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將門虎子/晁錯削藩
-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筆記
- 楚江夢
- 2242字
- 2010-09-19 10:53:41
將門虎子:
漢文帝即位之后,匈奴單于中斷了與漢朝的交往。
公元前158年,匈奴的軍臣單于帶領6萬士兵,侵犯上郡(治所在今山西榆林東南)和云中(治所在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燒殺搶掠,一時間戰火又起。
漢文帝連忙派三位將軍兵分三路去抵抗。為了保衛長安,另外派三位將軍帶兵守衛在長安近郊,將軍劉禮駐扎在灞上,徐厲駐扎在棘門(今陜西XY市西南)。
周亞夫是降候周勃的兒子。幾年前,周亞夫的哥哥犯了罪,廢除候位。漢文帝要選拔周勃兒子中最賢能的人,大家都推舉周亞夫。于是文帝封周亞夫為條候,繼承降候周勃的爵位。
周亞夫帶兵駐守細柳后,有一天,漢文帝親自到長安附近三個軍營去慰勞,順便也去視察一下。
他先到灞上,劉禮和他的部下將士接到皇帝來視察的消息,都紛紛騎著馬來迎接。漢文帝的車馬駛進軍營,如入無人之境。漢文帝慰勞了一陣走了。接著,他們又來到棘門,受到的迎送儀式同樣隆重。
最后,漢文帝來到細柳。周亞夫軍營的前哨看見遠處有一隊人馬過來,立刻向周亞夫報告,將士們披盔帶甲,弓上弦,刀出鞘,做好了戰斗準備。
漢文帝的先遣隊到達了營門,守營的崗哨立刻攔住。先遣的官員吆喝道:“皇上馬上駕到,打開營門!”營門的守將鎮定地回答說:“軍中只聽將軍的軍令,將軍沒有命令,不能開營門放你們進去。”官員正要同守將爭執,文帝的軍駕已經到了。守營的將士照樣擋住不讓進。漢文帝只好命令侍從拿出皇帝的符節,派人給周亞夫傳話說:“皇帝來軍營勞軍。”周亞夫下令打開營門,讓漢文帝的車馬進來。
護送文帝的人馬一進營門,守營的官員又鄭重地告訴他們:“軍中有規定:軍營內不允許車馬奔馳。”漢文帝馬上吩咐侍從放松韁繩,緩緩地前進。
到了中軍大營,只見周亞夫披盔戴甲,拿著武器,威風凜凜地站在漢文帝面前,拱手施禮道:“臣盔甲在身,不能下拜,請允許按照軍中的禮節朝見。”漢文帝聽了,很受震動,也扶著車前的橫木欠身答禮。接著,又派人向全軍將士傳達了他的慰問。
慰問結束后,漢文帝離開細柳。在回長安的路上,漢文帝的侍從人員都心懷不滿,認為周亞夫對皇帝太無禮了。但是,漢文帝卻贊嘆地說:“周亞夫是真正的將軍啊!灞上和棘門兩個地方的軍隊,防備松懈,如果敵人來偷襲,一定會失敗。如果將軍們都能像周亞夫這樣治軍,敵人就不敢侵犯了。”
通過這次視察,漢文帝認定周亞夫是個軍事人才,就把他提升為中尉。第二年,漢文帝一病不起。臨死之前,他對太子說:“如果將來國家發生動亂,叫周亞夫率軍隊去平亂,準錯不了。”文帝死后,景帝劉啟即位,任命周亞夫為車騎將軍。
————————————————————————————————
晁錯削藩:
漢景帝即位后,也采用休養生息的政策治理國家。景帝當太子的時候,有個管家的官員叫晁錯,挺有才能,大家都稱他“智囊”。后來,漢景帝把他提升為御史大夫。
漢高祖打下天下后,分封了22個諸侯國,這些諸侯都是漢高祖的子孫。到了漢景帝時,諸侯的勢力變得強大起來,土地又多,像齊國就有70多座城。有些諸侯不受朝廷的約束,簡直成了獨立王國。
晁錯見各諸侯國的發展態勢很有可能造成國家分裂的危險,就對漢景帝說:“吳王私自開銅山鑄錢,煮海水取鹽,招兵買馬,動機不純,不如趁早削弱諸侯國的封地。”
漢景帝有點猶豫,說:“削地只怕會引起他們造反。”
晁錯說:“諸侯想造反的話,削地會反,不削地將來也會反。現在造反,禍患小;將來他們勢力大了,再反起來,禍患就大了。”
漢景帝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便下定決心,削弱諸侯的封地。過了不久,朝廷就找了些理由,削弱了諸侯的封地。
正當晁錯與漢景帝商議要削吳王濞的封地時,吳王濞造起反來了。他打著“懲辦奸臣晁錯,救護劉氏天下”的旗號,煽動其他諸侯一同起兵造反。
公元前154年,吳、楚、趙、膠西、膠東、甾川、濟南7個諸侯王發動叛亂。歷史上稱為“七國之亂”。
叛軍聲勢很大,漢景帝驚恐之余,想起漢文帝臨終時的囑咐:國家有變亂,就讓周亞夫帶兵出征。于是,他拜善于治軍的周亞夫為太尉,統率36名將軍去討伐叛軍。
那時候,朝廷有人妒忌晁錯,有一批大臣上奏章彈劾晁錯,還說七國發兵全是因他而起,建議漢景帝殺了他。這樣七國就會退兵了。沒想到漢景帝真的相信了這些,竟昧著良心,下令殺了晁錯。
漢景帝殺了晁錯,下詔書要七國退兵。這時候,吳王濞已經打了幾個勝仗,奪得了幾座城池。他聽說要他拜受漢景帝的詔書,冷笑說:“現在我也是個皇帝,為什么要拜受別人的詔書?”
這時,漢軍營里有個叫鄧公的官員,到長安向景帝報告軍情。漢景帝問他:“你從軍營里來,知不知道晁錯已經死了?吳楚答應退兵了嗎?”
鄧公說:“吳王一直有造反的野心。這次借削地的借口發兵,哪里是為了晁錯呢?陛下把晁錯殺了,恐怕以后沒人敢替朝廷出主意了。”
漢景帝這才知道自己錯殺了晁錯,悔恨之余,決定以武力平叛,于是派遣太尉周亞夫率兵征討。周亞夫以堅壁固守的戰術,多次挫敗吳楚聯軍的進攻。吳楚聯軍的士卒餓死、投降、失散的很多,只得敗退。三月,吳王劉濞殘部數千人退守丹徒(今江西鎮江),被東越人所殺。其他諸王也戰敗自殺、被殺,歷經3個月的七國之亂遂被平定。
七國之亂的平定,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漢高祖分封同姓王所引起的矛盾,鞏固了漢王朝中央的統治,并為日后漢武帝以推恩令進一步解決諸侯王國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漢景帝平定了叛亂,仍舊封七國的后代繼承王位。但是從那以后,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國里征收租稅,取消了他們干預地方行政的資格,大削弱了他們的權力,漢朝的中央集權才得以鞏固。