進行管理。西域各族人和亞洲許多國家的人,不斷到長安拜見和觀光。在這一時期,我國高僧玄奘也通過西域各國去天竺求取佛經。

————————————————————————————————

玄奘取經:



玄奘的原名叫陳祎,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人,是長安大慈恩寺的和尚。他從13歲出家做和尚,就認真研究佛學。后來他到處拜師學習,很快就精通了佛教經典,被尊稱為三臧法師(三臧是佛教經典的總稱)。玄奘發現原來翻譯過來的佛經有很多錯誤,就決定到天竺去學習佛經。

公元629年(一說公元627年),當時唐朝還沒有實現全國的統一,突厥經常侵擾中原,邊塞局勢不穩,唐朝政府禁止出國。玄奘上書朝廷要求出國取經被拒絕。這年秋天,長安鬧饑荒,朝廷同意僧侶外出就食,玄奘乘機離開長安,來到邊塞重鎮涼州。涼州都督執行朝廷命令,逼令玄奘返回長安,幸得當地高僧的幫助得以逃避禁令。他晝伏夜行,風餐露宿,到瓜州時朝廷的通緝令也到了,瓜州州史為他這種立志求經、勇往直前的精神打動,毅然放他西行。途中他結識了一個西域人,并請他做向導。玄奘越過玉門關不久向導就跑了。他獨自一人繼續趕路,進入大戈壁。800里的沙漠上無飛鳥,下無走獸,他迷路了,慌亂中又弄翻了水袋。他曾經發誓,寧可西行而死,決不東歸而生,便繼續西行。幾天后,他昏倒在沙漠里,幸而離綠州不遠,他被涼風吹醒,又找到水源,才擺脫困境。出了大沙漠,玄奘經伊吾國來到高昌國,高昌王麹文泰也篤信佛教,聽說玄奘是大唐來的高僧,十分敬重,請他講經,還懇切地要他留在高昌。玄奘堅決不肯。麹文泰沒法挽留,就給玄奘準備行裝,派了25人,帶著30匹馬護送;還寫信給沿路24國的國王,請他們保護玄奘安全過境。

玄奘帶著一支人馬,越過雪山冰河,經歷了千辛萬苦,到達碎葉城(在吉爾吉斯北部托克馬附近),西突厥可汗接待了他們。從那以后,玄奘一路上十分順利,通過了西域各國進入到天竺。

天竺摩揭陀國有一座古老的叫做那爛陀的大寺院。寺里有個戒賢法師,是天竺有名的大學者。玄奘來到那爛陀寺,跟著戒賢法師學習。5年后,他把那里的經全部學會了。

摩揭陀國的戒日王是個篤信佛教的國王,他聽到玄奘的名聲后,便在他的國都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境內卡瑙季)為玄奘開了一個隆重的講學聚會。天竺18個國的國王和3000多高僧都參加了。戒日王請玄奘在會上講經說法,還讓大家討論。會議開了18天,大家十分佩服玄奘的精彩演講,沒有一個人提出不同的意見。最后,戒日王派人舉起玄奘的袈裟,宣布講學圓滿成功。

玄奘的游歷,不僅在佛學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還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公元645年,他帶著600多部佛經,回到闊別10多年的長安。他的取經事跡,轟動了長安人民。在長安西郊,他受到朝野僧侶“空城出現”的熱烈歡迎。不久,唐太宗又召見了他,隨后下令組織規模宏大的譯場,調集高僧協助玄奘翻譯佛經。19年中他共譯經論74部,1335卷。他的另一貢獻是完成了由他口述、門徒辯機記錄而成的世界名著《大唐西域記》。玄奘歷時19年,跋涉25000千米的西游取經,直接溝通了唐朝與中亞、西亞、南亞的聯系,特別是中國與印度的友好關系,至今人們仍認為玄奘是中印友好的象征。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城县| 定襄县| 兰考县| 灵丘县| 京山县| 东莞市| 盐津县| 碌曲县| 丘北县| 县级市| 丰县| 安图县| 湖州市| 五大连池市| 安塞县| 泸溪县| 萍乡市| 大荔县| 兴国县| 镇安县| 凤台县| 正宁县| 绥化市| 海丰县| 定兴县| 丰原市| 东阳市| 游戏| 沙坪坝区| 东乌珠穆沁旗| 罗城| 嘉定区| 高安市| 阳东县| 广南县| 宜兰市| 新巴尔虎右旗| 普定县| 福贡县| 木兰县| 华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